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基于“微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

2017-07-09沈雁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9期
关键词:马克笔微课程微课

沈雁飞

[摘 要] 微课程在高职院校的日渐普及也对其教学设计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从ADDIE教学法出发,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维度来诠释微课程的教学设计体系,并探讨如何将这套体系应用于微课程的实际操作中,实现“以学生为本”的高职教育宗旨。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微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076-02

一、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程”通过精心设计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微课程能最大化地压缩课堂的教学内容,集中讲解重点的教学知识点,在约十分钟的时间内讲清楚一个问题。通过对零碎时间的利用,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为日常教学提供了明确目标。

二、高职院校教学中运用微课程的意义

(一)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微课程这种形式的教学,能够对学生关于数学的认知结构形成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从而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对知识内容自我探索的学习过程。

(二)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

微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通过视频,根据自身对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不断地重复、重点观看自己没有了解的知识点,最终对知识达到全面了解、掌握。同时,微课程教学方式的兴起为教学带来多样化的可能性。在微课程教学的在线课程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观看,或者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下载视频,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将不再局限于课本,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十分钟左右的一段学习,充分提高立了时间的利用率。

(三)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创新教学手段,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成为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由于高职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性格特点突出,对现代化的流行元素比较感兴趣,因此微课程刚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学生的欢迎。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微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ADDIE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微课程的设计依据。它是一套系统性的教学设计方法,主要解决了“要学什么”“如何去学”以及“如何判断学习者是否达到学习成效”这三个问题。ADDIE的五个字母代表了这个模型的五个阶段:Analysis(分析)、Design(设计)、Develop(开发)、Implement(实施)、Evaluate(评价)。其中,分析与设计属前提,开发与实施是核心,评价为保证,三者密不可分。

(一)分析学生在课程中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对目标课程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对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实操时的困难进行调研和预判,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核心的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点。通常,微课程本身就是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来开展,让学生在能够接受的时间内快速地掌握迫切想要了解的知识。

(二)设计课程的阶段性和表达方式

课程的阶段性取决于教师如何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整个知识体系的节点衔接、教学环节的设计、时间的合理分配、学与练的比例、作业及参考书目的拓展、教师与学生在课下的交流平台等,通过一环扣一环的阶段性课程设置,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课程设计还涉及教学手段,它除了教师的口述、亲身示范外,还包括现代化的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演示、情景演示、视频演示、PPT多媒体演示、线上平台交流等。

(三)对微课程部分的开发与制作

首先要撰写符合课程设计要求的脚本,选取的讲解点也要是学生最关心的、最难理解的。在撰写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呈现内容的方法及各个环节的衔接。制作微课的方式很多,比如拍摄教学视频、用多媒体演示、画面和字幕及配音相互协调,总体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快速理解学习难点,激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四)实施微课程后期的课程评价

评价微课程不仅要看其内容、结构,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微课程内容需要包括教学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对难点进行分析和化解。微课程的画面是否构图合理、画质清晰、图文结合,对学生来说是否易懂、易操作,是否能够通过微课学习达到课程内外的知识衔接,并让学生实现有效的课后自学,对整体课程有推进和提高的作用。

四、高职院校微课程教学设计实例研究

以高职院校展示设计专业手绘表现课程中的马克笔基本技法部分为例,我们来研究一下前文所探讨的ADDIE教学法在这门微课程中的运用。手绘表现课程是一门实操型的课程,通常用于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工业设计等立体形态及空间的快速方案表达,整个课程体系包含:手绘线条及构图、透视原理、马克笔基本技法、配景练习四大部分。马克笔基本技法部分是整个课程中的第三大学习部分,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我们把这门课程的微课程设置为三个大的部分,分别解决学生遇到的三大问题,通过三个部分的銜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使用马克笔。

在第一个部分的内容设置中,学生面对市场上很多的品牌和种类感到无从选择,因此在第一个微课程的教学环节上,首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马克笔,为学生讲述市场上主流的马克笔品牌和种类,并了解这些马克笔在画面上运用的特点,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马克笔。同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又一个难点:买来的马克笔数量繁多,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颜色进行上色?因此,第二个课程环节是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教会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色卡,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围绕着手绘表现课程的最终目标——效果图表现的内容紧密联系。第一个部分的微课程内容尽量设计在10分钟以内,保证在微课实施的过程中学生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高涨的兴趣。

