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们为何对故事如此热衷

2017-07-12黄河力

中国青年 2017年12期
关键词:热衷毛病悬念

文-黄河力

人们为何对故事如此热衷

文-黄河力

小猫喜欢游戏,

人们也在故事中学习如何生活。

今天讲故事,源于它的长盛不衰。有些公众号文章,每篇必定讲上一两个故事;知乎里,人们喜闻乐见的答案往往以“我来说一个故事”开头;一个普通成年人的一生中,会从睡前故事、动画片、电影和日常聊天中听到成千上万个故事,而且他一点不觉得厌倦。

人们为何对故事如此热衷?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言外之意是批评大部分人不仔细思考自己的人生。但其实,人们并非不思考,只不过哲学层面的抽象思考超过了大部分人的能力范围。

普通人是通过故事来思考人生。

而什么是故事?流水账般叙述自己一天的经历不叫故事,但如果能从中发掘出某种寓意,就成了故事。故事是对生活方方面面的模拟,是对混乱无序的现实世界的整合。人们从故事里感受到生活的教训、意义、目的和秩序,如同小猫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训练身体的各种技能,而人们也在故事中学习如何生活。

即使最粗鄙无文的人,也往往能通过直觉辨别出什么是好的故事。遗憾的是,虽然人们对好故事始终有热烈的渴求,它却一直不太多。

很多人在生活中可以滔滔不绝、侃侃而谈,但要让他把自己的观点系统地写成文字,他却立刻退缩了。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言语像风,吹过即散。但观点一旦诉诸文字,就要经历人们的反复检阅,它将不可避免地被读者审视甚至批判。

当创作者被要求在故事里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时,也面临相似的风险。还有什么比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被别人批判甚至嘲笑更难堪的事?于是,创作故事的人只说一些已经被普罗大众广泛接受的东西,这种倾向反映在故事里,就是茫茫如过江之鲫的陈词滥调。

有人也许会争辩,创作新颖的故事需要灵感,但这不过是怯懦的遁词。构造一种巧妙的艺术形式也许需要灵感,但写一个融汇了自己人生感悟的故事并不需要灵感,它只需要勇气和真诚。

每个人都在度过自己的一生,每个人对人生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也许浅薄、偏激,但它至少属于你。如果连这点东西都拿不出来,这等于说自己的人生就是行尸走肉,自己不过是一具脑子中装满了他人观点的僵尸。

故事中常见的第三个毛病,是一味追求离奇的情节和诱人的悬念。

它没有前两个毛病那么严重。“陈词滥调”会让整个故事不值得阅读;“不解决故事中的问题”会让故事的结局不值得阅读;而第三个毛病,只是让故事显得不那么好。

有这种毛病的故事,乍一读还很吸引人,甚至吸引你一口气把它看完。但看完以后,也就那样了,没有任何值得回味的地方。读者没有得到任何心灵的荡涤,只是想:“好吧,我知道故事的结局了。”

这种故事的问题在于,它没有抓住最根本的东西。离奇的情节和诱人的悬念本身是好的,但如果没有人生体悟灌注其中,这故事就始终算不了上品。

故事的创作者对人生的理解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透在故事中的,它在不断发展的情节里,在一个个矛盾冲突中,在故事人物的一次次抉择里,在故事结局和各种问题的解决之道里。

当一个故事敢于直面人生的问题,并勇敢思考如何解决时,它和读者的心就形成了某种共鸣:不知不觉中移情于主人公,关心他的命运,关注他遇到的问题。悬念开始自然而然地攫住了心,让你想知道后续发展,正如他想知道自己的人生该如何度过一样。

当这个故事终于结束,读者仿佛跟着故事经历了一生,又仿佛获得了一次新生。他的心灵受到荡涤,灵魂受到震颤,他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又难以言宣。能实现这种效果的故事,大概就是故事可以达到的最高形式了吧。

责任编辑:宋泽宇

猜你喜欢

热衷毛病悬念
肝不好,脾胃就闹毛病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燃烧吧!小羽宙
没毛病
这些年我们热衷的健身项目
毛病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社会办医依旧热衷“高大上”
资产重组,农药企业为何如热此“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