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地区越夏设施栽培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2017-07-10郭春晓国振秀周爱凤闻小霞赵荷仙
郭春晓,国振秀,刘 刚,周爱凤,秦 彪,闻小霞,赵荷仙*
(1.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山东 聊城 252000;2.阳谷县多种经营办公室,山东 阳谷 252300)
番茄属茄科番茄属,起源于美洲安第斯山地区。近年来,番茄已成为保护地蔬菜栽培中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作物之一。山东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第一蔬菜大省,而聊城素有“中国蔬菜第一市”的美称。目前,聊城市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菜农对一些番茄新品种的认识不够,在品种选择上比较随意和盲从。本试验的目的就是要在众多品种中选择出适合聊城市种植的优质、高产番茄品种,为广大菜农提供参考。
根据聊城市番茄生产的实际需求,从东昌府区高科优质种苗繁育专业合作社提供的80个番茄品种中通过前期筛选,选择了12个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进行再鉴定,后期又淘汰了4个,决定以8个品种为试验材料,以期筛选出稳定性好、抗病性强、高产、优质,适合聊城地区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作为越夏番茄主推品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6年5-9月在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所的沙镇试验基地进行。
1.2 试验材料
从2013-2015年聊城市东昌府区高科优质种苗繁育专业合作社繁育、收集的80个番茄品种中筛选出8个表现优良的品种,分别为夏日一号、奥菲特二号、夏威夷三号、罗拉P005、爱绿士570、爱绿士505、维也纳一号、瑞星5号,作为品种比较试验材料,以夏威夷三号为对照品种。以上种苗均由聊城市东昌府区高科优质种苗繁育专业合作社提供。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沙镇试验基地宽8 m的钢管结构大棚内,2016年5月7日采用工厂化育苗,6月4日定植,小区面积11 m2。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每处理设3次重复。小区畦宽1.5 m,双行种植,每小区定植36株,株行距35 cm×60 cm。单干整枝,留4穗果打顶,每穗留3~4个果[1-5]。栽培管理措施参照常规管理办法[6-10]。7月22日开始采收,9月12日收获期结束。
待各品种番茄坐果完成后,于7月16日调查植株的株高、茎粗、坐果率、畸形果率等,在果实采收中期(8月11日)调查果实性状等。调查记录各品种的生育期。采收结束后,统计小区产量,并折算成667 m2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参试番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比较
植株性状调查结果如表1。各参试番茄品种均为无限生长型。从株高、茎粗表现可以看出,奥菲特二号、夏威夷三号(CK)、罗拉P005、维也纳一号这4个品种均表现出较强的生长势。罗拉P005、维也纳一号的第1花序坐果率均为100.0%,并且序间叶片数均为3~4片,除了夏日一号、夏威夷三号、瑞星5号品种出现畸形果外,其余品种均未出现畸形果。
2.2 不同参试番茄品种的果实性状比较
果实性状调查结果如表2,奥菲特二号、罗拉P005、爱绿士570、爱绿士505、维也纳一号这5个番茄品种的果实形状均为扁圆形,夏日一号、夏威夷三号品种的果实颜色为红色,奥菲特二号、罗拉P005、爱绿士570、瑞星5号品种的果色为粉红色,爱绿士505、维也纳一号为浅粉色。单果质量较大的前2个品种为维也纳一号、罗拉P005,均超过了300 g。通过评比,口感评分最高的品种为维也纳一号,其酸甜可口,且风味较浓。
2.3 不同参试番茄品种生育期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各参试番茄品种的始收期差别不大,前后最多只间隔5 d,其中奥菲特二号和维也纳一号品种采收最早,采收结束较晚,采收期较长。
2.4 不同参试番茄品种丰产性比较
从667 m2总产量来看(表4),产量较高的前3个品种为维也纳一号、罗拉P005、奥菲特二号。以夏威夷三号为对照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0.05水平上各处理均与夏威夷三号(CK)差异显著。
2.5 抗病性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由于管理得当,采用无病先防、综合防治措施,8个参试品种在整个生长期内均没有发生病虫害。除了夏日一号、夏威夷三号、瑞星5号品种出现畸形果外,其余品种均未出现畸形果。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8个品种均属于无限生长型,均能适应夏季日光温室的高温栽培环境,并且都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单果质量较大的前2个品种为维也纳一号、罗拉P005,均超过300 g。维也纳一号的口感得分最高,酸甜可口,且风味较浓。从667 m2总产量来看,较高的前3个品种为维也纳一号、罗拉P005、奥菲特二号。
表1 不同参试番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表现
表2 不同参试番茄品种的果实性状表现
表3 不同参试番茄品种生育期比较
表4 不同参试番茄品种产量表现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维也纳一号品种无论是在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还是在产量上,均优于其他7个品种,最适合聊城地区种植,其次为罗拉P005、奥菲特二号。
[1]徐坤,丁兆堂.栽培方式对越夏番茄生理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4,13(3):103-106.
[2]孟令钊,杨延杰,隋海周,等.通风遮光对大棚越夏番茄温光环境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5(23):65-69.
[3]李霞.日光温室下挖深度对番茄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1.
[4]董灵迪,石琳琪,申书兴,等.番茄越夏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31-33,38.
[5]张艳玲,马旺,崔荣,等.越夏番茄品种比较试验总结[J].天津农林科技,2010(1):27-28.
[6]李秀娥.越夏番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广西农学报,2010,25(3):80-82.
[7]王美玲,颜晓红,潘晓典.日光温室越夏番茄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56,58.
[8]刘兴明,刘慧,张亮,等.延庆大棚圆茄越夏长季节栽培品种筛选试验[J].蔬菜,2016(5):18-20.
[9]纪象平,刘爱华.大棚越夏番茄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1998(5):11-12.
[10]周亭英.越夏番茄栽培技术要点[J].山东蔬菜,2001(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