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017-07-09任梓铭
任梓铭
[摘 要] 为提高民族地區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水平,必须大力研究思政教师专业的发展,及时发现不足,并尽快解决。分析了国内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专业的成绩和缺陷,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政教师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207-01
一、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整体而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教育改革的实施,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许多相关制度和政策相继出台,对教师配备和教师管理大有帮助。各级教育部门也愈发重视,增加了财力、人力上的投入,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队伍越来越专业化、体系化,且队伍素质总体有明显的提升。
但也有不少问题需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民族文化的融合还需进一步提升,现实中,有些民族地区偶尔会发生暴乱,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思政教育工作做的不到位。其教学对象多是少数民族的学生,历史文化不同,在思想上必然存在差异,而且他们多有自己的信仰,很可能一时难以接受马克思主义。另外,教师选拔制度不健全、缺乏创新意识、与新时代相脱节等都是问题所在。
二、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一)完善思政教师的培养体系
在民族地区很多高职院校中,对思政教师的培养基本定义为职业资格培训,内容以基本技能、思政教师职业标准为主,忽视了教师的素养、创新精神,而且存在着专业性薄弱的缺陷。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予以重视,根据现代高职院校要求,输出一批实用型、创新型思政教师。既注重基础能力,又兼顾拓展训练,采取进阶式培训模式,逐步提高思政教师的水平。民族地区有其特殊之处,经常会涉及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所以要尽可能地接受多元化,在开展一般性培训的同时,还要结合民族文化,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另外,高职院校通常会采取内外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定期将一批优秀教师送出校门,从其他学校学习并借鉴成功的经验,当然也不排斥聘请外部的资深教师,比如邀请名师到学校演讲。在内部培养时,时间较长,比如新教师需先花一学期的时间跟着指导教师学习,观察其讲课过程,并及时思考做好笔记,指导教师则予以全面指导,使其尽快能独立开展教学活动。而校外培训时间较短,比如选送优秀教师到名校参加短期的进修班。
(二)适应新媒体信息化环境
单就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内涵而言,可具体概括为知识水平、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几大方面。在新环境下,对这些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创新意识,跟紧时代潮流,尽快适应新环境。互联网上的思政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应充分利用,熟练操作计算机以及简单的教学软件。为及时掌握行业动态,了解时政新闻,可关注相关微博、微信公众号,保持联网状态,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手机获得所需信息。在网上也可以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彼此的心得,知识方面除了思政理论、教育学,还要了解现代科技。将多媒体等新手段引入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德育教育为例,可利用多媒体创设相应的情境,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再如关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创业,不妨虚拟应聘场景,让学生提前熟悉应聘的感受,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改正。专业素养更是如此,网络错综复杂,思政教师需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时刻传递正能量,反对并举报一些不良信息、反动言论。
(三)建立健全相关发展制度
思政教师专业要想取得进步,迎来美好的未来,除了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培养优秀教师队伍,还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对教师的行为加以规范,同时予以保障。就目前而言,我国高职思政教师选拔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民族地区,不足之处甚多,比如缺乏重视、选拔标准较低、选拔流程不合理。所以,选拔思政教师时,应参照其他学科教师的选拔标准,严格监督,确定资质达标后才能初步录取。需注意的是,思政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有特殊之处,比如对品德行为要求更高、需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另外,还应富有奉献精神,思想端正,生活作风良好。
另外,还需加强管理,促进思政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随着严格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在教师的管理方面,也要不断完善,比如教师培训制度,学校会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在尊重教师职业的同时,会给其留足够的自由空间。国家也应加强对民族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培养的重视,并出台有利的政策,如提高教师待遇,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我国当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发展指导理论,在高职院校中具体主要体现在思政课堂上,要想促进两者融合,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和探讨,并兼顾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总结规律。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还要积极促进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的结合,培养更多优秀的思政教师。
参考文献:
[1]骆静.新媒体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及发展新途径[J].新媒体研究,2016,27(2):51-53.
[2]祁道林,陆柳梅.高职思政课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调查与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4,37(5):17-21.
[3]利爱娟,陈虹.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现状研究[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5,26(1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