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舶救生设备”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

2017-07-10余秀丽

科技风 2017年2期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

余秀丽

摘 要:文章分析了“船舶救生设备”的教学现状,提出了信息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信息化课堂教学在船舶救生设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船舶救生设备;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

一、“船舶救生设备”课程的重要性

《船舶设备与系统》课程是船舶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书重点介绍了舵设备、锚设备、系泊设备、拖曳设备、救生设备、起货设备、关闭设备,以及舱底水系统、压载系统、日用水系统、消防系统、通风系统、供暖系统、空调系统和制冷系统等的组成情况、布置要求。其中救生设备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章节,船舶救生是国际上对保障船上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救生设备性能必须符合有关公约和规范的要求。韩国世越号沉船事故、“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事件,近几年沉船事件频发对船舶救生设备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和规范,这更提高了本教学单元设计的重要性。

二、“船舶救生设备”课程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教学单元中,教学讲解抽象,图片难以演示整体效果,专业知识理论性强,知识点相对较多,容易造成教师难讲解学生难理解的情况。学生特征,虽然本课程是在学生入校的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设,但本课程与前导课程加工与装配在知识点上跨度较大,且他们的年龄大约是十八九岁,这个年纪的学生普遍特点是自主学习能力弱,自我意识强,表达能力不强,团结协作能力欠佳。但他们也有优点,总体上具备一定的电脑知识和操作能力,好动,敏感,爱看动画和视频,为我们的学习新课程提供了思路。

三、信息化课堂教学在船舶救生设备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信息化教学模式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信息化教学的特点,才能胜任信息化教学。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教师工作强度。保证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二)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分析,设置了本单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它更适用于学生,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指导和引导的教育理念。本单元采用的教学模式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创建视频,学生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制作课件微课、微视频,贴近学生生活、社会时事,创建教学环境,在任务驱动法和分层教学法的引领下创设任务,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根据微课、微视频听教师的讲解,看教师的演示,使用信息化手段查找资料,发现新问题,拓展新视野,完成任务。

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是探究性教学模式,首先创设情境,教师根据课前下发微课、微视频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观看微课、微视频后,教师提出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各个小组利用信息化手段查找资料,拓展知识,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公共平台进行思路交流、作品展示,小组讨论,分享多媒体资料。在课堂展示完成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对知识点进行深化和迁移。

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以班级为单位,个别化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开展教学。

第一步,课前准备、布置任务。首先,教师会下发微课、微视频,在微课的第一部分,根据当今时事,韩国世越号沉船事故,以及历史上几起重大的海难事件,引发学生陷入思考,当船舶遭遇海难时,该认识那些救生设备用于自救?

第二步,学习探究、查找资料。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查找资料,比如手机及平板电脑自发的上网,了解历史上的海难事件,也可以在图书馆查找纸质资料。回答教师布置的课前问题,利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小游戏,只有回答正确后才能继续观看微课、微视频。

第三步,观看微课、完成测试。本单元微课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只能看到老师讲解救生设备,以及救生设备的相关资料,再就是背景声音。这种方式让人感到贴心,就像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并把内容简单的罗列出来。”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为不同之处。

在微课、微视频观看完后,需要再一次进行课程测试,测试同学们对救生设备的认知情况,以及新知识拓展程度,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如果发现几个问题回答的不好,学生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仔细思考哪些方面出了问题。伴随着信息传递后的教学作业使同学们能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再进一步的提高相关知识的拓展能力。

第四步,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作业。测试合格后,在微课的最后一部分有关于本单元的作业,利用信息化技术查找新型救生设备,在上课阶段进行展示,小组讨论,

第五步,自主学习,完成作业。学生们还需要利用多种手段进行自主学习,例如登陸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查找资料,或者登录精品课网站或教师的世界大学城空间进行学习,也可以登录百度云空间下载资料,观看多媒体演示PPT,教师设置的微课、微视频,也可以登录QQ群、微信群等社交软件进行探索、交流及实践。完成教师布置任务。

第六步,课堂展示、小组讨论。学生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完成课前任务,开始课堂展示、小组讨论阶段。

在课堂展示完成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对知识点进行深化和迁移。利用公共平台进行思路交流、作品展示,小组讨论,分享多媒体资料,完成对本单元教学的闭环处理。

通过对本教学单元的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知识点掌握牢固,学习效果好;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猜你喜欢

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
《啤酒酵母的平板划线分离》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类信息化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探究性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信息化课堂体验, 创新型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