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的名义》说开去
2017-07-10
【素材在线】
周梅森谈创作
在《人民的名义》之前的近八年时间里,周梅森没有再出版过类似的小说,但他从未停止写作。作为改革开放后社会变迁的目睹者和记录者,周梅森时常有一种责任感,觉得自己“有义务写出来”,他的抽屉里其实已经有了好几部未完成小说的底稿,最多的有二十多万字。
在创作过程中,根据生活本身的规律,尽可能还原生活本身,而且坚信生活本身没有模式。“如果不是我有切身体会,没法想象实体经济目前的乱象,尤其在某些地方非常严重。我就是被不诚信的、充满乱象的经济包裹,有着切肤之痛,所以我也将自己的痛苦移情到了郑西坡和这帮工人身上,带着深深的同情写郑西坡和工人的疼痛。”他的作品自始至终是有要求的,必须创造出鲜活的文学人物,要原创。他写作没有提纲,开始写作的时候,谁好谁坏并不知道,人物根据他们自己的性格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身不由己,这就是创作。
在拍摄过程中,周梅森严格要求剧组,要求导演和演员必须创作。吴刚和张志坚当时找过他,問怎么去演李达康和高育良,他说你们自己琢磨去。和他们说了,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因为他们太优秀了,都是大表演艺术家。吴刚演得这么好,这就是创作。编剧在创作,导演在创作,演员也在创作。
深度解读
1.扛起责任。文学不该承载太多,但也不能什么都不承载,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不应在社会重大矛盾和人民冷暖疾苦面前沉默不语,作家应为时代进步和政治文明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融入生活。想象力有时是苍白的,现实生活永远都是真实的。周梅森坦言他很看重“印证我思想发现的毛茸茸的生活、生活事件、生活细节”。他一直处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没有脱离社会生活,与社会各阶层有着血肉联系。
3.生活就是创造。在团队里,创造力是我们实现目标不可或缺的武器。《人民的名义》之所以备受追捧,并不是依靠一个人的创造,而是依靠一个团队的创造,做不到这个层次,不可能在社会上有这么强烈的反响。人生如戏,亦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