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辆奥迪变速器为何修得一波三折

2017-07-12薛庆文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轮轴链轮阀体

文:薛庆文

这辆奥迪变速器为何修得一波三折

文:薛庆文

主动链轮轴

故障现象:一辆2008年款一汽-大众奥迪A6L轿车,该车搭载2.4 L发动机和01T型链传动无级变速器。该车为一家综合修理厂接修,后来判断为变速器机械故障,将变速器拆下后送至一家变速器专修厂解体维修。

检查分析:变速器专修厂维修人员将变速器彻底解体后,发现整个链传动部分严重磨损,前进挡离合器间隙稍微大一些,同时阀体内的滑阀也有轻微磨损。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大修变速器了。

专修厂在大修变速器过程中,更换了主动链轮轴总成、从动链轮缸、从动链轮面板、全新链条、再制造阀体、前进挡和倒挡摩擦片各一套、修理包以及内外滤清器等。链传动部分除链条外均为旧件。大修组装完毕后,专修厂将变速器交付给综合修理厂。

随后综合修理厂维修人员反馈说,变速器大修前车辆还能行驶,可是现在前进挡和倒挡均没有动力输出,车辆已经无法行驶。而且,变速器故障灯点亮,检测到1个故障码:P1777—液压压力传感器2(G194),如图1所示。

专修厂维修人员在跟对方确认变速器油加注量没有问题后,怀疑有可能是更换的再制造阀体有问题(注:国内很多再制造部件其实就是简单地进行修理,质量很难把控)。再次给对方快递过去一块阀体,可是对方换完阀体后车辆还是不能行驶。出于用户的抱怨以及问题的复杂性,专修厂的维修人员决定带着相关配件前往现场处理。

到达现场后,专修厂技术人员先对车辆换挡拉索、传动半轴以及变速器油量等进行了检查,确定没有问题情况下,连接故障诊断仪进行电控系统动态检测。因为故障灯一直在亮着,所以首先得到的就是故障码“P1777—压力传感器2(G194)”,不过故障码可以删除。但换到动力挡后,仪表板上的故障灯再次点亮,依然检测到P1777故障码,而且只要有这个故障码,车辆就不能行驶。

值得思考的是,前进挡和倒挡都不能行驶,是主动问题还是被动问题。主动问题是变速器控制单元接收到错误信息后,启动了“安全切断”模式,导致车辆不能行驶;被动问题则是,变速器控制单元发出行驶指令后,执行元件无法完成动力传递能力。

图1 开始读到的故障码

图2 链条接触压力信息

图3 更换阀体后的链条接触压力

观察相关数据流时发现,第18组数据中链条夹紧力(接触压力)信息偏大(图2),而其他信息基本正常。因为这一压力信息就是压力传感器G194计算得来的,一旦压力超出极限值,那么变速器控制单元就会设置P1777故障码,同时通过安全阀执行了“安全切断”功能,因此导致车辆不能行驶。

为什么链条接触压力那么高呢?是真实压力高还是压力传感器G194计算错误呢?要知道,变速器在没有大修之前是没有这个问题的,很显然这个问题是修出来的。所以G194的故障可能性不大,而G194集成在变速器控制单元上,所以变速器控制单元不应该有问题。大家还是认为阀体或液压方面存在问题,因为阀体输入到链轮缸的主油压就是接触压力,这个压力过高就会被G194监测到,因此决定再换一块阀体试试。

可是更换完另一块阀体后,夹紧力(接触压力)变得更大了(图3)。既然更换多块阀体问题都差不多,而且又是同一个故障码,因此阀体的问题基本可以被排除。那么为何变速器控制单元读到的接触压力会那么高呢?如果阀体提供的压力是正常的,难道真的是变速器控制单元坏了(G194传感器)?因为一直考虑变速器里面不存在装配上的问题,所以决定还是先换变速器控制单元试试,结果更换变速器控制单元后故障依旧。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介入到后续的故障诊断中来。

