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路径探索

2017-07-12杨智光周欣欣王治平刘新晖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热点培育价值观

杨智光,周欣欣,王治平,刘新晖

西南石油大学

“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路径探索

杨智光,周欣欣,王治平,刘新晖

西南石油大学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传播极为迅速,当代大学生是最活跃的信息受众群体。因此,在网络热点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利用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利用网络热点事件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是我们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网络热点事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在网络日益发达,信息传播极为迅速的今天,网络信息受众中对社会热点现象反映最为活跃、最为积极、最为敏感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是网络热点事件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喜欢通过网络途径对一些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网络热点事件会对在校大学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乃至政治观等方面,这些影响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骨干力量,让他们认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在网络热点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利用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利用网络热点事件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热点事件的定义及分类

网络热点事件的定义:网络热点事件指经由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发布信息,通过微博、博客、论坛、社区等网络途径的大量转载,引起公众热议,形成强大舆论,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

网络热点事件的分类:网络热点事件大体可以分为五类,一是文化现象,二是语言现象,三是时政事件,四是红人现象,五是网络暴力。以上对网络热点事件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但在具体的事件中,大部分的网络热点事件都是同时涉及多个方面内容的,同时包含多重属性。

二、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从大学生调查问卷反馈的结果来看,网络热点事件冲击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甚至少部分网络热点事件引发了“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人生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泛滥,这种现实状况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认真的探索应对这种现实状况的方法。

三、如何利用“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做到入脑入心,必须先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只有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充分了解,才会被他们所认同吸收,并做到知行合一。因此,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用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载体等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校园生活的每个部分中去,让他们积极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师,要积极主动寻找大学生比较关注的或者可能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较大影响的网络热点事件。其次,有针对性地将相关网络热点事件作为课堂教学案例引入,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例如以2015年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契机,通过对事件完整经过的深入了解,得出现在社会上不文明的现象很多,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不够友善。同时,也将公安机关对此事的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进行讨论,说明我们国家努力建设公正、法治社会的决心。这样既避免了抽象的理论讲解,又能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国家要大力倡导全民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考评方式,将对网络热点事件的认识和分析能力纳入综合考评体系中。大学生对网络热点事件的反馈是其价值观的外显,将其引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评体系,能让大学生明白靠什么来分析、判断、衡量网络热点事件。

(二)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网络宣传平台建设

网络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不能完全跟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要求。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各种社会热点问题、解决学生价值观上的疑惑,都需要利用互联网及时沟通。构建校园文化网络宣传平台是信息社会的要求,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发生彻底的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取得进一步提高必须利用互联网的力量,顺势而为,将不利因素变为有利条件。当今社会信息传播有非常多的途径,而利用手机获取、传播信息是大学生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对大学生关注的网络热点事件主动跟踪,在大学生活跃的班级QQ群、微信群、校园微博等网络平台上及时发布网络热点事件最新信息,并进行正面的分析与评论,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培育效果。无论使用QQ聊天工具,还是使用微博、微信、校内BBS,都要注意网络途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种公开辩论、和平探讨、价值观升华的隐性教育方式。

(三)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除了在正规课堂上进行理论学习之外,还可以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举办针对大学生非常关注的网络热点事件专题讲座。例如,各高校可就“蓝鲸”死亡游戏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事件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分析,可以从当代青少年应当树立怎样的价值观来分析,帮助学生认清“蓝鲸”死亡游戏是在扭曲青少年的心理和价值观,最后导致自杀。同时也呼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适时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而让他们能自觉的抵制这类型反人类的游戏。

其次,高校团委可以在学校举办的各种辩论赛、演讲比赛中,专门以一些非常有针对性的网络热点事件为主题,让学生积极的收集、研究、探讨这些网络热点问题,并在辩论赛、演讲比赛中让广大学生能多方面的思考网络热点事件里面的东西,同时评委老师必须就学生的发言认真给予评论和总结,引导广大学生的价值观成长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

最后,学校可以倡导、鼓励学生成立关于网络热点事件的社团或兴趣小组,邀请优秀思政教师进行指导,一起研究大学生感兴趣的网络热点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是普通参与者,大学生起着主要作用。在学生对热点问题的研究、讨论中老师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还可以就学生的研究给予引导,使学生的研究向着正确的、理性的方向发展。

