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元论”结构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017-07-10冯娇

科技风 2017年2期
关键词:宿舍文化

摘 要:大学生宿舍是學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角度出发,分别阐述当前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逐一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整改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宿舍文化;现状与思考

学生有近2/3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宿舍里度过的,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实践平台,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和实施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1-5 ]。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内容丰富的宿舍文化活动,创建高品位的、健康的宿舍文化,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生活习惯,营造干净整洁、温馨和谐的宿舍环境,用宿舍文化引领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调研方法和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自制调查问卷和现场访问两种形式的调查,整群随机抽样对学生宿舍文化进行调查分析。共发出问卷600份,有效问卷550份,回收率91.67%。所调查的550名学生中,有男生105名,占19.06%;女生446名,占80.94%,调查对象的性别配比符合卫生类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情况。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问题

(一)物质文化:标准化宿舍设施完善与90后大学生追求个性的消费观相矛盾

大学宿舍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舒适的环境是学生安心完成学业的保障。目前,大学宿舍主要是以公寓楼为主,有独立的卫生间、安装空调,配备洗衣房、开水间等,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生活的基本需要。但是这些住宿条件与学生的要求还有差距,受限于大学有限的经济条件,基本配置无法满足部分学生对公寓的美好期许。

本次调查中,学生所住宿舍都为标准化的公寓宿舍,配有空调和热水器,主要为四室一厅一卫(4人/间)或是配有独立卫生间的单间(6人/间)。受调查学生中,88.74%的学生对现有的宿舍生活条件还是非常满意的, 89.65%的学生都认为现有的宿舍配套设施基本满足在校生活需求,84.21%的学生对宿舍的外部环境表示满意。在对学生的深入访查中,发现学生主要是对宿舍区限电和定时关灯不是很满意,而现有校园周边多家楼盘在建设中,造成了噪音和粉尘的污染,学生对此意见较大。有91.65%的学生认同“宿舍是一个集生活、休息、学习、交流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区域”,有90.92%的学生认同“宿舍不再只是一个睡觉休息的地方” 。

(二)精神文化:主流的积极健康思想与当下社会多元价值观相矛盾

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持续积极、健康、向上。受调查学生中,97.46%的学生都认为所在宿舍舍友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97.1%的学生都喜欢宿舍的舍友;94.74%的学生都觉得宿舍像是第二个家;90.28%的学生认为在宿舍能有家的感觉;96.19%的学生认为宿舍文化氛围对个人有很大影响;94.74%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在宿舍成员之间有很强的凝聚力;96.92%的学生认为舍友之间能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96.74%的学生认为宿舍的学习风气对宿舍文化建设的影响较大。

但是当代中国人正处于价值观念剧烈动荡之中,精神困顿、迷惘和痛苦,消极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诸如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感觉主义、人的物化、异化和自我放逐等,这些负面的价值观念都对大学生的精神文化产生了不良作用,不利于大学生精神文化的建设[ 1-3 ]。

(三)制度文化:“以管为主”的制度文化与“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相矛盾

经过多年来大学宿舍的管理实践,各医学类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宿舍管理制度,各项管理严格有序。这些制度对于稳定学校的秩序、规范学生宿舍的管理、约束学生的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90后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比较抵触部分宿舍管理规定,这些管理制度也与大学一直提倡的“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相矛盾,而且通常情况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难从根本上杜绝学生在宿舍的不文明行为,这也是为什么高校违章电器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为了正面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宿舍管理制度,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组织学生成立了“大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由学生担任自管会的负责人,依靠学生的力量来管理学生宿舍,将宿舍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实施交给学生去实现,这样更利于学生根据90后大学生的特点来更好地管理宿舍。同时还安排贫困生每天负责楼栋的查房工作,这样不仅增加了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还有利于提高对学生晚归和夜不归宿的管理效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学生自我”管理制度实行两年多来,发现其运行效果明显要高于之前的强制规定制度,也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

