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音乐不需要懂”吗?
2017-07-10吴跃华
吴跃华
近日关于白岩松谈论古典音乐的视频刷爆了朋友圈,这个他自2009年起便在各大剧院、大学不断宣讲的观点是:“音乐不需要懂”。作为非音乐专业名人参与推动音乐普及我们理应大力欢迎,本文写作主旨也只在于希望能协助白岩松更加完善其观点。
白岩松说:“我起初听音乐也是瞎听……最早被古典音乐打动是2004年。”之前真是“瞎听”吗?白岩松在《人物》中说他是中国摇滚乐的历史见证人:“崔健1986年在工体的第一场音乐会,我跟同学去买的票……《一无所有》等快速地在校园中流传,我自然是推销这些歌曲的积极分子,由于上大学时我主持广播学院的广播站,因此隔三差五全校的学生就会在崔健的歌声中进餐,我还费了很大的周折给崔健打了采访电话,这事让我在同学面前很是得意了一阵;唐朝录第一张专辑时,我同宿舍哥们是副录音师,我跟他们天天滚在一起。我当时还在北京交通台兼职,我必须支持他们,写文章,拿他们的歌曲小样在电台节目中做推介;我跟黑豹他们关系很好。我在广播学院广播站放了恨不得有一两个月的黑豹。”显然,把这说成是“瞎听”有点谦虚。
白岩松还说:“毕业后我到《中国广播报》做音乐版块策划,等于有了自己的阵地,摇滚则不仅仅是欣赏还成了一种责任下的推广。”先后听过300张摇滚乐专辑,邀请过刘欢一起做探讨披头士音乐节目,以至于痴迷到因想办流行音乐的报纸而拒绝进央视,后进了央视甚至还曾向有关领导建言扶持摇滚。他在自己的书中总结说:“摇滚乐说着真话,唱着真实的心情,这种真实很珍贵……摇滚精神已进入我们那一代人的骨髓。”因此,乐评人沈黎晖说:“白岩松很懂音乐。”此外他还喜欢邓丽君的歌,称有的磁带“不知被翻录过多少遍”。如此痴迷,如果是我且不去“懂”邓歌这还真是个难事。有人可能会质疑我,白岩松谈的是“古典音乐”,不是歌曲。请注意,白岩松对“古典音乐”的解释是“经典音乐”,包括摇滚和邓丽君的歌。
我认为,白岩松2004年突然对交响乐开窍正是此前大量歌曲实践产生的质变,如是,“懂音乐”是“需要”的,它有利于聆听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且“懂音乐”的内涵还很广泛,从形式论美学看,“懂音乐”意味着听出乐曲中的旋律(音准)、节奏等。如白岩松在东西联大讲课时就曾要求学生“注意摇滚的节奏”;在伦敦奥运开幕式解说中还指出麦卡特尼的演唱“严重跑调”。即便那些自称“不懂音乐”的人也“懂”王菲“跑音”不好。如果真不需要“懂”,那“五音不全”的演唱也就无所谓了,被美国大众选为“美国偶像”的华裔孔庆翔是“跑调”大王;中国某超女是绵羊音式“走音”。显然,白岩松不会推广这些。其实,所谓“不懂音乐”只是不能像专业人士说出更多音乐道理而并非一点不懂和不需要懂。当然,白岩松所谓的“懂音乐”是指“对音乐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进行总结”。之所以反对这“懂”,白岩松举例说他初听“梁祝”前,磁帶上很厚的文字注释告诉他每段代表着什么。尽管看完文字后懂故事了,但“以后再听‘梁祝就想吐”,因为这“懂”堵塞了他的音乐想象力。显然,这属于“所指论”内容美学观下的“懂音乐”,但这解释值得商榷。白岩松认为中国人走不进古典音乐就因这“懂”,且跟“毁人不倦的中国教育强调标准答案”有关。且不论寻找“标准答案”并非我们文化的产物,就“梁祝”这样的标题音乐西方多得是,刘靖之甚至认为这是模仿西方的。而绝非白岩松所说“音乐几乎无法表达,但中国人偏要去表达”。
其实,乐曲的文字介绍就像“药引子”一样,犹如服用某些中药需要蜂蜜水等来送服,起“向导”和“增强”药效作用,但把“药引子”当“药”单服(把故事当音乐本身),这就不能怪“中药”(乐曲)没有疗效(乐效)了。在《人物》中白岩松说他2004年采访了季羡林等10位均龄80岁的学者,称这深深改变了他,没有这次采访就没有他今天。当他很用心地写了10万多字的采访笔记后,突然一天晚上听《“悲怆”交响曲》“第一乐章转折处的旋律一起来,我瞬间泪流满面……我听出似乎是一个老人躺在病床上……这是我的诗意理解”。其实这些老人故事就是他最早对交响乐开窍的“乐引子”,只不过“梁祝”那“乐引子”是文本自身给定的,而这是白岩松自己的经验建构的,但道理是一样的。这“诗意理解”就是一种“懂”。白岩松“懂音乐”的例子还多的是,如他用“达明一派”的歌来讲香港史;评价汪峰是“用歌唱来关注和面对现实”;用“喝酒”来引导学生欣赏《祝酒歌》;批评音乐剧《妈妈咪呀》有些“情节设置不妥”;评价黑撒乐队的演唱是“西安的名片”;认为“《黄河》展现了民族气节和凝聚力”;在伦敦做《奥运1+1》时每天都选歌任务。如果大众“不需要懂”,郎朗到美国白宫弹奏《我的祖国》也就不会引起热议了。
其实,白岩松的主张只是重视听者的自由联想,但他演讲中又这样讲:“看一部好的歌剧,可能刚开始还没有感觉,但10分钟之后就会被舞美设计、演员歌唱或故事情节所吸引,总有抓住你的一点。”这可是他自己说的“需要懂”的例证。可见,“音乐不需要懂”的主张不能绝对化,需因人、因时、因曲再做具体分析。
有音乐的地方
就有音乐周报
请投稿箱:yyzb1979@163.com
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
阅读 250638
精选留言
写留言
8
罗密欧
音乐不需要“懂”,这个命题最早是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提出的,那时他是图书馆长,后来才担任副院长。他的提出,主要是针对音乐欣赏中过度的文学性解读的“懂”,脱离了概念的特定含义去作宽泛的推论,然后引发互不对应的争论,甚无谓矣。
6月2日
8
老杨
其实是看如何理解这个“懂”字。如果只是“听”,那么不懂也罢,但如果是“欣赏”,那还是要懂点的。一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作曲家生平,创作动机,创作手法……等等等等,了解得越多,作品会越立体,也就是越容易听“懂”。
6月1日
5
David
我认为白岩松说的没有问题 作者却在无聊的钻牛角尖 吹毛求疵……
6月2日
4
王喜亮?
