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握学习理论在《体育社会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7-10肖海彬张林宝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3期
关键词:应用教学

肖海彬 张林宝

摘 要:《体育社会学》是体育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该文将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该文分析了影响掌握性学习的四个变量:学习能力的倾向、教学的质量与理解教学的能力、学习的时间,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及教学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对策即:一是明确教学目标及掌握标准;二是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三是利用评价和矫正促进教学。

关键词:掌握学习 体育社会学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5(a)-0174-02

掌握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B.S.Bloom)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急需社会提供大量的优质劳动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布鲁姆通过实验与调查发现在现行的班级教学前提下,通过改进教学过程能够使大部分学生(也许是90%以上)都能掌握我们必需教授的事物。通常教师期望学生成绩是大约1/3的学生达到优秀水平,1/3学生将达到良好水平,而剩下的1/3将不及格[1]。67布鲁姆这一观点改变了原来人们对学生掌握程度的认知,随着在教学中的验证而推广到全世界。

《体育社会学》在中国是建立较晚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体育社会学》教材和专著的问世,才逐渐成为国内高校的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如今已成为体育科学体系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2]。体育社会学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从体育的角度看待体育的社会问题,具备运用体育社会学基础理论知识分析体育社会问题的能力。尽管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毋庸置疑,但在教学中受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1 影响掌握性学习的变量

1.1 学习能力的倾向

通常我们认为学习的能力倾向与成绩是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只有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取得较高的成绩,能力倾向预测了学习的速度而不是可能达到的学习水平[1]。这是掌握学习理论的一个必要前提也是体育社会学适用掌握学习理论教学的一个必要前提。尽管该专业学生文化基础不同,既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但按照掌握理论的观点只要方法得当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区别只在于学习的速度。

1.2 教学的质量与理解教学的能力

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比[1],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定的个体,有些学生喜欢讲授法而有些学生喜欢讨论法,就目前班级教学而言,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教学需求只是一种理想的狀态。而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在班级教学的前提下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会同样的教学内容,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这就是学生理解教学的能力,即提高学生对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

1.3 学习的时间

学习时间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生愿意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即所谓的毅力[1],毅力体现在学生对于学习任务的持久性上,虽然我们可以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毅力,但不管学生现有的毅力水平如何,提供最适当的教学资料、经常反馈可以减少学习的时间,对毅力的依赖也相应的减弱;另一种是允许用于学习的时间,学校对于每一门课程的修读是有时间规定的,教学时间的分配也是固定的。这些时间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可能太多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又不够用。掌握学习策略的任务就是找到改变每个学生学习所需时间的方法,找到为每个学生提供所需学习时间的方法[1]。

2 掌握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2.1 明确教学目标及掌握标准

掌握学习理论教学法是一种预定式教学,所以在实施“掌握学习”教学前教师首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教学大纲。然后依据教学大纲制定分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师应该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对课堂所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准备了计划,当意外发生时教师能有所准备,不必浪费课堂内的宝贵时间来寻求解决方法。正如布鲁姆所认为的那样如果教师不清楚教学努力的方向在哪,那么教学过程也很可能“随心所欲”。

《体育社会学》教材版本比较多,在查阅各版本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程选用的是由卢元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社会学》(第二版)教材。本教材总共有二十个章节,笔者将这二十个章节分成四个单元,一个单元安排32个教学课时。然后依据教学大纲和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在实施掌握学习教学前首先向学生阐明本课程的教学将采用掌握学习理论的教学法,同时向学生表明这一要求并不难大多数学生都能高水平的完成,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其次明确教学目标,进入每个章节学习之前将教学目标和需要掌握的内容明确告知学生,让学生知道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哪些,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如第五章人口与体育人口需要学习的内容是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结构与体育的关系;体育人口与非体育人口的概述;需要掌握的内容是体育人口的概念、体育人口判定标准;人口质量与体育的关系;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状况。

2.2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掌握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理解教学的能力,学生如能准确理解教师关于学习和教学材料的信息,学习的困难就越少,教学的质量就越高。对于《体育社会学》这样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讲授法是使用最多的,在教学过程中该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过多的使用容易造成学生被动的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尤其是本专业的学生本身就对理论课程缺乏足够的耐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和课堂氛围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如“体育与社会的结构”这样的内容与时政有紧密的联系,可以结合案例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分组讨论;针对个别“后进生”可利用课外时间单独辅导;在教学手段上可利用多媒体配合图片(如概念性知识的结构图)、短片等形式加深映像。

2.3 科学评价及时矫正

在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中,评价包含了几个层面的内容: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其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和淘汰,而是帮助学生发现与矫正他们未掌握的知识点及需要进一步学习的技能[3]。通过评价的手段来反馈学生学习的状态及时修正教学提高学习效率缩短用于学习的时间。

诊断性评价主要是用于考察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是为了使教学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4]。笔者进行新授课前会将接下来所学习的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基础,而且每单元结束后的评价既是本单元的终结性评价同时也是一个诊断性评价,可以判断学生是否有进入下一单元学习的条件。

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也是掌握学习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动态、灵活的评价方式来了解学生掌握程度以便对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加以改进。笔者将《体育社会学》划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设计一个单元测试,测试的内容均为已告知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提问法、作业的形式来进行,比如在授课前就上次学习的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考察学生掌握的程度,还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来进行。

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反馈的信息能够让教师清楚的知道自己教学的缺失,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及时修正。终结性的评价关键在于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即在設计题目时需要考虑这些题目是否真正能准确测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笔者在设计题目时依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中提出的认知领域六级目标设计考卷,列出一个明细表纵栏表示学习的结果,横栏列出考试的内容和范围。并在考试前将考核的方式明确告知学生,以便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更有效地指导自身学习。

3 结语

掌握学习理论的优势在于让大部分学能够掌握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各种评价手段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发展问题并及时矫正。但是这一做法在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同时可能会牺牲优等生的发展,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兼顾优等生的发展。另外掌握学习是预定式教学容易导致课程模式化缺乏活力,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总之,教无定法关键在得法,课程的改革是以学生为中心,借鉴掌握学习理论只是一种尝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美)本杰明·布鲁姆,王钢,等.布鲁姆掌握学习论文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

[2] 卢元镇主编.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8.

[3] 肖海彬,李启迪,邵伟德,等.布鲁姆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借鉴与启示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30(2):87-89.

[4] (美)B·S·布卢姆,邱渊,等译.教育评价[M].广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74.

猜你喜欢

应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