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篮球防守理念发展趋势的思考

2017-07-12杨明胜

运动 2017年5期
关键词:技战术竞技篮球

杨明胜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关于篮球防守理念发展趋势的思考

杨明胜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比较法和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研究篮球防守理念的发展历程及新时期的发展趋势。

篮球;防守理念;发展趋势;思考

在篮球运动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攻与守的对立统一是篮球场上永恒的主题,一方面的进步总是为另一方面树立新的标杆,促使后者积极应对并由此激发新的实践灵感和创造空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篮球技战术发展又始终以历史的客观现实为规约,深刻彰显时代特色,间或蕴含某种未来之势。

1 篮球防守理念概述

理念,一般指认知,或者一些事物给人留下的印象、形成的观念想法。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客观自然中包括可感世界、理念世界。其中,理念世界指的是对同名事物的统一共相或者一般性。理念认识主要集中于认识来源、目标、阶段的观察,实质上是掌握存在的规律性、创新性、主观性。总而言之,理念更多的是一种理性化的态度、思维意识、思想等,在人的思想意识中是具体的、是事物在人的思想意识中的外在特点。

具体到竞技篮球范畴,篮球理念始终被认为是2种规格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例如,国家女篮队员曾就澳大利亚籍主教练马赫的执教做出评价,主要不同来自于先进的篮球理念。著名篮球评论员徐济成在专家访谈中也如是点评国家男篮立陶宛籍主教练尤纳斯,主要区别还是在理念上有所差别。从中可以看出,篮球理念带有某种根本意味,可被理解为关于竞技篮球实践的思维概念化或观念形成物。篮球理念依不同纬度进行解构,如进攻理念VS防守理念、比赛理念VS训练理念等。

本研究侧重于探讨篮球防守理念。宋君毅提出,篮球防守理念的广义解释是人们对篮球运动中有关防守方面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思想观念和哲学观点,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的理想和观念体系;而狭义解释是,对篮球运动中有关防守作用、防守策略和防守方法的认识,是训练比赛中教练员和运动员思维决策和制订防守战术原则和方法,选择防守战术行动的理论依据。张立新认为,篮球防守观念就是篮球防守实践经验与理论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对篮球防守的认识,如一定的防守原则、防守指导思想都代表一定的篮球防守观念。概括而言,篮球防守理念是可简洁明了地界定为,关于篮球比赛中防守技、战术及其临场表现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和概括化、原则性的特征描述。

2 篮球防守理念形成过程

2.1 语境下的防守理念形成

一些学者认为,进攻是中心,防守是前提,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在这一观念下,我们可以看出进攻方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主动进攻;相对而言,防守需要不断阻止、攻破对方进攻。并且进攻与防守两方的技能水平与现场决定在竞技中也具有一定影响作用,主要由于进攻与防守同时接受对方行动对抗,形成更胜一筹局面。第一,防守理念是在攻守对立统一下形成的。1920—1940年,行进间战术的产生推动了防守体制出现;1940—1970年,快攻战术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战术的形成。第二,笔者将篮球战术发展分为几个时期。自然—整合—创新;自然时期即为技战术与规定方面融入一些新型理念,进而促使篮球竞赛发展更为完善。例如,站立式进攻,其中连续运球、跳投即为新理念。现如今,防守体制初级阶段中越区防守、规则内添加时间内容等全部为现代篮球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时期主要体现在规则元素、技战术完善基础下,不管是攻或防,全部趋向于整合。例如,进攻上的里应外合、高快融合;防守上的灵动性、主体性全部为整合特点;创新时期则是攻防战术创新的表现。例如,相比于第二阶段,移动进攻则是一种认知上的创新;以球为主体、以人为核心,是多种攻击性防守理念战术的创新。第三,从防守理念的形成分析,传统被动防守后,经过不断总结逐渐形成了以球为中心、以人为主的战略理念。

2.2 综合变化进攻,以退为进

现如今,篮球防守理念主要为多方向进攻性防守;进攻性为目标,多样变化方法进而完成防守。相对于传统防守理念,现代防守理念其关键为攻击性防守,即主动防守,阻挡、侵略防守让进攻变为被动,进而实现防守。基于规律性角度而言,以进为退更多的是一种创新,主动进攻同时防守进而完成目标。

多方面方法主要分为:第一,球为中心和人为主的结合。竞赛中,人动球动不断变化进行防守交叉焦点的不断变化,时而防球、时而防人,更注重给球控制防守目标,这种观点较为绝对化。对此,一些专家提出了:球为中心、人为主的结合,即防守方紧跟随球运动情况,变化怎样控制防守目标,进而更好地阻碍对手进攻。毕仲春教授曾指出:现代防守理念更注重无球队员的防守,也间接地证明了这一论点。第二,个体防守侵占和集体防守主动融合。侵占性个体防守在影响防守队员过程中,也将导致防守区域的增加、犯规次数的提高。这时,同队员的帮助换位、轮转则显得尤为重要;整体的防守主动提升,做到判断准确、有序转换才能保证个体侵占的有效性。第三,防守战术的多样化应用。多样化防守战术的形成演变,成为混合防守战术的形成,篮球场中各区域防守战术的有效配合,成为现代篮球防守理念的整体性特点。

