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疆地区体育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7-07-10隋红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实用型培养模式现状

隋红

摘 要:运用调查研究和文献资料的方法,对南疆地区的体育实用型人才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疆地区的体育实用型人才主要可分为应用型、研究型和复合型三类。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实践经验的不足、基础理论知识不够、管理与沟通能力的缺失、培养模式的单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体育人才 实用型 培养模式 现状 问题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a)-0153-03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ports Talents Training Pattern in Southern Xinjiang

Sui Hong

(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Kashigar College, Kashigar Xinjiang, 844008, 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data, this paper made analysis on current condition of sports practical talents cultivation in Southern Xinjia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uthern region of the sports tal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compound three. In terms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ere is mainly the lack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lack of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e lack of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the single training mode and so on.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t Words: Sports Talents; Practial; Pattern; Situation; Probiem

新疆地處欧亚大陆的中心,中国的西北部,地域辽阔。新疆天山以南,昆仑山系以北,称之为南疆。今日南疆广阔土地的崛起和变化体现在各地州GDP、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当然这也离不开南疆地区各民族的体育发展。近年来,南疆地区都在致力于体育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以培养能创造性解决新世纪新问题的全面发展人才,这样不仅有助于推动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核心。

文章研究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内陆省份,少数民族众多,气候、地理环境特殊的南疆地区,对南疆各地区院校体育专业师生开展问卷调查,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整理等方法调查南疆地区体育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南疆地区特殊的地缘环境,对南疆地区体育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适合南疆地区的体育教学模式。通过调查认识到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既可促进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又可成为增强国民素质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此次研究,对南疆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有所帮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南疆四地州体育教师共200人,调查问卷的发放程度为:阿克苏地区50份,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市一中、二中、三中,库车三中、五中,温宿二中、一中,新和一中、三中;克州40份,主要分布在克州一中、二中,阿克陶一中、三中,阿合奇一中、二中;喀什地区60份,主要分布在喀什市阿瓦提乡中学、荒地乡中学、英吉沙中学、伽师县中学、麦盖提县中学、喀什市六中、三中、疏附县中学、叶城县中学;和田地区50份,主要分布在和田师范专科学院、和田市五中、和田地区天津高级中学、和田市浙江中学、和田市实验中学、和田市三中。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对南疆各地区高校体育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00份,回收问卷170份,有效问卷145份,有效回收率72%。

1.2.2 文献资料法

利用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期刊网共查阅了有关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文献资料30余篇。例如阅读了《教育人才培养》《体育系人才培养方案》等资料,为此文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2.3 访谈法

对南疆基层中学的专管体育的副校长、体育组负责人采用了面谈的方式。就对体育教师的供需特点与趋势进行了详细咨询,了解到各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获得了体育人才培养的第一手资料。

1.2.4 逻辑分析法

对通过文献资料及专家访谈法获得的资料汇总,进行了逻辑分析,形成研究成果。

2 南疆体育实用型人才的分类

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有效市场需要的基础,地区特点是影响培养方案的重要因素。随着基础教育规模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体育实用型人才模式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加之基础教育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均对体育实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教学技能、开展业余运动训练的能力、开发与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能力等作为主要内容,同时加强体育科研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既以“一专多能”为目标,重点培养在南疆地区学校体育场地实施落后、器材欠缺等不利条件下正常开展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及业余运动训练的能力。结合南疆的特点和实际的体育的实际发展状况,体育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分为以下3种。

2.1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主要强调是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健身指导咨询和休闲体育服务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学生应具备接受继续教育基础条件以及进一步获取新知识、新理论的基本能力,扩展与专业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研究型的人才相比,要求具有更强实践技能、岗位操作的技能和实务经验的能力,以及与团队合作的沟通、理解和表达能力,能够较快地适应专业岗位的需求,积级解决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此模式已成为体育实用型人才中教学型和社区体育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见图1)。

