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评视角下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2017-07-09马瑞良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9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教学活动

马瑞良

[摘 要] 高校学生是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重要储备资源,在校内对其施以正确的教导方式是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课堂教学测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高校外语教学与学生学习特点,从测评角度为高校外语教学提出建议。

[关 键 词] 跨文化交际;测评;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070-02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意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进行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与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通俗地说,就是在有语言和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和外国人打交道,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处理跨文化交际事项时,两个方面最值得关注:一是语言,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的表达方式。通过语言,人类的文明成果才能得以保存和传递。二是文化,即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从古时张骞奉汉武之命出使西域,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丝绸贸易之路;到郑和受明成之使七下西洋开拓航海事业;再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打开各国外交大门,无不存在跨越文化进行的交流。进入新世纪,全球化的程度日趋全面深入,自最初的经济、政治全球化,到如今社会、科技、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因有了這些缤纷多彩、形式多样的跨地域、跨国界、跨种族的交流活动,整个世界才充满勃勃生机。在这样全球化、多极化的进程中,跨文化交际无疑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是保障各项活动顺利进展的奠基石。因为在当前科技水平下,推动全球化进程的主体依旧是人,“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全球化活动势必跨越距离。所以,人类运用本族语言与其他文化范围内的人进行交际是各项文明活动的基础。

现如今,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已走过四十载的芳华。过去几十年里,象牙塔里孕育出了一代代各领域的储备人才,为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开展提供了大批资源,当年最早从校园里走出的高校人才很多已成为各行业的领军人物。直至如今,高校仍在顺应社会需求培养大批专业人才,为社会各行业储备了大量资源。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将迈入工作岗位,直面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在进入社会前,对高校里的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这是使其尽快顺利适应社会的

保障。

而现在高校里对非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多局限于语言方面的提高,且教具、教材种类有限,教学形式单一,忽视了语言与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合力作用。因此,本文旨在为高校单一授受形式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增添新的元素,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一、高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

高校现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活动多在外语课堂上进行,因为外语课堂是较容易营造跨文化交际氛围的场所。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通用教材,对课本上的语篇进行分析,学习记忆其中的语言点,即外语常用语辞表达。有时也可对其中的景观、事件、人物进行一定程度的讲解或解析。如此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也可组织成学生为主的学习活动,例如,教师为学生设定固定的话题,经由学生间讨论后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此增加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机会。但第二类的教学活动因种种原因,举办的次数或场地常受局限。学校里现有教学活动多指向最终的考试成绩,因而对卷面考试能力的培养胜过了与目的语族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虽然高校内学生不再面临过大的升学压力,但为种种外语等级考试而备考的学生也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题海中,而这种外语能力在进入职场后很难自如地发挥出来,换句话说,即便仅仅依靠很强的应试能力也难以在工作岗位上一劳永逸,坐享其成。

关于如何通过高校外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已展开得较为全面,且许多研究成果值得借鉴推广。如武黎(2014)从教师角度出发,认为“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采用适当的文化教学策略和提供良好的跨文化交际平台,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也有从学生角度出发,提倡尽可能接触更多的目的语国家生活信息资源,注重从简单的生活中寻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此类研究目的明确、方向准确,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涵盖面较广,实施细节不够完善,较难在现有的教学实际基础上较好地融入课堂。

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的特点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本文将从教学测评角度出发,为现有高校教学活动提供些许建议。

二、以测评促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教学测评包括教学测量、教学测验与教学评价。

教学测量是指借助量表等测验工具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水平进行量化的过程。教学测验,又称学绩测验,指用以测量学绩的量表,选择能代表学绩的一些行为样本进行考核并做出数量分析。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的评定的过程。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做的评价。

测评在教学中应成为帮助教师成长、促进学生进步的得力助手,而不能成为压迫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学评价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它需要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通过完善测评内容和方法,使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得到不断完善,从而推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一)管理方面

引进发展型教师评价机制,将评价的重点放在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对教师的成绩予以肯定,协助找出薄弱之处,为教师创造发展的条件,不把教学测评的结果用做教师晋升、评奖、评薪的依据。不依低评、差评对教师施加惩罚,从而避免教师对测评产生反感,影响工作质量。

(二)教师方面

1.做好思想工作

教师面对测评时处于被动地位甚至内心产生抵触的情绪,确实存在教师自身观念方面的原因,这样的问题出现在高校教师身上时,外在测评所施加的“帮助”只有通过教师自身的内化过程才会真正发挥作用。教师应明确、清晰开展教学测评对教学工作的目的及意义,了解测评实施方案、操作过程程序等,以便为测评做好心理准备。身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使学生对自己满意,如若学生把教师当作课堂教学测评的对象,对于教师的确有一定的压力,但受测教师可将压力转化为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动力。教师应该以正常的心态面对测评结果,既不骄傲,也不灰心,尽力向每位学生提供水准高、质量高的教学。

2.相信学生

教师所服务的对象就是学生,教师只有清楚学生对自己的服务是否满意以及他们的意见看法,才能较完整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尤其在新世纪的背景下,学生更加拥有权利表达自己对教师教学状况的看法。当然,这并不代表每位学生的每个意见都是完全正确的,也不代表教师会失去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学生对教师进行测评的真正意义在于,教师出于自身的职责,有必要了解自己的学生,而且依据了解,对教学工作做出相应的调整,把重心放在教学效果上,提高专业水平。

(三)学生方面

1.熟悉测评工作

(1)解决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从涵盖面广的宣传教育入手,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评价观。(2)现行测评所采用的内容多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其优点在于:对教师进行行为特征的评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在有从教育学和学科专业性角度进行测评的需求的时候,这样的测评便存在局限性。

2.尊重自己

在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测评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自我判断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对同学、对教师、对学校的责任感。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紧密地结合,是当前德育工作中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学生给教师打分,既是对教师“师德”与教学水平的考验,也是对学生品德的考验。当前教育環境下,在每学期长达几个月的教学活动中,始终陪伴教师的不是同事、领导或专家,而是学生。因此,从学生角度进行测评,其可操作性与可信性远比同行、领导或专家进行的测评高。

课堂教学是一项涉及各个方面的复杂项目。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问题,还是教材、教具、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总之,教学测评的内容、方式、方法、角度和手段应该丰富、灵活、多样。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测评制度是一个跨越学术问题和管理问题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广大师生和教育管理人员的坚持与努力下,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教学测评工作才能持续健康地开展,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蔡旺庆.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实践与案例[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顾江禾,张红丽.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综合测评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2(7).

[3]郭晓琴,刘红刚,王晶.高职英语口语测评形式及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8(35).

[4]李立.课堂教学测评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6(23).

[5]任杨,杨丹.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点与方法[J].教育探索,2014(5).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两块磁的交际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