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教学模式在篮球课中的应用研究

2017-07-10姜文生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3期
关键词:微课程篮球体育教学

姜文生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3.212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学方法也不断的进行着现代化的蜕变,变的越來越先进也越来越多样化。微课程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新成果,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的青睐。通过对微课程其他各个领域的应用与调查研究,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逐渐应用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旨在丰富教学的内容和过程,是教学过程更直观化,学生学习过程更加便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然而如何通过互联网视频传播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都是当下面临和待于解决的主要问题。该文通过借鉴其他学科微课程的平台搭建、内容表达形式、学习技巧与方法、辅助学习工具以及教学实际应用5个方面的研究,向体育教学工作者介绍微课程是什么?怎样将微课程和体育教学相结合,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师的课程教学的效率。但是怎样实现这样一个过程,以及效果如何正是该文要研究的问题和重点,该文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大二学生6个篮球班180人进行18周的实验对比研究,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为微课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微课程 体育教学 篮球 篮球课程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5(a)-0212-02

1 文献综述

1.1 微课程的研究现状

微课概念的提出,国内外并没有统一,比如 Micro-lecture出现于2008年,出自美国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之手,他作为高级教学设计师,首次提出微课程的概念,并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他把课程微缩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Educause 将微课定义为“短小的视音频,呈现的是某个单一的、具有严格定义的主题”,把这些短小的视音频用作在线、混合教学或者面对面教学的一部分时,只是起到了点缀课程学习活动的作用,这些内容对增强课程主题的学习是有利的。

国内关于微课也存在着不同的提法,刘运华等人提出微型课程的理论基础始终围绕着抛锚式教学,其核心要素离不开情景认知与问题教学的理论;胡铁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微课的目标在于独立的知识点,针对性十足,供学习教学使用,这是他们的主要目的,通常还包括相应的教学设计、课件、练习、反思核心和关键、学生反馈等内容支持资源,构成一种半结构化的资源。此外还有很多的专家学者也对微课程惊醒了相关的研究和探讨。国内微课的发展已经经历从无到有,逐渐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将其推广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但它的推广力度还不够,涉及到高校的体育学科的微课视频也是非常少的,因此体育微课程在高校体育课的应用研究还是很少,正处在初级的探索阶段。

1.2 研究意义

该文通过借鉴其他学科微课程的平台搭建、内容表达形式、学习技巧与方法、辅助学习工具以及教学实际应用五个方面的研究,向体育教学工作者介绍微课程是什么?怎样将微课程和体育教学相结合,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师的课程教学的效率。但是怎样实现这样一个过程,以及效果如何正是该文要研究的问题和重点,该文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大二学生6个篮球班180人进行18周的实验对比研究,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为微课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3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该文选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体育选项课篮球班的6个班级180名学生,在这6个班中包括3个实验班和3个对照班。

1.3.2 研究内容

该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为:篮球课程微课程的内容制作、教学模式、以及反馈机制、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普通高校篮球课教学模式的调查与研究设计出适合高校体育课的微课教学模式。

1.3.3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收集国内外期刊以及网络中的相关文献,并通过整理和分析体育课微课教学的相关资料作为本课题研究需要的基础资料。

(2)实验法。

该文选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体育选项课篮球班的6个班级180名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在这6个班中包括3个实验班和3个对照班。

2 微课在篮球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与实验分析

2.1 实验设计

该文选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体育选项课篮球班的6个班级180名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在这6个班中包括3个实验班和3个对照班。实验班采用微课辅助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师每周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一节微课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对照班采用篮球课的传统的课上讲解示范的教学的模式,经过18周的教学通过学生成绩的效果检验,以及利用调查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对微课教学的满意程度,来检验微课教学的效果。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班学生对微课教学体验的调查数据统计,见表1、表2所示。

从数据统计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篮球微课的学习对于学生对技战术的掌握程度和技战术水平的提高都有所帮助,课堂教学虽然也比较直观,但是由于时间和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师和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及时的沟通,在篮球课程教学意外加入篮球微课这种辅助教学模式,补充了课程教学的不足。同时学生通过课下直观的视频教学,可以灵活方便的学习自己想学的技术动作,并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及时的和老师和同学沟通和分享心得。

3 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的结论

3.1.1 新型教学方式得到认可,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微课已经成为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在篮球课程教学乃至整个体育领域的运用都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微课独特鲜明的教学方式深得学生和一线体育教师的喜欢,微课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3.1.2 微课提高学生篮球技术水平,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微课作为篮球课程教学的辅助手段,可以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选择相应的教学视频,使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练习提高篮球的技战术水平。同时,教师要制作微课视频也是业务水平提高的一种手段,每段教学视频至少需要教师2~3 h的准备和拍摄,在简短的视频里要有,示范讲解、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动作要点和练习方法等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业务能力,从而也促进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3.1.3 微课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

通过对北京市多所高校体育课的调查,微课的辅助教学手段运用的到了一定的推广,但是微课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微课质量与平台功能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视频制作的不够专业,教学内容简单粗糙,平台不能完成线上的对接等问题。

3.2 建议

(1)精简内容,专业制作。

微课内容要精简,但是重点要突出,内容要明确,技术分类要系统,语言要通俗易懂,同时视频的制作要专业,以便于学生自学。

(2)完善平台建设。

微课是篮球教学的辅助手段,但是为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要做好向上的平台建设,使学生遇到问题是可以及时的在平台里得到反馈,同时,学生还能通过平台学习到篮球以外喜欢的项目,从而能拓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程杰,彭杰.基于案例教学的体育教学技能微格训练实验研究[J].体育科研,2006,27(2).

[2] 吴禅.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3(29):17-18.

[3] 唐军,李金钊.中小学微课程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3(9):55-57.

[4] 孟宪凯.微课教学基本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 菅春叶.国内外微课程的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微课程篮球体育教学
快乐篮球进山乡
拍篮球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