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青年员工精神需求特点及对策分析
2017-07-12杨刚
杨刚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企业青年员工精神需求特点及对策分析
杨刚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伴随经济新常态和建筑业转型步伐加快,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青年员工在精神需求方面的特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准确把握新一代员工精神需求的基本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才能使青年员工有目标、有激情、有动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时代要求和企业转型需要的生力军和后备队。
施工企业;青年员工;精神需求
一、施工企业青年员工精神需求的基本特点
1、个性突出,渴望发展
思想的解放和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为青年员工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机会。为此,在各种文化的大融合下,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自我的意识及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一方面,渴求荣誉和自尊。当代青年员工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意识,活泼开朗,不再被陈规陋俗所束缚,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热情,能够根据自身实际设计人生规划,选择合适自己的企业,实现职业晋升与发展。特别是对企业改革发展和战略规划十分关心,渴望通过平台的健康发展学习本领、提升能力、体现价值。
另一方面,片面强调个人利益与生活享受。要高度关注少数青年职工过分追求个性,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不强,遇事先考虑工作报酬、利益大小、发展空间等问题。一旦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就会自暴自弃、丧失信心,过分强调客观环境的影响,看不到自身失败的原因,要么埋怨企业、埋怨领导;要么思想包袱重重、精神萎靡不振;要么破罐子破摔,劳动纪律松散,对待挫折和失败缺乏应有的承受力。
同时,部分青年员工有时过分强调享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难免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这种表现在毕业不久、刚迈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员工身上显得尤为突出。他们在学校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对自身和企业都有着较高的期望值,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虚心求教,实践经验不足,常常纸上谈兵。尤其是在面对单调枯燥和艰苦的施工环境后,又难以接受现实,落差感较大,极易造成工作萎靡不振。
2、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的多样化
青年职工成长在一个物质日趋丰富的时代,有较好的物质基础,他们大多拥有积极、向上、健康的生活态度,拥有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及精神需求。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需求:
一是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青年员工更强调与企业平台的共赢发展,更注重日常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因此普遍对职业培训和文化生活更为看重。首先青年员工希望通过多种培训或其它途径,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术,提升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实操能力,追求知识储备与实践水平的均衡发展。其次,青年职工对合理的生活结构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愿意在兴趣爱好、健身休闲、文体活动等方面业余生活方面投入时间,并逐渐趋向追求相对高雅生活享受,更注重内心的充实。
二是对社会交往和生活品质的需求。首先是对社会交往需求。常言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现在青年职工交友范围已不再是一般的同事,朋友圈愈来愈向志向、情趣、性格、爱好的相同的朋友拓展。其次是对爱情的需求。青年员工“恋爱早、结婚晚”的现象较为普遍,而且婚恋上更注重爱情因素,不仅要求对方人品好,志趣相投,还要求对方潇洒、漂亮、活泼。不再像过去的青年职工,只要求对方善良、老实、能过日子就行。最后是对家庭团聚的需求。新一代的青年员工多为独生子女,照顾家庭、追求团聚,向往城市便捷生活的需求更为强烈。作为施工企业,工作性质上流动作业、长期驻外,工作地点往往分散、偏僻和闭塞,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对青年员工吃苦耐劳的要求更高。从统计数据看,施工企业青年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伴随着年龄增长,婚恋需求和家庭团聚需求难以满足,造成青年员工留不住、留不下。
二、坚持引导与管控并重,培养青年员工正确客观的精神文化需求
青年员工的精神需求,必须从施工企业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施工行业的现状,全面认识企业发展的经济规律,既要引导好、培养好健康向上的合理需求,又要抑制不合理、不切实际的“精神高消费”。这既要求企业以人为本、加快发展尽可能满足好青年员工的合理需求,又要求员工增强大局意识,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个性与共性统一、个性服从共性,进而寻求精神生活的“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最大公约数。在精神需求引导方面要切实把握好三个原则:
1、坚持全面分析与实事求是,正确对待青年职工的精神需求。要大张旗鼓的鼓励职工健康的、正当的、高雅的精神需求。但对于客观条件难以满足的精神需求,也不要扣上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拜金主义的大帽子。比如职工要求多拿奖金、多拿福利,这类需求体现了职工对更高质量生活的向往,不能单纯的认为这是“向钱看”,而要把职工的这种需求转化为对岗位技能提升、对效益提升的动力,教育职工通过刻苦学习、诚实劳动、节约降耗来实现对收入和待遇的需求。
