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课程的应用探讨

2017-07-10陈丽艳金梅花全吉淑

科技风 2017年20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慕课

陈丽艳 金梅花 全吉淑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20026

摘要: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如何在传统教学中及时变革、改进和完善原有的教学模式,是新时期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提高医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慕课教学具有网上互动、学生主导、移动学习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构建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对探索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慕课;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对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201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教育部联合主办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召开,会议以“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为主题,探讨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1]。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时代,“互联网+教育”必将引发高等教育的一系列变革,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革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高校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但由于其内容抽象,给教与学均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如何在传统教学中及时变革、改进和完善原有的教学模式,是新时期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提高医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多种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学习方式的整合。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教学具有网上互动、学生主导、移动学习等优势,但存在缺少规范的质量保障措施、考评方式有漏洞等不足[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将传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教学和利用网络輔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两种教学方式相融合。本文将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慕课的优势,构建线上“MOOC”和线下“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生物化学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途径,也是对构建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行的有益探索与尝试。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我们在生物化学的教学活动中,选取医学院临床医学、麻醉、中医等专业五年制本科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线上“MOOC”和线下“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学校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开展多元化的教与学。

(一)线上“MOOC”,促进课堂教学

通过对课程难点及关键点的归纳总结,制作出短小精悍,易于学习掌握的微课视频,并于课前两周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发布,同时发布课程学习活动和课堂准备开展的讨论主题。医学生主要依靠MOOC网络在线学习分子生物学及其最新进展,代替原先的课堂讲授获得知识传授,促使学生利用MOOC等网络资源进行相关课程的自觉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二)线下翻转课堂学习,加强师生交流

通过线上的学习,学生对知识点有了初步掌握,因此在课堂上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活动。主要设计一些临床知识的切入点,如“血糖代谢与糖尿病”、“氨基酸代谢异常与遗传性代谢病”,增加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融合与延伸,为医学生的临床医学课程学习奠定基础;采取课堂讨论教师答疑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授课,通过小组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对于讨论中遇到的的疑难部分,老师给予启发、引导,达到师与生之间的和谐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三)制定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学习效果的考核应能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等的综合评价,因此,制定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线上和线下具体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具体包括线上评价:包括学生观看微课视频的时间、频率,发表言论的数量,作业上交的数量以及网上测验的分数;线下评价:包括平时测验、期末考试等。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体会

(一)提升了教师的授课质量

线上“MOOC”和线下“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扩展了传统生物化学的教学时空。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借用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平台,为抽象的生物化学教学加上了清晰直观的形象,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视频制作的长度多在15分钟以内,符合学生的高效关注时间,有利于学生抓住碎片时间进行主动的、反复的观看;同时,教学平台还可以追踪掌握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如何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难点之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式学习、合作式学习[3],通过线上线下的联系机制,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由考察知识记忆向考核解决问题能力改变,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性大为提高。

(三)促进了学生的跨学科学习

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正是借助“慕课”等途径,使得教学内容覆盖面得到极大扩展;带着问题进课堂则进一步打破了学科壁垒,促进了学科间知识的交叉融合,这对于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医学人才是极为有利的。

三、结语

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和改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为生物化学教学效果带来改变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足。

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制定规范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互,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将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金红蕾.2016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开幕[EB/OL].2016.6.22.

[2]李斐,黄明东.“慕课” 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3]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 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116.

教改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5

作者简介:陈丽艳,女,副教授,研究方向:肿瘤分子生物学。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慕课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