“音乐何需懂"是周海宏老师庞大音乐美学理论体系的一个分支。周老师以音乐欣赏为基础,引入西方美学理论,融汇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吸取文学、美术等学科之精华,创立了音乐美学。周老师认为,当今中国之音乐教育出现了很多偏差,老师非要让学生听懂音乐,把一个本来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因为听不懂音乐而远离高雅艺术的国民。周老师还将审美理论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周老师广博的理论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我们音乐专业人士只有虚心学习的份。白岩松作为非专业人士,建议还是先提高一下自己的音乐基础理论水平,再来评说比较好,否则只能是断章取义
6月6日
4
一生有你
从20世纪初西洋音乐在中国占据主要市场,中国音乐被认为俗不可耐,到现在21世纪初中国音乐类型已经多样化,众所周知。可谓音乐发展变化的迅速和强大,就是这样的变化,加上媒体的宣传,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对音乐有了浅薄但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会有喜欢的不喜欢的,这些都是基于对音乐的“懂”,才会有了评价。可能观点会有片面,比不上专业水平,可是这些都建立在一个“懂”字。
6月3日
4
卡卡兔
音乐懂或者不懂被几位音乐知名人士研究的绕来绕去,也是,让一些意志不坚定的,音乐道行不高的想用音乐教个学都难,到底是要怎样?音乐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最初的音乐不就是用来取悦心情的吗?所以懂或者不懂,只要这个音乐作为一个个体愿意听,就好。何必在意懂还是不懂?听音乐懂或者不懂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愿不愿意听音乐。
6月2日
4
蓝色天空
懂与不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完全的懂,也没有完全的不懂,就连作曲家自己也不能控制其作品衍生出来的意义,像《英雄交响曲》,《拉德斯基进行曲》等。如果仅从音响作用于人的感官,音樂作用于人的情绪来说,几乎没有什么人不懂音乐;但要谈到作品结构,创作手法,和声对位,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人确实不懂。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其实是指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耳朵,如果说真有完全不懂音乐的人,只能是极少数先天失聪的人了。而那些轻易给音乐定位好听或不好听的人,真的需要再‘懂一点音乐。
6月2日
4
大地
文章观点较零碎,较随意,且自相矛盾,懂与不懂,其实举例展开就好,偏偏要绕来绕去,本来该懂的却不懂了。
6月2日
4
半瓶子醋
白老师有很强的“自律论”倾向嘛,甩给他一本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
6月1日
3
舞/乐
作者说得好!支持!正确引领大众对音乐欣赏的思维,对音乐鉴赏的理解!白岩松这位名人作为一名音乐听众,可以自由的谈自己的音乐理解,但并不代表导向的正确性,换句话说:名人可以作为外行胡说,但我们的专业人士必须把观众引导回正确的方向上,这是也专家的职责。为本文作者点赞 为音乐周报点赞
6月2日
3
林涛
如"高山流水遇知音"
听不出山和水的,未必听不懂。
仅听出山和水的,未必很懂。
其实关键还在于具体一点的对于"懂"的定义。
6月1日
2
大虎
只要接触音乐就需要懂音乐、其实它是根据需要而层面和深浅不同。一般欣赏起码要能辮音准、节奏吧、如果是设技、创作音乐形象起码要怕懂的调性、和声移调等方面的知织吧,所以接触音乐的目地不一样、懂得音乐的深度和广度就不一样,因此懂不懂音乐是相对的、是有‘级别"的
6月12日
1
多莉
看盆栽肉肉和听音乐是一样一样地用到身体的感觉系统。不同的只是:一个是视觉,一个是听觉。看肉肉你只需静静地用眼晴观看,听音乐静静地用耳朵去聆听,心中泛起的滋味自己最清楚。同理,闻识气味是用嗅觉,品尝味道是用味觉,肤体感知冷热是用触觉,这些都是人的基本功能,个人拙见"音乐只需去感觉就好"。
6月6日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