第二个部分的微课程内容,针对学生在拿到马克笔工具时,常常会错误地将马克笔的使用与水彩笔等普通上色工具混淆的问题进行设置,从学生的习作点评导入课程。在第一个阶段提出学生在刚开始使用马克笔时常常会出现的用笔错误,再通过现场视频拍摄演示、光影效果动画演示、PPT内容分解与拓展、平面图片效果对比等方法让学生明白将要绘制的空间在光影作用下产生的明暗关系,而这恰恰是马克笔的上色重点。在演示完基本笔法后,通过两个机位的切换,讲解并演示绘图上色过程中即将遇到的湿画法和干画法的具体画法,并对这两种画法形成的效果进行对比和说明,同时给出课堂练习的实际场景。通过特写拍摄让学生看到练习的具体情况,达到促进学生跟进练习的作用。第二个部分的微课程内容安排在10分钟,讲解的部分时长2分钟,视频演示部分时长5分钟,动画分析部分3分钟,让学生在高效的时间内有学有练。为了加强练习,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更有难度的练习,并在视频中用动态PPT帮助学生分析练习中的难点并给出处理方法,考虑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所以在视频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列出了一些经典的书籍、网站论坛、微信公众号,以及教师的互动微信平台,帮助学生寻找可用的资料,实现课下的自主学习。

第三个部分的微课程内容是建立在第二部分内容之上的具体应用,根据学生以往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将问题梳理成三点:(1)素描关系不够明确;(2)色卡+光影变化的综合效果不知道如何表现在空间中;(3)色调的整体性不够。针对这三个主要问题,我们在第三部分中设计了相对应的环节逐个解决问题。首先,通过一个动态PPT画面引导学生观察素描关系的要素,让学生理解素描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其次,用视频演示的方法,示范如何运用第一部分学习的色卡知识找到物体的固有色,并对一个简单立方体从素描关系出发进行逐步上色。在整个演示过程中,不断穿插图片对比、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马克笔技法的效果。并用视频拍摄的手法演示学生在课堂练习的过程和效果。最后,用全屏展示的方式对立方体上色的效果进行分析,并用视频拍摄演示如何运用彩铅统一整个立方体的色调。通过这三个环节的设置,帮助学生建立立体形态的上色难点和技巧。第三部分的最后,是对学习内容的检测,即多个立方体组合上色的练习,这个环节加大了形体的复杂程度,需要学生根据素描关系进行分析并独立完成练习。第三个部分的微课内容时长9分钟,每个环节都解决了一个教学重难点,针对性强,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演示,也可以为学生课下自学提供很好的帮助。

马克笔基本技法微课程在制作的过程中,遵循了ADDIE教学法的核心宗旨。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明确,文字、图片及多媒体资源新颖、清晰,教学视频的分辨率高,视频中的语言通俗、易懂。为了方便学生进行“碎片式”学习,微课视频的时长得到有效的控制,三段微课内容都在5到10分钟左右。

微課程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对这种授课形式很感兴趣,可以在课堂观看,也可以在课后随时随地观摩和练习。应用动画演示、图片对比和演示细节的方式进行观察理解,对马克笔工具有了直观的认识,并通过从易到难的阶段练习逐渐掌握了马克笔的基本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微课程的时间比较短,针对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在课后练习的成果及时给予点评和指导。总之,通过这个部分微课程的辅助,调动了学生使用马克笔工具的兴趣,克服了学生在接触马克笔之初遇到的困难,练习效果好,教学效果突出,极大地激起了学生日后练习手绘的积极性。

四、结语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大大激发学生对教学的兴趣,可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微课程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教学的重点、难点制作成课件,画面清晰,视觉效果好,丰富了教学的资源。本文探讨了高职学校应用微课程教学的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微课程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微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实质性研究,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全丽莉.微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5(7).

[2]张宁.微课在高职教育的教学设计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17(7).

猜你喜欢

马克笔微课程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作品一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