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者之路:用胸怀承载雄心
——记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成立十三周年

2017-07-10长江蔬菜杂志社山娜

长江蔬菜 2017年12期
关键词:蔬菜农产品电商

长江蔬菜杂志社 山娜

观商潮

强者之路:用胸怀承载雄心
——记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成立十三周年

长江蔬菜杂志社 山娜

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以下简称白沙洲大市场),多年来屹立武汉一级批发市场之首,承载着全市50%以上的蔬菜流通、70%以上的淡水鱼供应及60%的粮食和食用油中转。以年销售量约400万t、销售额约320亿元,跃居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的十强市场。立足九省通衢的绝佳地理区位,发挥自身的强劲实力,在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规范农产品流通秩序和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方面做出巨大贡献,最终成长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

从2004年6月28日开业至今,白沙洲大市场已经走过了第13个年头,历经由小到大、由内到外、由弱到强的发展洗礼,最终以良好的品牌形象在行业竞争中异军突起,成长为服务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种养殖户的超级农贸航母。正因这艘巨型航母的扬帆起航,赋予了“白沙洲”三字更多的内涵,除地名外,也成了全市“菜篮子”的代名词。

布局荆楚,辐射华中市场

2004年的白沙洲,在许多老武汉人心中还是一个交通闭塞、与城市繁华无缘的地方,大市场开业后蔬菜区最先入驻,那时的蔬菜品种不多,也没有如今高涨的人气。而现如今,蔬菜、水产、粮油、干菜调料等交易区规模不断壮大,仅蔬菜区就汇聚超过479个商行,蔬菜品种更是较以往翻了3倍,光青椒就有螺丝椒、薄皮椒、线椒、杭椒等10多个品种。除了普通的大路菜,更有各类精品特菜上市,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还以充足稳定的日常供应,将菜价波动抑制在合理范围内。

目前,入驻白沙洲大市场的客商有3 500余户,日进出车辆过万台,日人流量达5万人次。每日傍晚,市场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满载蔬菜、水产、粮油的大货车进进出出,一派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

作为“买全国、卖全国”的一流农产品大市场,白沙洲大市场是国家商务部、农业部重点支持的市场,是全国“十强市场”,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依托武汉市巨大的蔬菜消耗体量,冷藏加工、物流配送、电子结算和信息收集与处理、残留农药检测等五大系统逐步完善,大市场的建设规模、交易量和辐射范围,在全国同类市场中均位居前列,现已成为华中地区名副其实的物流中心、信息中心、价格中心、检测中心和集散中心。

联动发展,共建和谐产业链

每年6~10月,白沙洲大市场主要供应湖北宜昌及恩施的高山蔬菜、甘肃高原夏菜及河北张家口所产蔬菜;而10月底至翌年4月,海南、广东、广西及福建等地则是白沙洲大市场该阶段上市蔬菜的主产区。本地郊菜的逐渐减少,外菜的季节性阶段供应,加之多个竞争对手的市场切分,这一切都推动着白沙洲大市场为扩增货源而“积极走出去、努力引进来”,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谋求具有大规模稳定货源或销路的合作伙伴。

近年来,招商部常年在外走访客户,最大限度去通达产销两地信息。每年组织商户前往广州、海南、云南和山东等地参加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会,安排特定商户去国外考察交流。仅兰州高原夏菜产地客户,一年奔赴武汉20多次,专程与市场方进行交流反馈。在制度层面上,规定了协会每月必须开一次例会,讨论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帮助批发商解决销售难题。

饶林,星鹏程商行老板,主营西红柿及大白菜,身为第一批入驻的老前辈,过往十几年饶林都以档口代销为业,安当坐商便能收入无虞。但近些年市场格局变动带来的危机感让他再也坐不住,通过反复考察对比,2014年,饶林入股宜昌巴楚蔬菜科技有限公司,自投蔬菜生产基地来实现产销无缝对接,由此充实档口货源、方便货品调控、增加经济收益。

徐毅鹏,金白沙商行老板,同时也是白沙洲大市场甜糯玉米销售联盟发起人之一。频频发生的玉米滞销事件,让金白沙、天祥、建发、168、99等7家鲜食玉米批发商行走上了“抱团取暖”之路:大伙集思广益,共同分析滞销原因,而后甄选优质品种,引导农户进行错峰生产。除了提供种子、技术与农户合作包销来把控货源,联盟也积极探索下游渠道,以期与加工厂建立合作。

他们的事迹并不是个例,而是白沙洲大市场上众多商户于新形势下寻求新出路的一个缩影。而由时代背景催生出的所有新思维、新举措无形中将商户们紧密捆绑起来,形成了对内资源整合、高效配制,对外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扩展市场内涵和外延的全新生态。

2016年7月武汉市农委主任谭本忠陪同刘立勇副市长莅临我市场检查灾后供应情况

深度“触电”,巩固资源优势

都说生鲜是电商的最后一片蓝海,虽然这个领域的介入门槛稍高,但并不妨碍大家对其前景看好。国内几大电子商务平台纷纷涉猎生鲜农产品,阿里巴巴推出“互联网+农业农村农民”战略,京东公布了其农村电商“3F”战略,随着采购商与产品供应商直接对接的方式被广泛接受,农批市场深耕的上游资源正在被农业电商弱化,下游买家也遭到蚕食。拥抱“互联网+”,借力电商优势整合供应链,实现市场增值,白沙洲大市场做出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2015年10 月,白沙洲大市场正式推广与深圳谷登科技有限公司合力打造的国内领先的农产品O2O电商平台——农商友。此款APP应用整合了批发市场的即时供货信息,帮助买主及时准确地掌握农产品价格、库存、所在地等交易信息,迅速决策实现交易。系统通过把电子秤、智能POS机与线上商铺做唯一绑定,将传统农产品批发交易模式智能化、一体化,最终实现电子选购、电子称重、电子结算、电子记账。

推广至今,已有数千户采购商和驻场经营户进行了线上注册,线上交易额也节节攀升。据数据显示,白沙洲大市场从2016年1月推出线上交易后,到3月就有近10%的交易通过线上完成,日交易流水直逼千万,并呈稳定上升趋势。同时,为了增加线上交易的安全性,由中国农业银行白沙洲支行作为第三方,提升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度,将农商友打造成为具有公信力的电商交易平台。

近些年,武汉陆续诞生了一些新型的蔬菜批发市场,打破了白沙洲大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市场新秀尽管并未从根本上撼动其霸主地位,但随之而来的竞争压力不言而喻。“我们从来不惧怕竞争,但还是希望大家能找准自身定位,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合作共赢。”董事长张志伟表示,未来白沙洲大市场将继续以包容的姿态与其他本土农批市场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杜绝恶性竞争,共同维护农产品正常流通秩序,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

10.3865/j.issn.1001-3547.2017.12.007

猜你喜欢

蔬菜农产品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奇怪的蔬菜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蔬菜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