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兴家庭农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2017-07-09姚晓勇

市场周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家庭农场政策培训

摘 要:国务院出台《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农场主一跃成为前景广阔的新职业。家庭农场创办热潮在宜兴蓬勃兴起,逐渐成为推动全市农业生产加快市场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一支生力军,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目前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这需要注重科学引导,统筹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确保家庭农场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效应。

关键词:家庭农场;政策;培训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68 -03

家庭农场是种新型微观经济组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宜兴市把家庭农场纳入到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整体框架中,按照重数量更重质量、重速度更重效益的发展思路,认真研究制订相关政策文件,积极开展家庭农场认定登记、示范创建等活动,努力破解家庭农场贷款融资难的问题,家庭农场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宜兴家庭农场发展特点

(一)起步较早,发展基础好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宜兴市就逐步开始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了一批从事蔬菜、瓜果、花卉苗木、养殖等多种经营的规模大户,家庭农场雏形初现。到2015年底,适度规模经营比例已达到84%,据统计,全市专业大户有4844个,平均每村19个。家庭农场是当前重点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起,我市因势利导,大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于2014年出台了《宜兴市家庭农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家庭农场认定与管理工作,并建立了家庭农场名录库制度,农户申报热情高涨,全市有230余家家庭农场率先注册。定期在家庭农场等地开展培训,指导农户应用实用新技术。随着我市乡村旅游的兴起,家庭农场还积极延伸产业链,拓展体验式采摘游、垂钓游等,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我市家庭农场注册数每年递增一百余家,目前已达437家,其中有市百年家庭农场等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7家,市新芝家庭农场等无锡示范家庭农场44家,居无锡全市各板块首位。

(二)特色鲜明,经营形态好

宜兴“三山两水五分田”的地形地貌,加上农业资源禀赋高,为形态丰富的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生产空间。目前,全市家庭农场共有粮食种植、园艺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种养结合等五大类型,宜南山区以从事茶树、花卉、苗木、果品为主;太湖渎区以从蔬菜、瓜果、百合等为主;平原圩区以从事粮食、果蔬、畜禽和特种水产为主。产品门类众多,地方特色浓郁,遍布范围较广。随着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的推进,这些家庭农场大都效益显著,在周边种植养殖户中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因为成功经验的示范带动,一批由传统“老农”经营的家庭农场也逐步脱颖而出。我市家庭农场经营范围涉及种植、禽畜、水产养殖和农业技术、观光服务等。随着家庭农场的逐渐发展壮大,我市农业以普通农民为经营主体的单一格局正在改变中,并催生了“合作社+农场”“公司+农场”等经营模式,实现了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有机统一。尤其是通过对家庭农场认定科学设立准入门槛,引导申报农户实施科学种养,涌现出一批经营效益好、示范效应强的家庭农场,全市家庭农场年销售总额达3亿元。

(三)规模适度,综合效益好

考虑到宜兴土地利用现状和务农劳力结构,家庭经营规模的度在50-300亩之间,从目前开展认定的情况来看,从事粮食种植、园艺种植、水产养殖、种养结合的,户均规模分别达到103亩、100亩、80亩和149亩,与全省107亩户均规模标准相吻合。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实现专业化生产,既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又能够使农场经营者收入与城镇居民相当,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四)经验丰富,综合素质好

全市97%的农场主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且绝大多数农场主接受过市级以上农技培训,加之长期从事当地农业生产,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实践技能,都达到新型职业农民懂经营、会管理的标准要求。经过家庭农场生产的农副产品,绝大多数都注册了商标,比分散经营农户的农副产品在市场中更具竞争优势。

二、宜兴家庭农场面临的风险

家庭农场渐行渐热,认定农场越来越多,但是各种因素导致的风险也促使农场主和管理部门进行反思。结合风险管理,提升农场主的风险意识和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能力,弱化风险影响,对保证农场主收入,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村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一)劳动力风险

家庭农场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没有长期雇工或者长期雇工数量少于家庭劳动力数量,在农忙季节可以有少量的季节性雇工。一是高水平劳动经营主体的短缺。农村青壮年回乡务农占比很小,新型农民和适用人才短缺,农场经营者学历普遍不高,家庭农场对年轻人吸引力尚浅等情况严重制约着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决策能力、市场拓展能力、预判风险能力,使得农场发展面临挑战。目前,全市发展家庭农场的人员中,有很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虽然有文化,但专业技术有限,经验更是缺少,急需培训提高。另外一部分年龄较大的经营者也面临着知识老化,跟不上信息化、市场化时代发展要求的情况。二是雇佣大量劳动力带来的管理问题。家庭农场一旦突破适度规模经营,體量过大,势必需要雇佣大量的劳动力,由此带来的劳动监督问题、效率管理问题都将弱化家庭农场经营方式的优势。