(四)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进学生寝室

寝室是学生最放松、最能相互影响的地方,所以在学生寝室生活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让学生相处更融洽、寝室环境更美好。

首先,积极宣传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板报上墙,清楚寝室楼栋里的一切不良小广告。其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行民主管理,学生宿舍自治,引导同学们自觉进行自我管理。最后,抓典型树榜样做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寝室生活中不断的发展巩固逐渐形成学生共识。

四、如何利用“网络热点事件”在大学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内、校外活动不断引导大学生认识、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使之深化为坚定信念和意志,进而达到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根据大学生不同的特点,可以将大学生大致划分为几类群体,我们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可以选用更有针对性的网络热点事件让他们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一)在思想觉悟高的学生群体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中思想觉悟高的学生群体主要指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希望进一步提高自己。在这部分学生群体中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不仅是学校要求的,同时也是党组织明确要求的。所以必须寻找相关的网络热点事件,在党校主题教育实践或学生党支部活动中,以这些网络热点事件为契机,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部分学生群体的践行活动,为其他群体的大学生树立榜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在各类学生社团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的学生社团是一群年龄相近、有着相同兴趣和爱好的大学生自发组织形成的学生活动团体,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学生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与实践的平台,学生社团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社团活动之中,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实现、自我提高。高校应该主动引导学生社团开展网络热点事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社团开展特色实践活动。例如,在抵制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的事件中,有很多大学生参与非法游行和聚会,并采用不文明的行为来抵制乐天超市等行为,军事类、爱国类的社团可以制作相关的宣传资料、组织签名活动等形式,来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法治、爱国”等要求。

(三)在普通大学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的社会实践,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实,弄清网络热点事件发生的根源及启示。无论是通过讲座、辩论还是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突破校园的围墙,并没有真正“走出去”。校外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直接体察社会、真正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走进社会所不可替代的社会实践类型。所以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网络热点事件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可以就“多地大学生深陷校园网贷”的情况,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主题的社会调查。一部分学生可以去各个学校调查大学生参与校园网贷的实际情况,另外一部分学生可以与已经有校园网贷惨痛教训的学生深入交流,了解校园网贷吸引大学生借贷的主要手段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危害,以及大学生贷款超前消费这种不良的价值观让一个普通大学生越陷越深的过程,这种切身感悟比老师在课堂上说教要更能提升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力。

五、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是全国全党在新时代下的一盘大棋。要下好这盘棋离不开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离不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

根据信息时代发展要求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将网络热点事件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中,要手段灵活和内涵统一相结合,让学生乐于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建议

1、创新制度保障机制,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学生持续践行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有制度来做保障,只有给予实践以制度保障和完善实践方式,才能更好地推动大学生持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创新制度保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要创新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思想教育、教学科研和生活服务等日常管理制度,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写入大学生行为准则当中去,使之成为大学生行为活动的准绳。其次,实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激励和约束促进大学生的理性认识和理性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畏之心,促进大学生真正从内心认同主流价值观念。

2、建设专门机构,研究网络热点,统一宣传口径

高校教师就网络热点事件向大学生讲解不一致,甚至矛盾,严重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高校急需设立专职部门或人员,关注、解读、分析网络热点事件,并对重大的网络热点事件组织本校教师进行集体学习,保证本校教师与学生讨论网络热点事件时,价值观方向保持一致,不自相矛盾。

[1]高峰.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环境[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9月,第05期

[2]吴学琴.隐性的意识形态一当代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反思[J].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0期

[3]吴双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公民核心价值观建设[J].学习与辅导,2011年,第10期

[4]龙蕊.网络环境中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4月

[5]陈琳.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6]王洁.转型时期公民价值观重构的制度基础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

[7]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以及当代建构[D].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3月

[8]蒋曼.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5月

[9]宋美丽.将网络热点事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6月

杨智光(1984-),男,四川乐山人,硕士,讲师,西南石油大学辅导员;

周欣欣(1988-),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西南石油大学辅导员;

王治平(1989-),女,四川宜宾人,硕士,西南石油大学辅导员;

刘新晖(1990-),女,四川南充人,硕士,西南石油大学辅导员。

西南石油大学辅导员科研基金项目(课题编号:2016RW027)研究成果;南充市社科研究“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青年项目(课题编号:NC16C054)。

猜你喜欢

热点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