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德育呼唤供给侧改革
2017-07-09高月萍郑显才
高月萍 郑显才
[摘 要] 以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思路反观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运用供给侧改革的理念与思维,探索德育工作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方向,以期更好地指导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践,真正落实以德树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供给侧;高职院校;德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025-01
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经济社会领域进行了一次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思维。将供给侧改革的思维理念引入高校德育领域,能够推动德育体系的结构性变革,改革的德育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变化,助力学生成长。
一、高职院校德育的供给侧改革思考
(一)德育的供给侧与需求侧
德育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其过程中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在德育过程中,既存在德育工作者的教育供给,也存在学生群体的成长需求,这便是德育的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两端。他们彼此对应,紧密关联。我们既要注重德育工作者的“产品”供给的内容和方式,又要时刻关注学生群体的成长阶段特点和发展需求,将供给侧和需求侧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工作者的教育引导作用,才能真正助力青年学生的思想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德育的供给侧改革思考
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供给侧和需求侧在一定程度的失衡状态。之前是一味凸显供给侧,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需求侧,也就是学生群体的内心和需要。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越来越突出,我们又将工作重心调整到了需求侧,过于关注学生群体的状态,甚至有点迎合学生群体的需求,弱化了德育工作者的引领作用。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不妨充分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在突出效率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态度,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需求,实现精准有效的德育产品供给,实现德育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动态平衡,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高职院校德育如何践行供给侧改革
(一)在供给主体方面,优化德育队伍结构
树立大主体概念,全员育人中的全员不仅包括高校的教师主体,学校各类学生组织、校企合作单位、社会组织、优秀校友等群体也可以纳入德育的队伍系统,加强各类主体间的衔接和互动,形成多元主体格局。
德育供给侧需要具备强大的引领力,提供能为学生群体所接受和认可的产品。作为供给侧一端的德育工作者,不仅要引领更要满足作为需求侧一端的学生群体的需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的理论素养,才能提升德育的影响力。
(二)在供给内容方面,优化德育产品设计
在德育工作实践中需要不断提高德育供给侧的质量,优化德育内容的顶层设计,达到塑造学生理想信念、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目的。同时,优化现有的德育供给端的各类教育产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实现精准的德育产品供给。
高职院校应当善于利用自身资源,立足校园文化,探索打造校园精品项目,开发设计制作有特色的校园文创德育产品,尤其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动德育产品的开发、传播,加大在学生群体中的深入渗透,发挥德育产品的影响力。
(三)在供给方式方面,优化德育活动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改革,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将教育对象分类分层次进行指导。结合网络新技术打造不同的思政课堂,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同时,可以立足学生所在的专业,探索具备专业特色的德育教学和实践模式。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也要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作用,优化校外德育教育资源。指导学生积极走入社会,参与社区工作,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充分发挥各类实践阵地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加强对社会的认识和对自身成长发展的思考,切实提升高职院校的德育效果。
三、结束语
我們强调德育的供给侧改革,是从学生群体的需求出发,不断优化结合学生特点和需要以及朝向德育目标方向的德育模式,探索提供科学的、有效的、精准的德育产品供给,从而真正达到育人育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侍旭.高校思政教育也应有“供给侧改革”思维[N].光明日报,2016-03-16.
[2]刘玉颖,陈梅.“供给侧改革”视域下职业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的路径分析[J].职教论坛,2016(11):19-22.
[3]陈春敏.“供给侧改革”思维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路径[J].鸡西大学学报,2017(2):16-18.
[4]尤亮.从供给侧改革看校外德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6(9):28-30.
[5]武长河.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与经济增长[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58-65.
[6]易珊.教育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路径探索[J].教育,2016(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