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立足国情、放眼全球,增强制度自信
2017-07-11丁元竹
丁元竹
自信是一种心态。就社会成员而言,自信是一种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作为整体对自己国家和社会的历史、国情、愿景的认可和认同;就个人来说,自信是作为个体对自己能力、职业、生活的认可和认同。个人自信不以盲从他人状况及其价值为本;社会自信来自不盲从他国或其他社会的价值取向为基。信心乃人生之本、社会之本,力量和奋斗之动力与源泉。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关键阶段。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就是要在思想上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在行动上以巨大勇气“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理论上深刻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实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实践上百折不饶地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不忘初心,增强制度自信。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和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积极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不忘初心、多次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把公平正义摆上了重要议事议程。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是公平正义理念的根本体现。十八大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2016年5月16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为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打下更为雄厚的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公平正义,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这实际上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体到政策、方式和具体措施中去。
立足国情,增强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土壤、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20世纪初期,中国的学者们曾发生过“全盘西化派”和“反全盘西化派”的激烈争论。这些争论,表面上看是争论如何对待西方发展道路问题,实质上是如何看待各国的制度选择问题,即承认不承认每个国家、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自己的发展选择,都需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选择和设计制度。先进的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实地研究和亲身实践,不断探索基于中国国情的社会经济制度,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不唯书、不唯外,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20世纪初至今,东西方制度的讨论、东西方发展道路选择的思考和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追述五四运动以来我国社会各界关于东西方制度的探索与争论,厘清東西方制度之间的关系,在当今人类进入全球化的新的历史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它已经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命题。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晚年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四美句,就展示了一位世纪学人对中国自己制度的自信。
放眼全球,增强制度自信。西方资本主义经过数百年发展,越来越暴露出其制度的困境。进入20世纪后期,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西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发展道路和制度创新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也成为时代的突出问题,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探索人类发展及其出路,成为世界各国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时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邓小平同志这里指的制度,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基于邓小平同志的思考,考虑当代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中国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把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制度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气派。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
责编/贾娜 美编/李祥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