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群背景下高职英语课语整合式教学研究

2017-07-09邵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9期
关键词:课目英语课程高职

邵毅

[摘 要] 通过分析目前高职英语课程面临的挑战和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分析英语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在专业群背景下,将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目的内容进行整合,分成模块,进行语言与课目整合式教学,在教学设计上进行“金字塔”式的课案规划,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多元识读方式进行多模式知识和语言输入,最后形成综合性的考核评估方式。希望能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关 键 词] 专业群;英语;课语整合;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066-03

課语整合式学习,全称是“内容与语言整合式学习模式”(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首先在欧洲兴起,之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刘会英,黄甫全2013),被认为是一种能够代替传统外语教学的新的教学方式。课语整合式学习旨在通过另一门语言学习课目知识,以所学语言为工具将语言学习与课目教学融合起来,是一种兼顾课目内容与语言的双聚焦教学方式(Coyle,2007),可以避免单一的语言学习和单一的课目教学固有的弊端,既不同于纯语言教学,也异于通常意义上的课目教学。这一观点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对学生所学课目和英语语言两者尽可能达到统一的要求不谋而合,或许可以探索出一种新的方式来推动高职英语课程改革。

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由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孔庆新,2013)。作为专业群建设的核心问题,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应当遵循认识论的规律。人类认识论的规律是通过实践产生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专业群内的课程构建强调以岗位为基础,通过岗位群确定具体工作任务,以培养完成该具体工作任务的职业技能为导向来进行课程设置。

本文正是要探索,在专业群建设的背景下,是否能采用课语整合的教学方式,将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的培养与其专业知识学习结合起来。

一、目前高职英语课程面临的挑战和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提出,培养大批合格的国际化新型产业工人是我国职业教育不可逃避的责任和任务。作为重要的交流沟通工具,英语能力也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因此,英语课程虽然只是一门公共课,但却是每个专业群必修的课程之一,也面临着新的课程建设的挑战。

长期以来,高等职业学院的英语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实施是与传统课目教学相分离的。其所遵循的规律还是“基础+专业”的两段式课程设置。第一个阶段为基础英语阶段,这个阶段根据各高职学院的具体情况长度各异。以作者所在的学院历年的课程设置来看,最长可达四个学期,正好完成一套英语教材的讲授;最短的则只有两个学期,尚不足以支撑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强调听、说、读、写、译等几个方面的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使用的教材是通识英语的教材,语言所涉及的题材为生活化、普遍化的内容,基本不含有与学生职业相关的话题。第二个阶段为专业英语阶段,通常开课一个学期,各专业选定与本专业相关的教材,从规划教材到校本教材不等,基本上通过阅读翻译等教学手法进行专业英语知识的输入。目前,这种两段式课程设置和单一的语言教学模式效果并不理想,一是由于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脱节,中间出现断层,尚未开始学习专业英语,基础阶段打下的底子已然生疏,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专业英语的开设没有考虑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没有紧密联系。专业群建设背景下,学生的英语能力必须和未来的职业和岗位进行精准对接,高职学生的英语课程必须与其专业深度挂钩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专业群建设背景下英语课程的整合理念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倡导课语整合式的英语课程设置,就是要“强化课目内容与语言的内在联系以及语言学习与认知发展的密切联系”(黄甫全,李灵丽,2015),主要指的是语言与认知的整合和语言能力与专业要求的整合。

(一)语言与认知的整合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之间是有理据可言的,并非任意的。语言和言语活动是人的认知思维的载体,可以通过语言的窗口来观察其内含的认知思维。语言是认知过程产生的结果,同时语言又是认知的工具(吕爱红,戴卫平2011)。传统的外语教学通常将语言学习与认知发展相分离,事实上分裂了这个辩证统一的过程,使语言的学习事倍功半。如果能在教学中将语言与认知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借助语言进行思维,同时通过发展高级思维深化语言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语言能力与专业素质的整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高校应“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提出:课程定位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应强调与职业的相关性及行业词汇;课程设置应将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目前的英语课程设置下,部分学生的通用英语能力确实非常不错,即日常生活和简单社会场景下的英语沟通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但是一旦需要用英语进行职业交流,或者进行专业领域的讨论,就困难重重。归根结底,是长期以来“为了学习英语而学习英语”的落后英语课程设置方式没有着意培养学生“英语职业能力”,没有形成学生面对自身岗位需要的职业英语素质。课语整合式课程强调整合语言能力与专业素质,就是要同时发展交流沟通的语言能力和学术认知语言能力,使学生掌握课目内容的同时习得语言。

