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狂士许渊冲

2017-07-11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许渊冲老同学民主

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业。

——许钧

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在第20届世界翻译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上,国际译联将2014年度“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授予了中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这个业界最高奖项,第一次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93岁的老先生没有去颁奖现场,而是选择以一封优雅的英文信书面答谢。在欧洲聚光灯闪耀的时刻,他仍坐在北大畅春园的斗室里,继续翻译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他有个外号叫“许大炮”,总是心胸坦荡,口无遮拦。再有棱角的人到中年之后,都会被冷暖人情打磨得世故圆滑,可是直到现在,他的老同学提起他还是同样的评价,杨振宁甚至说:“我发现他像从前一样冲劲十足,如果不是更足的话。”

【狂士狂言】

他评论中西文化:“希腊、罗马都是小国,美国历史不长,才两百多年。中国五千年文化要走出去。”

他评说国内翻译界的现状:“‘精通,至少是要出版两种文字的中外互译作品,这也就等于外文界的诺贝尔奖了。”

他评点自己的翻译水平:“不是院士胜院士,遗欧赠美千首诗。”

这些话完全不按“中国式谦虚”的套路出牌,难免让没接触过他本人的读者感觉他很“自大”。

也有很多读者喜欢这种“直性”:“自我彰扬比之窃窃自喜,更显光明啊。”

【民族文化传播者】

“西方对中国文化了解得很不够,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啊,世界独一。”

“我们中国人要知道自己的价值,我们现在,文化上正处在一个类似于‘文艺复兴的时期,不要妄自菲薄。”

同时,也充满着对民族文化不能成为世界主流的焦慮:

“美国说我们没有民主,我说民主有两种。他们的民主重视‘民治,我们的民主重视‘民享,为什么说我们不民主?”

“在文化上,外国人不理解我们中国人,我们中国人也理解错了外国人,我们现在要把真东西拿出来,纠正这两重错误。”

老同学何兆武谈起他这种“民族情怀”时说:“我们那一代人,曾面临过亡国灭种的危机,所以个人理想总是和国家理想一致。”这大概是后来更年轻的知识分子所不能完全理解的。

在“杰出文学翻译奖”的颁奖辞中,国际译联评奖委员会这样写道:“我们所处的国际化环境需要富有成效的交流,许渊冲教授一直致力于为使用汉语、英语和法语的人们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他没有在柏林亲耳听到这句话,却与这句话心有戚戚,“中西方的思维习惯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但,翻译改变世界”。

(选自《博览群书》2014年9月1日,有删改)

猜你喜欢

许渊冲老同学民主
中国式民主
Tao Qian,Saussure and Taoism:The Paradox of Poetic Language
许渊冲:翻译是一生的事业,更是生命的坚守
摔得挺美
老同学妙怼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100岁前译完莎翁全集
尼日利亚 民主日
老同学
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