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对中学生田径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07-10王焕贵刘婷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5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

王焕贵 刘婷

摘 要: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指明了今后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教学尤其是体育教学的风向标。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课程。田径是运动之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田径教学内容一般而言较为枯燥,学生并不是很喜欢,如何在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下激发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责任。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学生 田径教学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b)-0078-02

体育教学主要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是一门以提升中学生身体健康为主的重要教学课程,同时也是学校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田径教学是体育课堂主要教学内容之一,经调查显示,现有的中学生田径教学中存在很多教学问题,教学内容创新不足,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难以起到积极影响。怎么样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提升学生的健康发展,是目前所有中学体育教师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1 核心素养重要概念

核心素养跟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不同,核心素养指的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必备品格,核心素养强调了中学生要加强个人修养,要具备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同时更需要加强自身的发展,提升创新实践能力。从价值观念上来说,学生具备的核心素养,反映出了学生终身学习必须的素养与国家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核心素养更加重视学科基础,引导学生能够逐渐适应社会未来的生活,培养学生具备个人终身发展素养。核心素养是能够培养、能够塑造和能够长久维持的,在我国教育工作中,一定要加强核心素养培养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来建设。

2 核心素养与体育教学的重要关系

核心素养与体育教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核心素养能够正确引导、引领和指导体育教学,能够把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最大化地彰显出来,让学生们建立起终身发展意识,把教学上升为教育。培养核心素养要依赖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发掘出学科本质魅力,只有与教学学科有效结合,才能够有效提升核心素养教学水平。在体育田径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指导进行教学,教师要首先明确自身角色,了解核心素养的内容是什么,体育田径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加强核心素养渗透。

3 中学体育田径教学现存问题

3.1 技术难度较高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体育教学除了要指导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相关技能之外,还需要以提升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进行教学。现有的田径教学内容过分地强调了动作的规范性和技术的技能性,忽视了学生具备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还有身心发展情况。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排斥,认为田径运动非常枯燥,没有任何锻炼意义,技术的结构比较复杂,同时安全性不高,学生们不易掌握运动技术,自然也对田径教学提不起兴趣。田径运动属于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有效增强中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中学生田径教学非常重要。

3.2 不符合少年身心发展特点

中学生年龄还不够成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同时自身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骨骼的弹性比较大,硬度较小,在运动当中很容易弯曲造成畸形。中学生的肌肉能力比较差,运动耐力较小,容易疲劳,但是身体恢复比较快。体能会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进行变化,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对于体能的发展开始便显出明显的年龄和性别特征。在体育教学当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是目前很多中学体育教师忽视了中学生身体体能的发展特点,一味地按照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缺乏针对性,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负面作用。

3.3 场地、器材的限制

尽管田径教学对于场地和设施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具备较好的运动场地和器材,能够有效提升田径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健康发展安全性。由于受到了场地和器材的局限,因此很多中学开展田径教學时无法满足学生对于田径各个体育项目的学习需求,降低了学生的运动学习兴趣。

4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中学生田径教学

4.1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体育田径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主体地位,体育教师一般都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思维进行训练,给学生们进行锻炼实践的时间比较少,因此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都不高。新课程改革要求必须要创新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把学生当成课堂教学主体,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当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明确体育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然后以学生的健康锻炼为指导,提升学生的体育意识,让学生对体育田径教学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升中学生的身体素质。

4.2 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体育田径教学课堂上,一般都是教师首先给学生们演示一遍规范动作,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按部就班地做动作,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感觉到单调和枯燥,很多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讲,而是跟着其他人的动作而动,完全没有从内心理解动作的内涵和锻炼用途,自然教学效率也不高。新课程改革要求需要创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例如,学生喜欢哪一位运动员,运动会的时候会喜欢关注哪一些赛事之类的,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营造出更加快乐的学习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让学生能够信任教师,从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兴趣爱好入手调整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体育育人的重要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让学生通过学习运动员的体育精神,来增强团队合作和不怕吃苦的运动精神。

4.3 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游戏还有竞赛等形式,提升学生们的田径运动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与每一个同学都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沟通,因此可以应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几个田径运动比较好的学生,然后每个人带领5个人为一个小组,队长要负责组员能够全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并通过课堂学习有一定的收获。这样通过以优带差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4.4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自身具备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素养,就要首先加强中学田径教师的队伍建设水平,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为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外出进行培训,不仅能够更新教师们的体育知识和技巧,还能有机会引进先进的体育技能和教学方法。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体育田径教学中,一定要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创新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单永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学体育课田径项目教学演变趋势研究[D].河南大学,2016.

[2] 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4.

[3] 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5.

[4] 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8):14-22,30.

[5] 曹波.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6] 李儒新,刘烈伟,冯明丽.中学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104-107.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