(二)生产资源风险

一是融资风险。家庭农场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租金、人工费、农机购买等费用大幅上涨,而农业经营收益慢,周期长,使得现有家庭农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生产资金缺乏的问题。家庭农场又没有足够抵押的资产,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难度增加,虽然近几年针对农村的小额借款和针对家庭农场的贷款有所松动,但是依旧杯水车薪。同时,农村借贷存在逾期坏账等风险,使很多金融机构对农村借贷市场处于观望状态。二是土地风险。农民惜土意识强烈,土地流转租期普遍不长,缺乏稳定性,家庭农场难以获得稳定的集中连片土地,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其次,农民缺乏相关的法律政策知识,过往土地流转过程中甚至没有签署正式的合同或者协议,容易产生纠纷,对家庭农场的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三、推进宜兴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一)大力强化家庭农场规范管理

家庭农场发展既要重视速度,更要重视质量,支持家庭农场加强质量品牌建设,重视安全生产,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鼓励家庭农场认证,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成为法人经营主体,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以便民、高效为原则,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在培育家庭农场的过程中,注重对农场的跟踪指导,积极为家庭农场答疑解惑。始终坚持规范管理、动态管理的原则,对已认定的家庭农场的经营行为、产品质量进行后续跟踪,确保家庭农场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把握好家庭农场发展导向,大力推进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借助示范创建,积极推动家庭农场的品牌建设,努力形成产品竞争力强、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优的家庭农场。

(二)引导农村土地流向家庭农场

土地是家庭农场发展的载体,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土地升值,农民在土地流转中惜地心理强烈,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着“缺地”制约,破除目前的土地制约,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管理,依托市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注重开展流转供求信息、合同指导、价格协调等服务,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做到程序合法、合同规范、手续完备、价格合理,逐步建立土地流转双方的价格协调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和纠纷调解机制,引导农民通过合法途径实现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连片流转,优先满足家庭农场所需土地,让经营者能保持长期稳定的流转规模,积极投入生产。一要继续深化扩大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进一步明确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给农民吃个“定心丸”;二要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总体要求,进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切实为家庭农场流转土地做好服务工作和规范工作;三要加大对土地流转的财政支持,鼓励农民把土地流转出来,切实调动基层推动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三)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经营人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大教育培训支持力度,切实提高农场主素质和经营能力。立足家庭农场发展实际,依托现有各类培训中心和实训基地,紧紧围绕农场经营者自身需求,面向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者和技术管理人员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不断充实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逐步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家庭农场经营者,为推进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深入组织开展农场主培训工作,围绕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农业项目申报指南、示范家庭农场创建、现代农业经营基本知识、农产品市场营销等课目,通过专题培训等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家庭农场主在生产技能、经营管理、法律意识、市场观念等多个方面的能力素质。因地制宜地组织有针对性的家庭农场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等资源,组织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拓宽发展潜能,吸引专业知识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家庭农场主,提高全市家庭农场的发展水平。

(四)大力健全家庭农场金融扶持政策

想投资、钱不够,是家庭农场发展普遍面临的问题,当前家庭农场经营的主体多为当地农民,由于农房不能抵押,加之积累少,很多农场在发展上都有资金司题。通过相关政策扶持,适当的资金补助,稳健的农业保险,增强家庭农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积极与税务部门对接,探索给予家庭农场自产自销农副产品减免税收,申报农业项目时,优先安排家庭农场申报适宜项目,对于家庭农场给予合理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政府补贴资金适当向家庭农场倾斜,对农机购置给予合理补贴。二是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业保险在家庭农场的覆盖面,拓宽农业保险范围,增加农业保险试点。三是拓宽农产品市场,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包括农业+互联网、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农业+3S等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由甲.美、法、日三國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农业经济,2016,(10) .

[2]胡宜挺,蒋金凤.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效率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6,(09).

[3]王丽.家庭农场与农业现代化研究[J]. 农家顾问, 2015,(02).

[4]王素琴.南京家庭农场发展探究[J].江苏农村经济,2016,(10) .

[5]胡宜挺,蒋金凤.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效率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6,(09) .

作者简介:

姚晓勇,宜兴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家庭农场政策培训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