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合作”教学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7-10杜绍辉司庆洛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5期
关键词:网球教学合作分层

杜绍辉 司庆洛

摘 要:本文采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在高校网球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技术动作的标准化,提高学习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适当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分层-合作 教学模式 网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b)-0049-02

网球运动以其优雅的技术动作和独特的运动气质在大学生心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一直重复着讲—练—纠错—再练习的单纯循环,并未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无法正视学生的个性、技能和身体的差异,呈现“齐步走”“一刀切”的局面,致使学生网球技能的掌握情况较差,两级分化严重,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师在高校网球课程中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科學的教学模式,“快乐学习”“小组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尝试将“分层教学”和“合作教学”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分层”教学中各层次交流不畅,“合作”教学中缺乏层次划分等问题,做到最大限度的取长补短,实现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1 “分层-合作”教学的内涵

分层合作教学模式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有效分层,设置层次目标,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组内协作,组间合作,低与高配对,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1]。

2 研究对象与教学实验设计

2.1 研究对象

抽取2015级两个网球选项班,人数均为32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8人。对照班主要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实验班采用“分层-合作”教学模式。

2.2 教学实验设计

实验周期为一学期,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总共36学时,两个班学生均有一学期的网球学习基础。实验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网球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试,并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内容均为网球的正反手底线击球技术,能力评定(底线正反手击球的稳定性,即对拉回合次数)、技术评定(技术动作的流畅性、标准程度和落点分布)为量化标准。实验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分层教学阶段(12个学时),正手击球技术讲解示范,按底线正、反手手底线击打球完成的动作熟练程度、完整程度、控制落点的能力,按照这3个方面把学生分成较快组、平行组和较慢组,制定不同的练习内容、采取不同的练习方法,设立不同的阶段性目标。第二阶段:合作教学(24个学时),对各小组实施异质性教学小组,每组4~6人,在教师和组长的引导下,实现组间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考核。

3 结果与分析

3.1 身体素质情况

由表1可知,实验前两组之间的身体素质指标(立定跳远、50m、肺活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由表2可知,实验后两组之间的身体素质指标仍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后的指标均比实验前要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实验组的数据提高更多,并且从平均值和标准差可以看出实验组的身体素质提高效果更为明显。这可能与“分层-合作”教学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堂参与度更高,练习密度较大有一定关系,当然仍需更长期地实验观察。

3.2 运动技能情况

从表3、4中可以看出,实验后,相对于对照组的技能指标,实验组的正手底线击球技术动作评分存在差异性,而落点准确度上差异不大;反手底线击球技术动作评分和落点准确度都得到了有效改进,并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反手技击球技术动作相对于学生来说更难掌握。学生必须掌握技术动作的轨迹、发力时机、击球点、移动、击球速度和弧度等多种因素。分层-合作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之间的主动学习意识,促进合作和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针对练习,全面提高难度技术的掌握效果。

3.3 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情况

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是学生工作和生活必备的能力,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着重培养的素质。从表5中可以看出实验后两组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频数都有明显的差异性,说明“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4 结语

从实验我们能够判断出,“分层-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尤其是较难的技术动作,有利于形成标准的技术动作;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虽然身体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否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仍需长期的教学实验加以验证。总之,任何一个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正所谓教无定法,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调整,有目的、有策略地进行“分层-合作”教学。

参考文献

[1] 魏丽艳.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在高校乒乓球选修课中的应用估计其效果[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8(4):108-111.

[2] 王海明,李屹峰.击球节奏在网球底线正手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1,30(3):322-324.

[3] 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1.

[4] 董璐.分层次教学在高职高专网球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7,8(7):128-129.

[5] 孙楠楠.分层合作教学在高校武术选修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6,35(2):46-48.

[6] 徐磊.分层合作教学在青少年网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2014,35(4):150-152.

猜你喜欢

网球教学合作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三维摄影摄像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究
网球教学中传统与现代教学法的运用探讨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