APP下载

我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分析

2017-07-12李佩航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民俗学事项民俗

李佩航

成都师范学院

我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分析

李佩航

成都师范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在文化领域也逐渐壮大。我国当代文学创作主体对于民俗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民俗学的意识也从“自为”转变为“自觉”。民俗学的意识主要分为感性意识和理性意识。本文将对民俗与文学的联系进行分析,并对现当代文学民俗意识形态的表现加以阐述。

现当代;文学;民俗学意识

引言

所谓的民俗学意识,是指在与民俗学相关理论基础上产生的文学意识,其中包括文学创作主体对于各种民俗现象的描写,对民间文化的应用以及对民俗事件的叙述等等。目前,我国现当代对于民俗学的研究已经逐渐趋向成熟。但是我国仍存在对民俗学意识模糊的现象,在日后民俗学意识的研究中应加以完善。

一、民俗与文学的联系

虽然对于文学的起源来说,在文学界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文学与民俗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民俗与文学之间互相依赖,互相融合,民俗活动是文学发展的起源之一。这一点从我国远古时代,祖先由于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产生的鬼神文化就可以充分的证明,其后又出现了诸多的宗教文化,更是对文化内容的一种丰富。

文化创作者的创作灵感和创作内容通常也离不开民俗活动,创作者在民俗活动的基础上融入艺术手法,从而创作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学艺术作品。因此,可以说文学和民俗之间的联系是促进二者共同繁荣的纽带。离开了民俗,文化将失去“灵魂”,得不到迅猛发展。离开了文化,民俗将会逐渐走向没落,很难得到继承和发扬[1]。

二、现当代文学民俗意识形态的表现

我国现当代的文学创作者对于民俗学开始由“无意识”转向为“有意识”,在文学创作中,对民俗学的意识也由“自为”转向为“自觉”。由此,文学民俗意识形态将展现出不同的表现。

(一)文学创作者有意识的考察民俗事项

在文学创作中,文学创作者有意识的考察民俗事项与无意识的考察民俗事项是有区别的,其中最为显著的区别就是创作主体是否具有民俗分类意识。具有民俗分类意识的创作将能够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具体的民俗事项进行划分,从而确切的把握民俗形式与内容。例如,在《爸爸爸》作品中,作者就具有考察民俗事项的意识,在具体的描写中作者能够良好的将民俗事项进行分类。在作品描写当中,有鸡头寨人祭祀谷神以及宅牛占卜等民俗行为。而在后来的《马桥词典》中对民俗进行更加有意识的划分,其中的“唱谷”和“讲古”等民俗形式获得了群众和其他文学作者的一致好评,使更多的文学创作者更乐于有意识对民俗文化进行考察与写作。

(二)对民俗深意进行剖析

对民俗深意进行剖析主要是指对包括人类学的文化学意蕴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也是理性文学民俗学的充分体现。例如,在《马桥词典》中描写的魔咒以及信仰禁忌、房屋建筑、婚丧嫁娶等等民俗事项的各个方面,以及在历史文化、抒发怀古忧思、追本溯源等方面,作者将极力的按照民间习俗,进行深层的剖析。例如,词条中的“嘴煞”就是湘楚独特的巫性思维,古罗国中的三月三,每家“吃黑饭”等习俗,马桥人中常常以“甜”来描述一切美味食物的思维方式等等。作者会通过对民俗的深层次了解,在自己的创作当中,以艺术的手法将民俗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描写,使其成为一种连接民俗形式与文化内涵的桥梁。因此,理性文学民俗意识成为文学创作繁荣发展的充要条件。

(三)进行深入的文化思考

对于民俗的“深入文化思考”中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种是在民俗中潜藏着的文化,不是流于表面那种,但是经过文学创作者对其进行挖掘,使民俗成为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第二种,是在作家思想中的深层次问题,这种不仅仅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在民俗学得到关注,民俗意识提升的环境下,通过理性文学民俗意识的支撑,文学创作者们将会利用其特殊的形式建立民俗事宜与文化思考之间的联系,通常采用的是民俗事宜意象化的手段,无论是民俗中的“物质民俗”还是“精神民俗”都可以利用意象化的手段将其进行描写。其中传统手工业以及小城镇的民俗事宜成为比较常用的体现民俗意象的写作题材。例如,在作品《胡家烧饼》中,将通过对“作品”、“人物”、“过程”的描写,能够体现出传统手工业产品以及工艺流程的“集合意象”,并且由此意象来反应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大工业生产的排斥和悚惧,包括对现代化工业产品的质量以及“一体化”流程的担忧,从而突出作者缅怀过去时代中民风淳朴的场景以及对“绿色产品”的向往[2]。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民俗学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属于互相依赖、互相发展的关系。没有文化创作,民俗将逐渐走向没落。没有民俗活动,文化也难以繁荣发展。我国现当代的文学创作者对于民俗意识已经逐渐强烈。在日后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研究文学民俗学意识在发展中体现出的不同形态,改变目前人们对于民俗学的评论误区,使民俗学能够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1]周水涛,江胜清.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N].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80-88.

[2]袁俊华.试论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民俗学艺术[N].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2:14-15.

猜你喜欢

民俗学事项民俗
导言
民俗学的悲剧
——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民俗中的“牛”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学学科点简介
重大事项决定权探究
民俗节
漫画民俗
一周重大重组事项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