2.2 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就是体现出新、专和博。“新”指的是要求掌握社会体育的专业前沿知识。“专”指的是在专业某一领域要有独特的见解与较深造诣。“博”指的是具有专业的扎实基础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以及具有较强学习、理论研究、实践创新的能力。研究型的大学在其人才培养的模式上更加注重学术性、基础性,重点培养本科学生的继续学习以及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能力,一般不多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

2.3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前两种培养模式的结合,主要注重社会导向和学术导向两者的有机结合。这种模式比较适宜教学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体育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找准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定位,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地方的特色划分层次结构,理清人才培养的模式。例如,学校把人才培养的模式定位在中小型的体育企业或基层单位的人才培养,南疆高校应将应用性的人才培养作为发展的方向,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的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创造和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和教师的职业道德。

3 南疆体育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1 实践经验的不足

根据调查显示,部分学校并没有经过前期的研究就直接制定了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案,没有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去研究及制定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于学校没有资金和人力投入到这方面,所以就使用了不符合本学校情况的方案。人才培养是灵活的,如果总是使用单一的方案,就适应不了人才教育的多样化。在调查中,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工作后的影响和职业规划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2 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深入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校并没有根据教育部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资料制定本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所以学校的体育教育人员不了解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学校体育教育人员也没有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去了解,管理层面对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理解不够深入,对体育学科知识结构认识不足等现象都将造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具体、执行不系统的现象。部分学校对体育理论知识不能深刻把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当中,出现实践课时大于理论课时,甚至理论课时由于师资等原因无法开设的现象。

3.3 管理与沟通能力的缺失

由于南疆地区以少数民族为主,所以沟通方面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再加上他们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各个地区的学习并没有进行这方面的沟通。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为“双师型”人才,即体育教师和体育裁判或体育教练的人才模式。目前,调查显示,理论课成绩较好的学生,体育实践能力较弱;体育实践能力和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体育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因此,在制定培养模式的体系时, 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3.4 培养模式的单一性

人才培养模式是多样化的,由于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体育教育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上极为相似,甚至没有区别,造成了培养模式单一化。

通过阅读文献,可以借鉴山西大学的社会体育专业现行的“2+2分流培养”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是把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和运动训练这3个专业所属的9门主干课程中前两年全部学完,后两年进行分流。后两年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前两年学习体育专业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体育专业的方向设置所需的课程模块进行培养。另外,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內某些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也实行“倒T型培养”模式。就是在横向方面开设公共的基础课程,即体育专业和管理专业交叉的基础理论课和体育技术课,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为广博的专业基础,而且在掌握体育经营、管理方面课程的基础上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结构。

4 结论

(1)南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适应新世纪南疆人才市场需要,高校的教育理念必须打破封闭、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要以新疆人才的发展为契机,基于灵活、敏锐的视角构建南疆体育教育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正在由定向型逐渐向开放型发展,由于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理性选择是以高等师范的体育院系培养为主要目标,体育院校、综合性大学的体育院系参与培养为辅助的定向与非定向、开放与混合型模式相结合的思路。

(3)我国高校的体育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对口式”的培养模式逐步向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式”复合型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由过去的过窄专业教育模式向现在的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逐步构建一个注重素质教育,融入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提高人才素质为一体的“专才”和“通才”相统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4)我国高校是以“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和学科体系”为三大支柱的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建设以“优化课程结构拓宽课程设置、更新教学的内容、强化人文的素质、调整知识的结构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基本依据制定培养模式;同时,积极鼓励各级高校根据地方情况,构建具有鲜明个性和地方特色的体育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充分展现出多样、灵活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生命力,以满足新时代地方高校的发展对体育实用型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树宏,李金龙.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3):135-139.

[2] 文烨,舒云久,李治.对非体育类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有关问题的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3):71 -75.

[3] 蒋钢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9,30(4):103-106.

[4] 李建伍.山西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浅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7):107-108.

[5] 安儒亮.21世纪初体育高级专门人才需求趋势预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6(3):1-4.

猜你喜欢

实用型培养模式现状
改进“实用型”大学物理实验仪器 促进实验教学质量提高
关于实用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