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途径初探
2017-07-12班华真
班华真
百色学院
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途径初探
班华真
百色学院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校扩招,高校毕业人数剧增,大学生面临着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逐渐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了高校目前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大学生自身、高校、政府几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途径,以期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提供参考。
新形势;大学生;就业创业;途径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但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政治局面的团结和稳定,还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家庭的利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引发热议的社会性问题,积极探索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策略是从正面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一)社会关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精英化的高等教育逐年向大众化转变,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与此同时,随着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改革,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因此,失业人口逐年增多,“毕业就失业”也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另一方面,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能够为国家、社会提供雄厚的知识储备,抓住知识经济带来的良机,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需要。
(二)学校关心:增强学校办学能力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开展专业教育情况以及就业率的高低,成为直接衡量高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不但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夯实高校育人体系、提高高校整天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学生关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主体还在于人才的培养,在于人才的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衡量一名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检验标准之一就在于步入社会以后能否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并奉献社会。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走向社会,迎接挑战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办法。
二、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途径
(一)学生要多方面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根本是要从大学生本身抓起。要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既要考虑到个人的兴趣和意愿,同时也要考虑现实的可能性和社会的需要,把自己的期望和现实可能性结合起来,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被动;其次,要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尽早确定今后的就业目标,以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为基础,自觉地将所学知识与就业目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再次,要提高就业创业能力,要通过学科知识竞赛、科研活动等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多种渠道建立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勤工助学、兼职、实习等途径体验职业生活,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开展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在与社会接轨的实践活动中,切实提高自身的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相关职业核心能力。
(二)学校要多渠道开展就业创业教育
学校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主体,也是主导。为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学校应该积极开发各种教育载体,拓宽各种教育渠道。
第一,要提高学生知识水平。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参加职业资格认证,既可以提高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又可以为学生就业增加砝码,另一方面可以动员学生参加专升本、考研等考试,使得学生知识水平朝着更广、更深的领域延伸,切实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第二,要创新就业创业教育载体。可以组织学科竞赛,积极开展各种科研活动,其间既要注重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扬,也要强调张扬学生个性,挖掘学生的潜在创新精神和开发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通过这样你争我赶、创先争优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不仅对学生专业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也可以促使学生提前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
第三,要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一方面,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将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教学计划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在学时、学分上进行明确的规定,不仅要有理论教学,还要有实践教学,不仅要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还要有相关教务部门进行考核,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考核,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探索学校与政府、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的育人模式,组织学生开展日常社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相关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学校要从知识储备、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创业环境氛围上多方位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改进,保证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教育课程的系统性和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积极营造就业创业氛围,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三)政府要多方位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各级政府应当为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保驾护航,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出台优惠政策,对学生就业创业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等提供指导,并动员高校对前期调查和后期宣传动员进行积极配合,全面开创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新局面。
[1]刘佳,许华伟.“供给侧”改革视野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7,(01):104-106.
[2]苗青.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7,(02):156-157+163.
[3]戴春.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6,(01):152-156.
[4]艾华,周彦吉,赵建磊,田润平.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6,(03):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