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矿井抗灾能力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7-07-10龙维兴

科技风 2017年2期

摘 要:为提高陶二煤矿矿井抗灾能力,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在主要进回风巷道构筑安装铁质抗压逆向隔离门,实行分井隔断通风、分区通风。通过风向传感器感应控制隔离门自动关闭功能,对发生灾害的采区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阻隔,防止波及到相邻的采区,同时将井下所有传统人工制造木质风门更换为高强度密度竹板风门,增强通风系统稳定性,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为矿井生产增添安全保障。

关键词:通风系统优化;自动关闭;分区通风;抗灾能力

在煤矿生产中,通风安全是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在重特大事故中,瓦斯事故占据很大比例,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实行分井隔断通风、分区通风,在主要进回风巷道构筑逆向隔离门,通过风向传感器感应控制隔离门自动关闭功能,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在瓦斯防治和防灾抗灾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一、矿井通风系统及瓦斯概况

陶二煤矿矿井通风为中央边界和中央并列混合式通风,通风方式为抽出式。北风井主扇为BDK-6-№22矿用主扇,主要为北翼采区、井底火药库通风;中央风井主扇为K4-73-13№25D矿用主扇,主要为主斜皮带巷、四下地区及首采区等提供通风。

目前矿井需要风量为9000m3/min,矿井总进风风量为9230m3/min,矿井总回风量为9400m3/min,其中中央风井回风量为6800m3/min,北风井回风量为2600m3/min,矿井漏风率为4.76%。井下共有永久风门40道,全部安装正反向风门,其中带调节风窗的风门14道。

陶二煤矿投产时设计为高瓦斯矿井,1983年经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鉴定为低沼气、低二氧化碳矿井。据1997~2006年十年来的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显示,CH4、CO2绝对涌出量平均值分别为17.642m3/min、6.527m3/min;CH4、CO2相对涌出量平均值分别为11.088m3/t、3.873m3/t。矿井瓦斯等级为高CH4,低CO2矿井,瓦斯涌出主要来源于采掘工作面,同水平北部瓦斯涌出量明显低于南部区域。2007年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011年委托河南理工大学对矿井瓦斯地质规律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将矿井首采区划分为突出危险区,北翼采区划分为瓦斯风化带,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呈南高北低态势。

二、工程施工及应用概况

(一)抗压逆向隔离门安全防护

制定 “分井通风”方案,分别在井底首采强皮联巷坡底、主斜皮带联巷、-230联巷坡头与回风巷交叉口往中央风井方向20米处分别构筑3道自动抗压逆向隔离门,正常情况下,3道风门处于常开状态,只有当首采区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或者瓦斯爆炸引起相邻采区(四下采区)总回风巷风流反向时,通过风向传感器感应到巷道内风流逆转,控制器发生作用,使隔离门实现自动关闭功能,抗压逆向隔离门关闭后,将首采区发生瓦斯事故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隔离,从而使首采区发生的瓦斯灾害不会波及到四下采区。逆向隔离门安装位置及抗压逆向隔离门见下图一及图三。

(二)矿井通风系统优化

1)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在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合理情况下,优化矿井通风网路,减少矿井通风设施数量,提高通风系统稳定性,使通风网路结构更加合理可靠,而且能保质保量地向用风地点稳定可靠地供风。

2)将井下传统木质风门全部更换为高强度密度竹板风门,减少了风门漏风量,同时还增强矿井通风设施的抗压能力。

3)矿井主要风门全部安装风门气动装置,实现风门开关自动化和机械自动闭锁,避免人为支开风门导致风流紊乱及短路而引起通风瓦斯事故的发生。高强度密度竹板风门见下图二。

三、结语

1)采用高强度密度竹板风门替代普通木板风门,既可减少风门漏风量,又增强了通风设施抗压性能;

2)通过风向传感器感应控制隔离门自动关闭功能,对发生灾害的采区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阻隔,防止波及到相邻的采区,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

3)安装风门气动装置,实现风门开关自动化和机械自动闭锁,保证了通风系统稳定。

参考文献:

[1] 王德明.矿井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2] 谭允祯.矿井通风系统优化[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3] 張国枢,谭允祯,陈开岩,等.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龙维兴,男,云南宣威人,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