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辉公司:这里不仅有农业,还有诗和远方
——专访湖南德辉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华
2017-07-10长江蔬菜杂志社张丽琴祁阳县蔬菜办公室邓春华
长江蔬菜杂志社 张丽琴 祁阳县蔬菜办公室 邓春华
德辉公司:这里不仅有农业,还有诗和远方
——专访湖南德辉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华
长江蔬菜杂志社 张丽琴 祁阳县蔬菜办公室 邓春华
湖南德辉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坐落在祁阳县茅竹镇三家冲村,生产基地位于湘江之滨、祁冷快速干线旁,是一家集种养、加工、旅游、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企业,是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湖南省特色产业园、湖南省价格调节基金菜篮子扶持基地、湖南省示范专业合作社、湖南省农科院科技服务基地、永州市龙头企业、祁阳县新扩城镇蔬菜基地。公司创建于2013年9月,注册资金1 000万元,辣椒、红茄、四季豆、菜薹均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祁阳,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的故乡,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之一,也是湖南省招商引资重点县。始建于三国时期,至今已有1 8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因地处祁山之南而得名,因有浯溪而闻名。长江蔬菜杂志社采编组在暮春与初夏交织的时节,深入位于湘江源头的祁阳,调研当地蔬菜产业发展状况。在祁阳县蔬菜办公室邓春华主任的引荐下,记者采访了当地蔬菜龙头企业典型代表:湖南德辉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辉公司)董事长于清华。
湘江源头,菜园如诗
对美有着独特理解的于清华出生于苗木世家,祖孙三代从业绿化工程。作为永州市十大杰出创业青年、祁阳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他的身材高大健硕,微黑的面庞上嵌着一双睿智迸射的眼睛,流露出专属于新农人的坚毅和执着。说起建设蔬菜基地的初衷,于清华坦言缘由深圳一位从事蔬菜(净菜)配送的朋友,这位朋友打理的勇云蔬菜集团对高品质的蔬菜原材料有着海量需求。一直以来,于清华的家乡祁阳县茅竹镇因缺乏主导产业而贫困,但这里山清水秀、土壤肥沃、未受工业污染。清澈的湘江之水从门前流过,时而湍急时而平静,流河两岸高水位的砂壤土上种植的叶菜类(结球甘蓝、红菜薹等)、茄果类(番茄、茄子、辣椒)及瓜类(冬瓜、南瓜)蔬菜都出落得清新可人,于是于清华打起了兴建蔬菜园区的主意。
打定主意后,于清华又在思量:蔬菜园区大伙都在建,我的优势在哪?我的特色在哪?我的潜力在哪?我的风险又在哪?秀美醉人的自然环境,不缺钱的资金底气,专家朋友的技术支撑,宽松诱人的政策扶植,又有这不用愁的销路。战国著名思想家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干吧!机会总是青睐有理想有抱负的智勇双全者,于清华于是决定在湘江源头规划建设有钱有生活的蔬菜园区,展开一如陶渊明笔下田园诗般的画卷……
关怀民生,以德而辉
在规划初始,于清华想到的不仅是打造蔬菜产业园,还要让流转土地给公司的村民过上优渥无虞的田园生活。犹记得德辉公司入驻茅竹镇肖家村之前,村落倾颓、土地撂荒的景象:大片耕地长满杂草,村舍萧条,人烟寂寥,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屋前觅食的母鸡,自留地中独自葱翠的时蔬,昭示着仅存的生气。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没有得到开发,村里无法形成支柱产业,青壮年劳力普遍外流。德辉公司来了,利好消息传遍全村,全村1 700亩可耕种土地整体流转30年,流转费每5年递增20%,每户按人头发放100元/年的养老保险,土地流转前3年每户每年发放100元补助,村中老者60岁、70岁、80岁寿辰时予以400、600、800元不等的慰问金,每年德辉公司拿出2万~3万元资金帮扶村中贫困户(5户)。这一系统助农、为农举措的推出,使公司“以德而辉”的创建宗旨得以彰显。
有业可就,青年回流
随着行政村的重组并建,肖家村与周围的向家村、尹家村合并为“三家村”,有了之前助农扶农的美誉做铺垫,公司在向家村、尹家村再度顺利流转土地2 300亩。在3年基础建设期间,德辉公司相继投资5 000万元,流转规模达到5 000亩,其中包括2 250亩露地蔬菜、210亩花卉苗木、315亩高标准连体大棚、120亩单体大棚、3.5亩智能温室大棚。直至记者采访当日,园区还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过去3年,公司在迅猛扩张进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刚开始能从本村招到的劳力仅有十余人,随着公司公信力和美誉度的逐渐积累,众多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回流,现在园区每日用工量已达到200多人。农户更是对德辉公司青眼有加,争先恐后以家庭为单位分包土地。广揽人才之后,公司团队日渐强大,现有来自山东寿光的蔬菜专家2名,各类技术管理人员26人,营销人员6人。
不漏一户,不丢一人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田野,以园林设计规划布局,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蔚为壮观,露地种植的甘蓝丰收在望,成片的花海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地头劳作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徜徉在花海中的游人流连忘返,乡间小路上不时响起的轰鸣声显示着运输蔬菜的繁忙。谁曾想到,宁静秀美的田园背后,竟也会有掩盖不住的矛盾暴发,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德辉公司的农田管理开始,因为流转土地众多,管理问题凸显。
“公司+园区+农户”这一管理模式旨在平衡公司与农户双方的利益,公司负责制定方案,园区负责提供分包土地,农户负责种植。在责任上公司提供种苗、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和销售渠道,园区技术员提供种植技术和茬口安排,农户只要保质保量生产出产品。在利润分配上无论是从山东高薪请来的技术员,还是本土田管技术员,亦或是普通种植户,一律采取底薪加提成的计酬模式,在完成保底产量的基础上,超过部分按一定比例提成。以辣椒为例,如果保底产量为4 000 kg/亩,超过部分按50%提成(针对技术员和农户分别确定超额部分提成比例),如此一来,将个人薪酬与管理技术水平直接挂钩,激励了大伙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热情。
夫妻二人承包5亩地,即可轻松获得6万元的年收入,如果能承包更多的土地还能赚得更多。但三家村的特殊构成导致有些后加入的农户没有承包到土地,没有承包到的想承包,承包到了的想多承包,于是出现了一些摩擦与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德辉公司通过联合村委会与村民协调,在大家有意愿参与园区建设的前提下,每户(按两口计算)承包土地不超过5亩,剩下的劳力可来园区务工。就这样三家村的上空在德辉公司的入驻下祥瑞幸福,岁月的长河在这美好的日子里静静流淌。
10.3865/j.issn.1001-3547.2017.1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