综上所述,课语整合式教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语言教学提高学生在专业上的认知水平,做到语言和专业知识水平齐头并进。

三、适应课语整合的英语大课程教学设计

构建课语整合的英语课程的关键是相应的教学设计,包括整合了语言能力与专业知识的课案规划、多元的知识信息输入方式和综合的课程评价方式。

(一)“金字塔”式的课案规划

Meyer在2010年提出了金字塔式(CLIL Pyramid)课案规划过程。该课案规划由主题选择、媒介开发、任务设计和作业选编4个环节构成,4个环节层层递进,以建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为最终结果。这个构架打破常规的语言教学模式,融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形成二合一的教学模块。我们按照这个构架,根据高职学院专业群建设的实际情况,形成符合高职学生的金字塔式的教学模块。

主题选择:针对岗位相关某课目形成所需学习的内容模块,集语言能力培养与课目知识学习于一体。

媒介开发:围绕主题选择相关的英语课文和阅读材料,以及英语视频图像资料,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呈现和输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形成自己的学习技能与策略,进行有效学习。

任务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通过互动或者情境设置进行学习内容的输出,如,规定学生在固定时间完成若干阅读量,观摩视频,用英语总结主要意思。进行小组英语讨论,回答课堂提问。

作业呈现:分小组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口头或书面英语报告。

按照以上课案规划,下面以我院航空服务管理学院空乘专业为例,说明课语整合式课案实施过程。

(二)信息化和多元识读方法及以环境为基础的多模态输入方式

课语整合式学习的教学语言并非母语,用英语来掌握课目知识,这是学生面临的巨大挑战。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偏弱,必须降低输入中的语言和认知负荷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这个方面,日益发展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多元识读教学方式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有了微课、慕课和大学城空间以及其他的一些学习平台,我们得以将知识打散,形成碎片化的模块,再利用信息化手段将知识视频化、动画化和图示化,用动态的视频、动画或图表图示的方式来厘清知识结构,衔接起语言和课目,在课外或课上帮助学生减轻输入负荷。

多元识读教学方法和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信息化手段的帮助下,根据视频动画或图示图表形成英语文本的课目知识主要内容和脉络,通过指导性阅读,针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句子衔接或段落组织方面的写作训练,或者对所学内容进行转述或口头分析报告等方式来发展与课目相关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专业群背景下,学生的职业岗位高度接近但又有细微区别,可以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式学习、小组报告、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交流会等学习语境,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任务,提高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以促成学生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平衡发展。

(三)新型的综合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式的学习必然需要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兼顾课目知识和语言能力考核,非传统纸笔卷面测试所能达成。因此,我们采取新型的综合考核评估方式。

考核流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時的课堂表现(包括阅读资料完成情况和课堂发言答问)和提交的作业报告占40%,最终的期终考核则占60%。

考核内容方面,形成性考核主要是学习模块的课堂呈现,已在前文提及。终结性考核以具体任务为主体,以提交任务完结报告为形式。创设某个场景,要求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应用英语解决课目问题。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考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课目知识掌握情况,小组合作中的口语沟通交流能力,并将三者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进行综合评分。

综上所述,课语整合式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设计,课堂上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最后采取综合性的考核评估方式,完全打破了外语教学等同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这一传统理念,在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和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用外语进行思考,以及分析解决问题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我国外语教学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尤其在专业群背景下,每个专业群对应的岗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有着相对的统一性,非常适合将课目与语言能力统一起来的教学模式。当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对英语教学中教师培养、师资培训、课堂组织、备课任务、专业教师与外语教师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我们找到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Do Cogle.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Towards a Connected Research Agenda for CLIL Pedagog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2007,10(5):543 -562.

[2]Meyer O. Towards quality-CLIL: Successful planning and teaching strategies[J]. Pulso Revista De Education,2010(33):11 -29.

[3]孔庆新.高职专业群“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课程体系的构建:以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群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3(7):22-23.

[4]刘会英,黄甫全.欧洲新兴课语整合式学习(CLIL)的背景、视角与启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24(5):87-91,100.

[5]吕爱红,戴卫平.现实·认知·语言[J].现代语文,2011(6):9-11.

猜你喜欢

课目英语课程高职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