通过实践研究能够看出,多样化进攻防守理念存在的重要影响。例如,NBA50巨星戴夫·考恩斯和NCAA教练委员会主任肯·瓦格纳提出,通过“贝壳防守”方法对协防轮状认知和技能提升具有帮助性作用;2014FUSC-NBA教练员训练中,教练员吉姆·奥布莱恩在讲述的过程紧贴理念,这与拉夫·维尔德讲述的协防轮转完全融合,其根本全部注重现场的多变、合作。

从一次防守过程中能够看出,“多方面攻击性防守”形成。例如,进攻转为防守,防守在竞赛中对进攻方进行夹击,围堵进攻方推进;当进入防守区域后,3大防守机制全部注重宏观和微观的一致性,其理念为增加球和人的压力,注重以多防少。另一方面,利用夹击方法也是可行的。例如,防守挡拆中有专门一种方法进行夹击。即使在中路位置,当有队员没有控制住球时,防守队员则要立即抓住时机进行夹击。

3 篮球防守理念发展趋势

3.1 现代化发展为篮球战术演变依据

篮球运动伊始,欧洲殖民移入美国,中心教徒数量逐渐提升,基督教会流入学校教学中。于是,人们发明了多种竞技类游戏,篮球项目中包含跑跳、投掷,加上竞技不断变化,推动了篮球运动的发展,让人感受到精神与体能上的丰富。20世纪后,美国工业进步,涌现出“罗斯福新政”,将美国推向了垄断资本主义中,同时推动了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职业篮球联盟出现,竞技篮球运动也得到了提升,竞技对抗更为严格,进而形成了进攻与防守,为篮球事业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20世纪末—21世纪初,篮球技战术得到了创新发展,逐渐走向融合,一些篮坛风格流派相互交流、融合,激发了反身向内的创新思想。上述笔者主要论述篮球技战术的演变与当时社会条件的连接,从宏观角度对篮球站技术发展分析,即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趋势,对现代化篮球防守理念的演变有着重要影响。

3.2 篮球防守理念创新形势研究

现如今,信息技术引领时代成为社会发展共识,无论是企业还是媒体,想要跟上现代化发展步伐,需要与信息技术相连接。当然,篮球技战术也是同样,信息技术具有竞技性和核心性,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现代信息技术中,结合网络优势能够得到多种技战术方法,现场观察与信息技术相连接,实现实时动态跟踪,在文字、影音、资料获取等方面也实现了智能化。例如,CBA18支球队100%装置视频研究专家,使用信息技术视频研究28台。信息化背景下NBA得到了创新发展,如通过数据显示对方球员左侧命中率较低,则在防守时紧逼球员左侧持球。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技战术认知,推动了现代篮球理念的发展。

提及防守理念,信息技术的出现最大变化是:防守从分析对手入手,综合分析因人而异的规划目标。信息搜集和研究可以基于几点防守理念:第一,提升防守博弈方法选择的目标性。博弈问题指的是:构成局内人、方法、得失三方为构成要素。博弈方法需要结合局内人方法,进而选择正确策略。通过精细化的数据搜集,对个体防守目标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其防守特点;在整队防守过程中,要对对手技能水平、进攻习惯等进行综合分析,进而选择目标方法。例如,NBA中锋奥尼尔发球技能弱,进而展开“砍鲨战术”影响进攻力量;了解到对手挡拆联合倾向实挡后,实行延误战术;第二,提升防守准确率。现如今,篮球防守理念关键在于以进为退、主动行动。但要注重防守目标的准确性,保证防守的有效性。此外,在实际竞技中,进攻方会不断的变化策略,使之不受防守影响,做好综合分析;简而言之,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将多样化防守机制有效的落实下来。从中得出:信息技术发展下,篮球防守理念创新形势为:综合搜集信息、分析前提下有目的性的选择防守方法,准确进行攻击性防守。

4 结 语

基于宏观角度而言,攻击和防守对立统一为篮球防守理念形成的根本因素;社会文化发展则为外在因素。篮球技战术发展经过了3个时期;防守理念则是以人为主—以球为主变为以球为主、以人为主的融合创新。现阶段,防守理念关键为综合变化攻击性防守,在竞技前、中、后等所有信息进行搜集、分析,进而选择有效策略方法。对此,本文分别从篮球防守理念概念、篮球防守理念形成过程和篮球防守理念发展形势3个方面对篮球发展理念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 1 ] 刘庆广,霍子文.关于篮球防守理念发展趋势的思考[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2).

[ 2 ] 曾爱民.篮球比赛中攻击性防守运用的分析与研究[ 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4).

[ 3 ] 王志伟.简论篮球二次进攻时间14s修订对球队防守的影响[ J ].运动,2016(6).

[ 4 ] 孙墨林.浅析全场防守在青少年篮球比赛中的作用[ 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4).

[ 5 ] 马骏,朱怀远.现代篮球防守技术的发展与趋势—以美国队为例[ J ].湖北体育科技,2016(8).

[ 6 ] 王秋杰.简析在篮球比赛中运用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时机及要求[ J ].运动,2016(15).

[ 7 ] 吴志洪.提高中职院校篮球学员防守能力的策略研究[ J ].青少年体育,2016(12).

G841

A

1674-151X(2017)03-050-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5.025

投稿日期:2017-01-09

杨明胜(1994—),本科。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技战术竞技篮球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东京奥运会谌龙与安塞龙决赛技战术特征对比研究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kg以上级冠军郑姝音技战术特征
2016 年全国羽毛球单项锦标赛女单决赛技战术分析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