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课程建设

2017-07-10汪长芳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5期
关键词:设计理念太极拳课程建设

汪长芳

摘 要:1956年,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的精华,编创一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此太极拳套路更加简易规范,不仅能体现太极拳套路的各个特点,更能将太极拳的内涵和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最为关键的一点,本课程在大学生普及后,广受学生们的喜爱。本文意图通过对太极拳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特色与创新这四个方面对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课程建设进行了充分而合理的阐述。

关键词:太极拳 课程建设 设计理念 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b)-0170-02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1 课程设置

1.1 课程定位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在人体解剖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康复医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从传统武术中分化而产生,使学生了解太极拳的文化基础、训练、竞赛、太极拳健身养生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沉稳、自信的品格和大方、优雅的举止,融知识传授、情操培育、技能培养、健身养生于一体,能为当地人民群众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起重要宣传和指导作用。

课程定位依据之一:国家对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要求和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高职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等国家相关文件中都提到过。

课程定位依据之二:太极拳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重要作用。

1.2 课程设计

1.2.1 课程设计理念

(1)将医疗职业岗位、身体素质、个人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2)课程整体设计以医疗服务工作人员所需的身体素质为目标。

(3)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教、学、练、验”一体化为模式的教学理念。

1.2.2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服务学生,服务社会,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实行校内教学、社团训练、校外培训与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 教学内容

2.1 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

(1)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2)医学生的职业特点。

(3)大众健身项目的易学易练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教学内容。如:太极拳可以提高腰腹力量、下肢力量和耐心,加强对学生职业体能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

2.2 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2.2.1 教材及相关资料

使用课程负责人主编的医学院校规划教材《体育与健康》;另外课程组教师集多年太极拳教学训练之经验,编写了《太极拳实践教学指导》,在学习时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一些教学参考书及声像资料供学生们自己学习。这些教材和教学资料为保证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授课质量提供了良好的软件环境。

2.2.2 网络教学资源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有效的资料,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网络教学相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见下表。

3 教学设计

3.1 教学模式设计

(1)主要采用“教、学、练、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即教师的传授技术;“学”即学生的学习技术;“练”即学生的巩固、提高技术;“验”即学生的相互检验与考核。这四个环节一个不能忽略,并且环环相扣。

(2)其他教学模式:如技能掌握式模式、小群体学习模式、发现式模式、体验成功模式、体验运动乐趣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交叉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乐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中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评价,在练习中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通过以上教学模式,太极拳课程突破了传统的体育课程单一化教学模式,突出了体育课程的实践性课程特征。并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注入体育教学,从单一的室外体育教学走向多元化体育教学,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2 教学方法

太极拳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法”,注重学生的兴趣及学习动机的引导,因材施教,把针对性、适宜性和实效性融于教学之中。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武德行为规范,培养其良好的武德修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技术教学过程中,注重讲解与示范并重,将太极拳的拳理与拳法紧密结合,使学生加深对太极拳运动的理解;在技法实践课中,主要是师生互动,学生互学,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练的情况,在教学方法与要求上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主要方法有。

(1)集体示范和个性辅导相结合:对新授技术动作主要采用示范法,学生通过观摩技术动作的结构再进行模仿练习,而教师则通过观察学生的模仿练习做进一步的个别指导。

(2)互帮互学法: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检验,纠正学生由于概念不清、用力方向不对、动作顺序模糊、不协调等错误,缩短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周期,促进动作技术的巩固与提高。

(3)口诀教学法:在学生群体练习中,使用口诀进行引导,便于学生的练习和记忆动作要领。

3.3 教学手段

(1)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课程组自行制作了大量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2)强化电化教学,拍摄教学光盘:通过播放各流派太极拳名家的太极拳录像,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影像环境中,获取抽象、枯燥的太极拳知识。

4 特色与创新

4.1 太极拳与医学教育的融合

从课程的教学内容看,学生既能了解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我们更加注重专业特色,使太极拳与医学教育、特别是中医药教育充分融合,更好地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

4.2 德藝并重,以德为先

全面贯彻了武德教育,尊师重道,从课堂的基本教学行为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武德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 李其明.体育与健康[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5.

[2] 王宗岳.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3] 杨成寅.太极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设计理念太极拳课程建设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光影视界
42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
书法与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