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望理论的应用研究述评

2017-07-09傅蕴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9期
关键词:量表特质学业

傅蕴男

[摘 要] 近年来希望理论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心理學家的重视,希望作为人类的重要心理特质,是个体对将来的一种积极体验,积极心理学家Snyder及其同事提出了最新的希望理论并且做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主要介绍希望的概念和理论内容,以及希望的相关应用研究。

[关 键 词] 希望;希望理论;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084-02

在《希望的原理》文首,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一连串抛出这五个关乎“我们”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在等待什么?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这一连串的提问意在唤起困惑中的人们对其自身迷惘状态的自觉性。人们一直在困惑中追问着自我与世界的意义,但却并没有在这种无休止的追寻中迷失,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拥有希望,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记忆属于过去,感觉属于现在,希望属于未来,作为面对未来的积极情绪,希望意味着人们对未来的积极渴求和自我承诺。20世纪末,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希望、快乐、幸福、乐观等概念开始进入心理学研究的视野。

一、希望的概念和理论

希望代表的是一种情绪体验,最新的希望概念是Snyder等人提出的,这个定义得到多数人的支持。他们把希望界定为:“一种基于内在成功感的积极的动机状态,它包括动力意识即一种目标性指向的能量。路径意识即用来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计划”(Snyder等,1991)。

根据Snyder的希望理论,希望特质是个体人格特征的一部分,包括三个互相关联的认知要素:目标、动力意识和路径意识。目标是个体行为的指向,是希望的基础;动力意识是一种动机因素,是激励个人的精神力量;路径意识是为达到目标而寻找方法的意识(Snyder,1994;Snyder,2000)。Snyder的希望理论模型扩展了传统关于希望研究的范围模型,并且第一次开启了有效准确评估个体希望水平的大门。

(一)与希望相关的几个概念

希望、乐观、未来想法(future mindedness)、未来定向(future orientation)都是指向未来的认知、情感、动机的姿态。它们是一组相关的同义词,在价值行为体系中,描述的是同一种人格力量,但它们又具有其各自的特点。

乐观是与希望密切相关的概念。乐观与希望都有这样的一个信念,那就是在未来好的事物及积极情感会比坏的事物及消极情感更有可能发生。它们都是与所有期望的结果相联系的,如,积极情感,坚韧、有效地解决问题,学业、体育、军事、职业及政治上的成功,声望、健康、长寿及免于损伤等。

未来想法是社会科学学者描述个体思考未来会怎样展开及如何度过的术语,未来定向是城市社会各阶层中主要的心理因素。高社会阶层的人们对未来的观点是:把他们的资源用在可能的事物中并相信他们能够影响将要发生的事;低社会阶层的人们则仅仅是以现在为导向。Banfield认为未来定向的真实基础与最终讨论的有利条件有关,他认为我们能在那些希望长寿并希望过好的生活且有物质资源支配的人当中发现未来定向;未来想法与未来定向都与责任感、勤奋及延迟满足的能力有关。未来定向水平高的人们会制定“做”的清单、运用日常计划、戴手表;他们也会平衡他们的收支——这些活动暗示了他们的未来定向。

(二)希望的测量

在对希望的测量中,多数是自陈问卷、访谈、观察报告或对书面及口语材料的分析。Snyder等人编制了一系列的量表测量希望的各个方面。其中,成人气质性希望量表和状态性希望量表,是一种自陈式量表用于测量成人的特质状态希望,儿童希望量表适用于学龄儿童,幼儿希望量表适用于学前儿童。另外,成人、儿童和学前儿童希望量表的他评版,是由研究者、父母和老师来完成的。所有的自陈式和他评式量表除了得到路径和动机分数之外,还有一个希望总分。除此之外,特殊领域的成人希望量表用于测量一些具体的希望水平,如社会、学业、家庭、恋爱、职业和娱乐活动。研究表明,所有的希望和量表都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希望理论的相关应用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起,心理学和精神医学领域开始关注“希望”这个概念,很多的研究都证明个人内在的希望水平的高低与其心理发展和健康状况有显著的相关(French,1952;Menninger,1959;Frank,1968;Lazarus,1980)。

