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工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017-07-09张鲁进冉立泽
张鲁进 冉立泽
[摘 要]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环节。一流工科高校因其较强的学科实力、优质的学生素养和优势的行业背景,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担负起重要的责任。系统梳理一流工科高校的特点与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不足,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经验,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平台建设、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探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对策。
[关 键 词] 一流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238-01
一、一流工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及特点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MIT开创的以高校为主导的大学、政府、产业联合的创新创业体系,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创业课程和项目备受推崇。我国从2002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等9所大学试点创新创业教育,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顺势而起,发展如火如荼。但也存在着不同类型、层次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及发展规划上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和定位模糊等问题。
二、工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充分
一些工科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持观望、等待的态度,甚至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必选项,还不能从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有的高校存在功利性地看待创新创业问题,只将其作为提升就业率的一个手段;还有的高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少数学生的教育,不需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提高门槛将大部分学生排斥在此种教育模式之外。
(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够健全
第一,师资总量不足且水平不高。第二,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实践型教师,缺少来自企业或校外有创业经历的人担任教师,甚至没有社会兼职教师,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适应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第三,专业能力不强。第四,教育理念陈旧。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系统设计
目前我国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多是借鉴国外重点大学的课程设计,课程涉及企业设立、投融资、营销管理等方面,但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处于零散状态,数量有限且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弱。不同学科之间的创新创业课程缺乏渗透,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较少,同时课程并未體现梯度式设计。
三、一流工科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对策及探索
(一)建设“成效为本”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第一,高校应运用“成效为本”教学法,重构现有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层层相扣、层层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设计中去。第二,应采取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模式,先开展核心课程和课程群建设,中后期可以依托之前的核心课程在投融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建立课程群。
(二)打造“知行合一”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训体系
一些欧美国家已将创业教育作为面向所有在校生的教育,法国国民教育及科研部部长瓦莱丽·贝克莱斯就指出:“创业教育应成为所有大学生的选择”。第一,将创新创业教育上升为高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第二,应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师资、社会服务等全方面的改革。第三,应积极建立一流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推动资源共享,推动高校与社会资源的互联互通、有效整合和利用,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循环。
(三)搭建无缝对接的创新创业政策保障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各项政策服务的支撑保障。一是完善学籍管理政策保障。二是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三是搭建创新创业的实践模拟平台,为大学生创业开辟较为集中的专用场地,提供必要的公共设备设施和法律、工商、税务、项目推荐及融资等方面的创业咨询服务。四是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库。
参考文献:
[1]戴秋花,张增年.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2(44):51-53.
[2]张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课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3]王兰.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4]李国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11):94-96.
[5]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99-103.
[6]蒋德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34-36.
[7]欧可平.大学创新创业关键在转变观念、大胆实践、营造氛围[J].中国高等教育,2015(13):12.
[8]徐英,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2):29-33.
[9]李海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建议[J].科技通报,2014(5):22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