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心理效应理论 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2017-07-09杨松权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木桶藏区效应

杨松权

[摘 要] 藏区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存在很多难点和困惑。结合藏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巧用五个心理效应理论,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关 键 词] 藏区中职学校;心理效应;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0-0232-01

藏区的中等职业教育现在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录取的学生是普通类高中、藏中录取之后剩下的思想水平和学习水平都有欠缺的学生,再加上出口不畅,所以学校的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存在很多的难点和困惑。我在藏区班级管理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就是把心理学效应理论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取得了一些成效,有益于继续推广。我认为这种方法能够把教育理论和班级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能够提升班级管理模式和水平,使班级管理上一个新台阶,有一个新突破。这种探究能够使教学实践系统化、工程化,和实践相结合,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具体实践,行之有效。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一位王子。他倾注全部感情和心血雕刻了一位美女,雕成后每天爱不释手,深情凝望着它,终于有一天这个雕刻的美女活了,成为王子的妻子。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经过试验后认为,如果能对某些学生投以信任的目光,态度温和,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也要相信他们能够改正,这种暗示能够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强。

我在藏区的班级管理中有意识地使用这种心理效应模式,并把它和标签效应结合到一起。在教师的心目中对每个学生的评价都是优秀的,即使学生这方面有缺点,而那方面也是突出的。因此,我把学生按表现和成绩分类、分批、分组,并要求学生每周给家长写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告诉家长自己在这一周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地方,告诉家长他们受到学校多次的表扬、老师多次的奖励、同学多次的夸赞。这些事或许没有发生,但孩子们在这些善意的谎言中受到鼓励,他们需要为这些目标而努力,因此他们会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做人目标,主动让自己更优秀。在藏区的中等职业学校,有很多孩子对未来失去希望,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不足,抱着一种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想法。我用这种方法鼓起了他们的勇气和希望,使他们逐渐爱生活、爱学习,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树立了远大的目标。

二、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則寓言。说的是北风和南风谁更容易脱去人的大衣。意思是严厉的批评和温暖的关怀哪一个更能感化孩子。根据这一理论,我在藏区班级管理工作中,更注重对孩子温暖的关怀和耐心的教育。长期以来,藏区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多的实行的是棍棒教育,而职教的孩子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大多属于比较淘气、学习较差的学生,受到了过多的惩罚教育。老师和学生都形成一种习惯就是“不打不成材”。实际上,这些孩子在基础教育、基本能力方面都存在极大的缺陷,他们更需要老师给予一颗爱心、一颗包容的心,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念。在他们心目中,老师的一个笑容、一个鼓励都让他们心怀感激,老师时常关心他们的家人、朋友,或者关心他们的一次疾病、一次失败,都会使他们心存感激。“亲其师而信其道”,他们喜欢老师进而会喜欢老师所教的课。所以人格感染比知识教育更有效。班主任要满怀热情地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不是用惩戒、打骂的方式去教育他们,因为“南风”比“北风”更容易让人感动。

三、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说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根据这个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第一个犯错误的学生,对第一个犯错误的学生,一定要善于发现并及时制止。我们藏区职业中学的学生,在录取时就有很多问题学生。这些学生在刚刚进入职业中学校门的时候,还能将以前的一些坏毛病暂时隐藏起来,但最终还是有人管不住自己慢慢暴露出一些毛病来。此时,如果老师不善于发现并及时制止,就会涌现出一大批挑战学校各项纪律及规定的学生。为此,每次招收的新生,在刚进校的一学期,我都会花费更大的心思去关注他们、教育他们,力争将学生的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等学生将以前的一些坏毛病改掉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在接下来的班主任管理中我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应对了。

四、木桶效应

这个效应大家都知道,不用多说。但是我强调的是在班主任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拎系作用。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能不能有用,全在于拎系,拎系不顶用是不可以的。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干部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领导集体乏力一切都是空谈。二是缝隙补缺。一个木桶再怎么有用,如果有缝隙,也盛不了水。同样,一个班级如果出现漏洞,班主任就需及时发现并弥补。三是要善于发现长处。木桶长板是“金玉”的,一块“金玉”长板能换多少个木桶?同样的,一个班级、一个学生如果能发挥他们的优势,就是发挥他们的特色,他们的水平就不是一个木桶所能限量的。

五、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会产生连锁反应。这个效应要求老师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可能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会引发一系列的事件。因此,不管老师在单位或家庭遇到了多大的事,面对学生都要心如止水。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就会引发学生诸多的问题,班主任必须懂得你的情绪会让很多学生受到感染,你的举动有时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你踢的是猫,可能会让老鼠或者老虎感到威胁,甚至会带给自己不安全。

心理效应理论还有很多,如瓦伦达效应、史提尔效应、蘑菇定律、德西效应等,把它们运用到班级教育和管理中能够提升班级管理的层次,能够从内心深处教育和帮助学生,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帮助他们树立目标,刻苦努力,完善自我,展现个性。我在藏区班级管理实践中,结合藏区的学校特色和学生实际,把这些理论充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也有一些心得体会,也许它不太成熟,但它来自教育第一线,希望能给更多的同行和朋友一点启发。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周三华.从破窗理论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文教资料,2017(1).

猜你喜欢

木桶藏区效应
我来讲故事
画与理
木桶兄弟
木桶和篮子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偶像效应
甘孜藏族自治州派出所遭冲击 警察开枪自卫
冲击派出所扰乱藏区不得人心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