受调查学生中,96.91%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已有很完善的宿舍管理制度;95.29%的学生对学校现在以班级为单位的宿舍分配制度很满意;97.46%的学生认为所在宿舍有明确的宿舍卫生制度;94.01%的学生认为所在宿舍有明确的水电(空调)使用及费用的分担制度;97.64%的学生认为所在宿舍成员能够严格遵守学校和宿舍制定的相关制度;90.02%的学生认为所在宿舍有明确的作息时间规定;90.2%的学生认为所在宿舍舍友都能很好地遵守宿舍熄灯规定,按时休息。在调查中发下,学生都能很好地遵守学校大部分的宿舍管理制度,只是对部分制度心存不满,存在部分违规行为。

(四)行为文化:正统的校园文化行为与当下流行的网络行为文化相矛盾

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应该是具有优良的民族美德,具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观念,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生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 4 ]。但是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无处不在,很多学生坦言“饭可以不吃,网不可以不上”,当下流行的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网络文化作为新兴的一种文化现象,逐渐成为大学生宿舍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绝大多数宿舍都已配备个人电脑,有的宿舍甚至人手一台。被调查在学生中,75.49%的学生所在宿舍大部分人都有电脑;71.14%的学生认为电脑在宿舍的用途主要是娱乐消遣;56.63%的学生认为电脑是大学生活必不可缺的,占课外时间的大部分;92.83%的学生认为所在宿舍舍友能很好地遵守宿舍电脑使用管理规定;89.84%的学生认为熄灯时间到了之后,舍友都能及时关闭电脑去休息。电脑的介入对宿舍关系的影响还是存在消极影响,电脑的使用阻碍了宿舍同学之间平时的交流。

受调查学生中,97.46%的学生认为所在宿舍舍友之间关系融洽;97.82%的学生认为宿舍舍友之间的关系对宿舍文化建设有很大的影响;94.74%的学生认为在有需要宿舍为单位参加相关活动时,舍友们都能很好地配合;88.2%的学生认为所在宿舍舍友都喜欢一起参加班级、社团甚至是学校的相关活动。

三、整改措施:宿舍文化建设要分阶段,循序渐进

(一)第一阶段——内外兼修,加强宿舍文化基础建设

加强宿舍区人文景觀建设,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建设一批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和观赏性的人文景观,形成鲜明的大学生宿舍文化个性,凸显人文特点,提升宿舍区的生活品位,增强宿舍区文化氛围。

(二)第二阶段——寓教于乐,发挥宿舍文化引领作用

为了丰富学生校园宿舍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同时也为了提升学生的凝聚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各楼层宿舍之间的友谊,可以以宿舍为参赛单位,组织多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宿舍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第三阶段——潜移默化,提升宿舍文化内涵保障

学生是宿舍文化的主体,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宿舍文化,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减少了学生上网玩游戏的时间,宿舍文化的品味在潜移默化之间提升,对学生形成向上的拉力,引领他们的成长。对宿舍文化的建设一直坚持贯穿于整个宿舍文化引领工程的始终,伴随大学生从进校到毕业的成长过程。

参考文献:

[1] 洪满春.“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及其建设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1.

[2] 覃琴,蔡锦明,白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1(6):70-72.

[3] 刘国阳.“三元论”结构下的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构建[J].职业教育,2011:221-222.

[4] 祝玉芳,熊伟,杨志萍,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34):67-70.

[5] 黄娟.“宿舍文化引领工程”:艺术类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实践纪实-以安康学院艺术系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3(16):37.

项目来源:2015年江苏省卫生职业院校文化建设指导项目课题(课题编号:JCZ201507)

作者简介:冯娇(1982-),女,汉族,江苏人,讲师,生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学生日常管理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宿舍文化
构建和谐宿舍文化 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创建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融合探讨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初探
当前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破解对策
关于有效防范宿舍突发事件的几点思考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构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