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学员自我评价方法与实践
2017-07-09赵建民温亮白永生
赵建民 温亮 白永生
[摘 要]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尝试学员自评和互评的方法,进一步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关 键 词] 教学评价;自我评价;考核评分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168-01
教育评价由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和课程评价组成,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学生评价。但以往的学生评价,关注的主要是学生对教员的评价,很少关注学生对自我、同学的评价。为此,我们尝试在课程教学中,让学员进行学习情况的自评和互评,以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一、学员自我评价方法设计
(一)课程教学考核方法设计
本研究结合《可靠性工程》课程教学展开。课程教学中安排了两次大作业,学员根据自身情况分为5个组,每组5人,完成相应的工作,然后课上每组出1~2名学员进行汇报,教员根据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和记录,学员利用自评表和互评表的方式打分。为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将汇报后提问作为小组加分項,大大提高学员参与的积极性。课后通过少量作业巩固基本概念和知识,通过寻找身边案例的方法增强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考核评分方法设计
课程标准规定本课程属于考查课,因此采取平时评价(个人作业、分组作业)和最终考核(分组答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核。评分比例为:平时50%(作业15%,分组作业35%),课终50%。平时作业由教员打分,而分组作业和最终考核均采用现场打分的方法进行考核,包括学员打分和教员打分。学员打分分为自我评价、组内成员互评和组间互评三种形式;自我评价和组内互评主要从参与程度和贡献程度两个方面评价;组间互评主要按照内容与选题情况、准备与讲述情况、组织与参与情况三个方面评价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分别按照30%,50%和20%进行综合打分)。教员打分针对每组的现场答辩情况,也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打分,现场针对内容和形式(答辩汇报情况)两个方面进行讲评。
1.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按照70、75、80、85、90、95的档次评定分数,只完成基本概念,没有例子,或者例子均不正确,得70;根据例子的多少和分析的程度增加档次。从实际情况看,最高给到90,平均在80分左右。
2.课中分组作业
课中分组作业按照5个组进行。每组提前一周确定选题对象,并与教员交流,由教员和学员共同商议选题的可行性,并确定最终选题。
二、学员自我评价实践情况分析
(一)课中评价情况分析
此次课中分组作业的学员自评的平均成绩在90,方差很小,说明学员的自评区分度不高。由于每个人对绝对分数的把握不一样,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每组中各个学员所占的评分排名。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自评中每个学员在组内的排名位置相对平稳,可见对于实际学习情况的评价认定比较客观。
此外,我们分析了组间互评的结果,可以看出组间互评的成绩也比较稳定,均值在85分左右。从实际答辩的情况看,确实每组的差别并不明显。
(二)课终评价情况分析
课终考核提前3周确定了基本的题目,按照5个组进行。事先由教员拟制了9个备选题目,由学员在课堂上确定最终选题范围。设计的目的是要求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装备的可靠性与维修问题。每组确定最终选题后,提前与教员交流,由教员和学员共同商议选题的可行性,并确定最终选题。
课终考核作业的学员自评的平均成绩在92,方差很小(实际打分中学员已经出现了“倦怠”现象,即很多人在打分表中对组内所有学员打分完全一致)。与初次打分相比,学员自评出现了较强的趋同性,客观程度大打折扣。通过进一步对每组中各个学员所占的评分排名,可以看出第一组和第五组的打分倦怠程度较高,尤其是第五组已经完全趋同。
通过两次自评和互评可以发现,在课中分组作业时学员事先并不知道怎么评价,因此评分时的主观性较低,而当学员在第二次自我评价时,采用了趋同的方法,“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心理意识体现了出来。但通过互评这一环节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趋同的影响。
(三)经验体会
1.兴趣引导
本课程设置了分组,通过课中分组大作业和课终考核大作业让学生动手实践相关分析技术,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应用。学员在分组作业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参与度高,汇报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学员互相提问和教员讲评,使学员对相关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纠正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2.创新评价方法
考核评价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学习的“指挥棒”,怎么评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本课程采用了自评、互评、教员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组作业不好对每个人进行有效评价的难题,但也暴露出了一些缺陷,今后需要更加细致研究考核和评价环节,增强评价效果,促进教学和学习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谭蕾,王碧梅.生命:学生评价变革的原点[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9(2):76-79.
[2]杨东华.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学生评价[J].高教论坛,2015(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