(一)国外希望的相关研究

Tolltt和Thomas开展了针对老兵的干预研究。他们采用实验法对如何使用一套护理干预计划进行讨论,并对无家可归的老兵实施心理治疗。研究者以Miller在1992年的希望理论为依据,通过希望特质干预计划,以打破老兵长期形成的“无力——绝望循环”为目标,帮助老兵寻找新目标并将这一目标付诸行动,使其在行动过程中重新建立自信。研究结果显示:和控制组相比,接受希望干预的实验组成员的希望特质有所提高,并且在希望特质提高之后,其个人自我效能感和自尊也同时提高,抑郁程度有显著下降。

Klausner等人开展了针对抑郁症老人的干预研究。该研究以Snyder希望理论为依据制定干预计划发现,采用希望特质干预治疗的小组成员,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控制组在此方面的提高则不明显。另外,接受希望特质干预的实验组成员情绪也变得相当积极,而控制组成员情绪依然十分消极。

2000年,Edwards和Lopez进行了名为“希望导航项目”的研究。干预的目的在于增强四年级学生的希望。根据实验前后对参加活动的学生和没有参加活动的学生实施《儿童希望量表》的测试得分的比较来看,参加活动的学生在希望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没有参加活动的学生。这表明,此项设计确实增强了儿童的希望。后续研究发现,此项活动结束后,干预仍显示了它的活力——六个月后,学生在干预中增强的希望水平依然保持着。

希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是Snyder等人最早关注的内容,他们将大学生的GPAs作为学业成就的测量指标,结果表明希望与优异的学业成就是联系在一起的(Curry,Snyder,Cook,Ruby,&Rehm,1997)。其中一项追踪了长达6年的研究(Snyder etal,2002),发现高THS得分有效地预测到了大学生的GPAs、高毕业率和低开除率,有力地证明了希望和学业成就之间关系的稳定性。

生活满意度是心理健康的指标之一。许多研究表明,希望对生活满意度、生活质量等因素产生积极影响。有(Merka■& Braj■a-■ganec,2011)以中學生作为被试,用层序聚类分析将希望的得分分为高低两个水平,发现高希望水平的儿童的生活满意度、自尊、社会支持和家庭团结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低希望水平的儿童。除此之外,其他一些研究证明了希望在积极情感(情绪幸福感)(Ciarrochi et al.,2007)、家庭环境(Sharabi,Levi&Margalit,2012)以及婚姻状况(Bailey,Eng,Frisch,&Snyder,2007)中的积极作用。

(二)国内希望相关的应用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的张青芳博士在2002年博士论文中进行了提高大学生希望特质的干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团体干预训练可以显著地增强大学生的希望特质,提高他们的总体希望水平。同时,干预训练可以显著地增强大学生在社交、学业、异性交往、职业选择方面的希望特质。团体训练可以同时改善个人的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特质,其中对动力思维特质的改善尤为显著,希望特质的增强对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带来显著的积极影响。

我国学者廉串德的研究结果显示,Snyder的二因素希望模型得到中国大学生被试的支持,希望理论的二因子可能具有跨文化的适用性,希望特质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此外,研究中也证实了通过阅读自助团体辅导的方法对改善大学生情绪问题有显著效应。研究表明,大学生被试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显著减轻。随着被试心理问题的缓解,整体的希望水平有所提高。

目前,国外对希望的研究正不断深入,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却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研究都比较少,更没有在中国背景下编制的适合中国人希望的测量工具。因此,对希望的许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如,中国人的希望结构及其与其他积极人格力量的关系;如何编制适合中国人的希望模型和测评工具;如何在教育过程及社会生活中的各领域培养人们希望的品质等。这些都是将来研究的具体方向和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对希望理论的应用研究应是所有关于希望研究的重中之重,因为一切应用心理学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让它的效应发挥到最大,这也应是每个心理学人应为社会所作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孟超,黄希庭.希望:心理学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3(3).

[2]吴颖,邢月云.希望的研究综述[J].文学界,2010(1).

[3]韩小琼,严标兵,郑雪.希望的研究进展[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5).

[4]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8(2).

[5]廉串德.希望理论与自我效能理论的中英对比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

[6]张青芳.大学生希望特质的评定与干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

猜你喜欢

量表特质学业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喜新厌旧与神经特质有关
你看见了什么
议论文评价量表的设计思路与使用方法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