再比如,施工企业外出职工普遍关心的家庭照顾、婚恋和子女教育问题,尽管是从个人生活角度出发,但作为企业也要以人为本,这些毕竟都是刚性需求。企业要从工会、扶贫的角度加大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好职工的后顾之忧。换而言之,只有解决好这些职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职工才能在施工一线安心工作、回报企业,企业才能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对职工的需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保障企业正常运转、在法律法规能承受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创造条件满足青年员工合理需求。
2、坚持局部服从整体,保持个人需求与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青年职工思想活跃,精神需求的可塑性比较强。只要我们把握了他们精神需求的规律,及时加以引导,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地改变青年精神需求的方向和主次关系。必须坚持个人需求和集体需求一致。比如,有的职工想多学几门技术,多得个人实惠,这些与企业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团队、提高创效水平有共同目标。
但在现实中又往往会发生矛盾,比如有的职工不愿意外出、不愿意流动,不能满足施工企业流动作业的特点;职工有自由和时髦需要,但企业又要有各类制度规矩的约束;职工有荣誉、自尊的要求,企业对违反厂规厂纪的行为,又必须严格处理;职工有家庭、个人等具体问题解决的需求,企业又受内部、外部等条件的限制不能及时满足等,遇到这些矛盾,就要区别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办法加以疏导,对过分或无理的要求就得抓紧教育纠正,加以限制,使他们处理好需求与现实、愿望与可能、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爱好与工作需要的关系。因此,广大青年职工必须认清个人需求必须服从企业的特殊环境。青年职工必须以履行岗位职责、满足岗位需要为前提,不能只要求企业付出与满足,而不强调个人的奉献与付出。毕竟施工企业的第一使命是创造价值,在激烈的基建市场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严格管理、降低成本、追求效率。任何需求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企业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3、坚决抵制不良风气,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需求。当前青年职工的精神需求存在“求实惠”的不良倾向,讲物质多、讲精神少,讲回报多、讲付出少。同时,也存在奢侈浪费、讲排场、好面子的虚荣性需求,存在不分美丑、片面只求个性化和特立独行,甚至于存在娱乐化、低俗化苗头。对待这类情况,还要在企业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加强企业文化和形势任务教育,倡导美德善举、向上向善,让职工在生活中知美丑、辨是非,杜绝低级趣味,抵制庸俗的不合理、不健康的精神需求。
三、坚持以人为本、共创共享,切实满足当代青年员工精神生活“刚性需要”
1、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当前中国社会的处于转型期,广大青年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若不加以引导,面对思想的极大解放、文化极度多元,容易迷失方向、眼花缭乱。各级团组织,要以解决团组织机关化问题为突破口,切实解决好团组织工作虚化、弱化问题。广泛深入一线工程项目和重点作业工序班组人员,与不同专业、不同地域施工企业青年沟通交流,了解来自年员工心底的声音,只有明白青年的心里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只有团组织发挥好联系青年、协调各方的作用,适应青年特点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切实加强青年团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建设有品格、有理想、有朝气、有事业心的团员队伍,造就敢创新、能吃苦、能奉献、执行力强、组织观念强、纪律意识强的青年员工队伍。
2、创新活动载体,加强青年团队培养。针对青年员工精神文化需求特点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寓教育于实践之中,采取完善公司基础文体设施、为青年职工创办书屋等方式,通过召开青年经验交流座谈会、导师带徒活动、户外拓展训练、青年突击队等载体,全面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与精神文化涵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更一进步地认识自己,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工作生活中成功与失败,用激情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3、畅通体制机制,拓宽青年成长渠道。青年员工大都思想进步,渴望发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施工企业应尽快从体制和机制上为青年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为员工营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在急难险重新的工程项目上敢于给青年压重担,放手让青年担任重要工作岗位,建立多途径、多形式的青年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同时,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年员工做好职业发展设计,依据职业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分步骤的加以针对性培养和专项提升。最后,要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竞聘上岗力度,让更多有理想、有潜力、有干劲的青年人走上领导岗位,真正为更多的青年职工成才提供动力和保障。
[1]王瑜.浅谈施工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教育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