通过故障码P1777的内容解释,以及链条接触压力信息的反馈,说明故障还是与G194所提供的压力信息不正确(过高)有关。根据之前的维修情况来看:首先,G194压力传感器所提供的压力信息是准确的,也就是说变速器控制单元没有问题;其次,阀体所提供的接触压力应该也没有问题,毕竟更换多块阀体后都是一样的;最后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链轮缸内的扭矩传感器活塞位置不正确,把去往冷却系统的泄油孔关闭,导致G194得到了过高的接触压力。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笔者也无法分析出更多的可能,于是决定再次拆解变速器进行检查。

拆下变速器中间壳体后发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工作半径不对。正常情况下,主动链轮轮径应该是最小状态(图4),而从动链轮轮径应该是最大状态(图5)。也就是说,它应该保持起步挡的最大传动比状态。在变速器没有建立任何油压状态下(关闭发动机),这种最大传动比保持状态是靠从动链轮缸内的螺旋弹簧来实现的。

图4 主动链轮缸状态

图5 从动链轮缸状态

变速器控制单元设置P1777故障码的真实原因找到了。因为主动链轮缸活塞位置存在问题,当阀体正常给链轮缸接触压力缸充油时,由于活塞位置问题导致充油时间变短,再加之泄油孔位置的变化,因此G194就会计算一个高油压的信息。所以问题就有可能出现在更换的旧的主动链轮轴总成上。

继续分解变速器,把主动链轮轴单独拆下来做重点检查,结果发现在自由状态时,主链缸位置不正确(最小才对)。用手按压到最小位置后,一松手会反弹回来,而原车换下来的主动链轮轴则不是这样,说明问题就在这里。

继续分解主动链轮前面的扭矩传感器部分,同时也对原车主动链轮进行分解,当把链轮缸控制接触压力的扭矩传感器活塞拿下来对比时,一切都明朗了。原来2个活塞的高度大不一样(图6),大修更换的主动链轮轴上安装的活塞要比原车的高一些,因此当活塞太靠近于链条侧时,相当于把泄油孔关闭,导致链轮缸内油压增高。而变速器控制单元通过G194获得的链条接触压力过高,记录P1777故障码的同时,也启动了“安全切断”功能,从而造成车辆不能行驶的故障。

图6 主动给链轮可移动测位置

故障排除:将原车主动链轮轴前端的扭矩传感器活塞换上,再次装车试车后,故障彻底排除。同时数据也都已正常(图7)。

图7 故障排除后的正常数据

回顾总结:该变速器案例纯属人为导致的,正常换件维修绝不会出现这种比较特殊问题的可能。但从该故障现象到故障码再到动态数据综合分析来看,前面的维修可以说在诊断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大修后变速器为什么前进挡和倒挡都不能行驶?是一种安全保护模式的表现,还是变速器动力传递元件的执行能力的不足?

其次,P1777故障码的解释和第18组数据流信息之间是否有关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之前维修时使用的诊断设备还存在问题,不但解释不够详细,而且没有引导功能。同时动态数据的识别也是非常重要。

最后,就是故障范围的锁定。链条真实接触压力为何会高?除了变速器控制单元的计算错误及阀体的压力输出错误,难道没有其他可能?那就是控制链条接触压力的扭矩传感器活塞位置。在此可以通过图8来说明,这个活塞位置的变化为何会影响到链条接触压力(夹紧力)。

图8 链条接触压力控制原理

如图8中箭头所指的活塞,会根据发动机输入扭矩的大小以及传动比的大小(车速),来实现轴向位移。当活塞处于最外侧时(左侧)时,相当于活塞所控制的泄油孔打开得就会多一些(红色标注处),此时链条接触压力会低一些;反之,当活塞处于最里侧(右侧)时,泄油孔关闭的就会多一些,此时链条接触压力也就会高一些。

所以当该车变速器更换一个尺寸信息不一样的活塞时,相当于它把泄油孔彻底堵住,也相当于在最里侧。所以G194会得到很高的油压,从而导致变速器控制单元设置故障码,同时启动了“安全切断”功能。

猜你喜欢

轮轴链轮阀体
曳引驱动电梯对重反绳轮轴断裂失效原因分析
基于拓扑优化的FSC 镂空链轮设计
刮板输送机驱动链轮结构改进优化
方程式赛车滚子链链轮静强度分析计算方法
2018年上海通用GL6 18T LI6发动机正时校对方法
防拉伤遛狗绳
常见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25)
常见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19)
阀体维修的四个层次(下)
常见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