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规范化探讨

2017-07-10唐亮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19期
关键词:规范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唐亮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出现了一系列的关于内部控制问题的迥异现状,工作人员对于自己所在的行政事业单位里面的各種管理事宜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他们在于各种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还不够高,内部的自我控制力上的举措还不够恰如其分,由于管理方面出现的一些漏洞,从而导致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提升不足,下面就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化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普遍低下,存在工作效率不高、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资源损失浪费严重等问题,究其本质,还是在于单位的内部控制不够规范严格,相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上处于起步阶段,单位内部各部门都各自为政,经济业务、经济事项与财务脱节等很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都亟需解决。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现状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自身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被接受主要就是认识问题,内部控制这个概念对于非财务人员来说,过于抽象、过于专业。大家都惧怕“控制”这两个字,怕其权力被束缚。一般来说,在令人们颇为羡慕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滋润土壤中,许多行政人员都工作激情高涨、对待领导交给的任务总是会积极快乐的去完成,甚至是恰巧领导布置的任务是在自己所擅长的范围内,比如写作之类,他们可以洋洋洒洒的书写出来一整篇优秀的文章来,对于这样的工作专业能力他们的身上是存在的。但是,在一味的注重专业上面的技术修炼之外,他们忘记了行政事业单位中最为繁琐的管理层级的工作职责。仅仅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是不够的,还需要每一位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身兼数职的同仁们努力夹紧管理人员方面的各项事物的弦。内部控制是全员的事,怎样提高全体工作人员自身对内部控制与监督的认同意识是能否有效进行内部控制的关键。

(二)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日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从源头上预防风险、防治腐败的有效手段,是对单位各项管理规定制度的整合,是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其作用机理就是“使其不能腐”。在行政事业单位里面,战斗在各个阶层的员工跟领导们需要有一种对单位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往大里面说是更像一个团队的向心力吧,他们都是一条心,把单位看作是我们自己的家,每一个人都像家里面的亲人一般,在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后,我们更需要开启自身的潜能与智慧,让我们的职业技能更加专业化,工作效率更加高,各个部门的纪律与监管制度更加的完善,使单位内部的物质与精神双丰收,在物质劳动进行充分的调配后,我们的精神层面则更多的需要去用可行的制度跟守则进行约束,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预算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重点业务领域的内部控制规范,有效解决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和标准缺失、弱化、模糊和缺乏体系化的问题。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不到位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我们更需要坚持自己进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良好道德准则去鞭策。在完成各个领域里面的专业事宜时,我们则需要时刻按照“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而重复的事情用心做”这样的做事态度与原则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让我们的各个员工在平时的工作计划与安排中就可以凸显出自己的认真做事态度,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进行规范自己的行为,全力配合行政事业单位的不定期的各项绩效评价,一边加强自我职业技能的提升,另一边完善职业道德建设,凡事做到“用心”二字,带着一颗赤诚之心去沉浸到我们的行政事业单位里面,把我们在各个方面的事宜做到完美,只有在各个部门的同心协力下,才会使得整个单位的经济状况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针对以上这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有的是出现在单位员工身上的问题,他们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需要以文字的形式加以规范与约束。有的则是出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大环境下,所出现的单位内制度的缺失与不够完善所引起的。

这两个问题一个是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员工与管理层级的领导们所说的,因为管理的事情通常意义是“人”的事情,当一个团队中管理者没有完成好管理的责任,有失公允的去处理某些个别的事情时,这个团队里面是一定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的。一些经济财务类的含糊不清的账目,或是哪天的工作疏忽而遗漏了哪些必要记载的账目等,都是我们的管理者所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如何把管理的工作做好,有时比做好技术工作要重要许多。

行政事业单位是公共部门,掌握着巨大的公共权力,其工作人员面临着滥用职权的风险,正如阿克顿勋爵所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习总书记也曾说过:“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机制。”内部控制的最基本原则就是权力制衡,让想犯错误的机会都没有。

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建立起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单位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要定期进行内部控制的检测,让那些身处其中的各个部门的职业人进行自我的重新审视,特别是与经济财务之类联系比较紧密的部门,都需要不厌其烦的进行逐一检查跟考核,看看哪些员工的个人工作事宜做得比较到位,职业专业度比较高,还有他们的思想道德上对自我的工作态度进行一次自检,是否有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职业操守上面的准则进行实施的。这些都是我们的管理者需要进行考虑的问题。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深远意义

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前的最后一击”。一个国家需要制定法律来约束这个国家的公民的行为,辅助于道德的准绳来加以调配,让这个民族都是始终处在一种条理跟秩序化的社会中进行发展的。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行政事业单位也可以被视为是一个小型的集体,它的里面拥有众多的来自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行为是否已经受到单位内部或外部各项规定的约束,该约束是否符合单位实际情况,是否可操作,如何使这些规定更加规范化、条理化,都是我们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内部控制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在现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通过梳理各重点领域的岗位职责和流程控制节点,可以规范各阶段的操作,进一步强化了制衡和监督机制,明确了流程上的关键控制点,并将控制措施配置于各个业务流程之中,可以较好地实现内控程序化和常态化,真正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也可以制约滥用公共权力,预防腐败的蔓延,是保护干部的有效工具。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可以防止公共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浪费和损失,从而保证公共资源分配和使用的公平公正,是单位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努力进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为了更加优化未来我们各个员工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效率,在以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们重新拟定各项员工的职业道德操守后,我们的公司内部实现的又一次员工思想纪律的建设与完善,管理者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职业角色,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着被管理者在各个岗位上的勤勉工作,避免经济财务状况的各种失衡与溺水现象的出现,使得整个团队里面都有一阵清风徐来,未来的员工职业专业度更高,职业道德精神领域更加的充满人性的光辉。

参考文献:

[1]薄新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化实施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Z1).

[2]田祥宇,王鹏,唐大鹏.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J]. 会计研究,2013(09).

[3]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01).

[4]施巧灵.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1(16).

(作者单位: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猜你喜欢

规范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