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研究

2017-07-12龙华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法定计量管理体系

龙华

湖北恩施州计量检定测试所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研究

龙华

湖北恩施州计量检定测试所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必须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对其优化和持续改进,与法制要求和市场需求相适应。文章结合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议,促进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稳定发展。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与完善

1.前言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或者授权建立并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组织考核合格的计量检定机构。为政府加强计量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专业化技术服务,是机构的核心任务和价值体现。法定计量检验机构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提供相应的服务,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和运行。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有效的促进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发展,使其管理水平不断加强,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计量技术服务,保障机构的稳定发展。

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2.1 法制管理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为加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机构应根据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授权履行相应的职责。办法规定对机构的考核和复查必须按照JJF1069《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的规定执行。此规范规定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取得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进行量值传递、量值溯源、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商品量及商品包装计量检验和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等任务所必须满足的要求,以及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的程序和考核结果评价的方法。规范5.1条款明确要求机构应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建立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将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旨在形成文件化的要求管理检定、校准和检测实施所需的过程。

2.2 社会发展的推动

计量机构管理体系的优化和改进,体现出资源共享理念的不断推进。对于具有充足设备及相关技术资源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来说,也在践行资源共享理念,将资源进行分享,为社会不断提供科学的计量技术服务,使其满足服务对象和客户生产生活及科研的需要,从而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随着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不断发展,不断融入相关国际组织的交流与互动,互认检测结果,实现各国之间相互信赖,彰显出计量机构的基础性、必要性和科学性。计量机构出具的数据结果,广泛应用于公正执法、安全生产、质量提升、经济贸易、科研教育、国防安全等各个领域,这些应用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另外,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面临一定的挑战和机遇,加强自身发展和能力提升,以更好地实施国家和国际间的量传。实现这些理想和目标,要求机构在国际环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下,建设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共促进共发展。

2.3 机构发展的需要

构建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使机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以及制度化,保证机构的稳定发展。管理体系的规范运行和实施,可保证机构的各项工作具有科学性和合法性。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对机构的资源配置和过程的管理都作了系统化的规定,使各类人员职责分工明确,便于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通过对各环节和过程以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的形式进行程序化管理,保证工作人员相互配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合理利用技术装备和设备设施开展检测工作,实现高效有序的管理。同时,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降低运行成本,明显促进工作达到优质高效。另外,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为机构树立良好的形象,彰显实力,提高机构的信誉度。

3.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议

3.1 加强过程控制

第一,注重教育培训,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多种教育培训方式,确保机构人员具备必须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在知识及经验等方面满足工作需求,同时还要做好人员档案管理。第二,对设备设施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对设备设施及其档案的控制管理,使机构的设备性能持续满足规范要求。第三,加强对检测样品的管理。对送样和抽样的样品均要进行全过程的控制,防止混样和丢失。第四,加强检测方法管理。检测活动依据的各项规程规范及检验规则等是必须遵守的技术法规,一定要严格受控管理,确保方法统一。第五,完善和控制环境条件。对照相应的规程规范,核查实验室环境条件是否持续满足要求,必要时进行完善和监控。通过对以上关键过程的管控,及时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使检测工作的技术运作和管理环节都在管理体系的框架内执行,才能保证机构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3.2 落实监督检查

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和持续满足规范要求,监督检查是既必须又重要的工作。机构负责人(最高管理者)、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内审员及质量监督员等关键岗位一定要履行各自的职责,参与监督检查活动,确保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抓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这两个重要的质量管理活动,是落实监督检查的充分体现。通过内审,可以发现日常工作与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必要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和防止不符合工作再次发生,保证实际工作与管理体系和规范要求相符。机构负责人应按计划主持管理评审,这也是其法制观念及质量意识的体现。通过管理评审,能评价和指出体系中需要进行变更和改进的地方,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具有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以及有效性。技术负责人应发挥其在技术活动中的核心作用,组织解决重大技术问题,组织实施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保证机构检测结果的质量,保证技术活动的有效性和合法性。质量负责人要发挥其在质量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规范管理体系运行的相关程序和流程,处理投诉和处置不符合工作,组织和评价顾客满意度调查,组织内审员实施内审及参与管理评审活动,使管理体系涉及的各方面工作能够有序保质进行。授权签字人要把好证书报告的最后关口,确保证书报告合法有效。质量监督员要全面落实监督工作,要对各个环节做好监督管理,做到有计划有过程全覆盖。让机构的体系在“计划—执行—检查—改进”中循环提升。

4.结语

本人在地市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工作多年,体会到作为基础性计量技术机构,应充分落实相关的法律规定,严格按照规范运行和管理。通过构建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保证其为国民经济和计量监督提供准确科学公正的计量检测结果,保证各部门相关工作的有序进行。结合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经验,应充分落实相关的责任分红,对机构内部审核工作进行加强,不断提高内部员工的法律意识及管理能力,通过培训和教育,使相关人员充分掌握质量管理相关知识,使管理工作更好的得到落实,实现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持续发展。

[1]国家质检总局.《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管理办法》

[2]国家质检总局.《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

猜你喜欢

法定计量管理体系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计量检定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中高速磁浮列车两步法定子段换步控制技术研究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智取红领巾
柏林喜迎三八妇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