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学习在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7-07-09黄晗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学人格经验

黄晗

[摘 要] 体验学习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产生个人体验,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在人格心理学课程中,运用体验学习的方法,结合课程设计出有利于产生体验的情景,再采取多种形式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学习到相应的知识,体验学习具体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以及行动应用。从这四个环节对体验教学在人格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以提高人格心理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体验学习;人格心理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133-01

体验学习的理论是以维果斯基的在体验中学习促进人类发展的学习观为基础的,与理性主义和其他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不是把学习看做是抽象符号的学习、加工和回忆的过程,而是强调在体验中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把学习看做是体验、感知、认知以及行为这四个方面整合统一的过程,本文就从体验学习对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的重要性和相关的方法进行简单分析和阐述。

一、体验学习对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人格心理学课程主要是以掌握人格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原理以及研究方法为教学目标的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中包括对人格结构、人格发展、人格评鉴以及个人教育等基本主题,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人格的理解、分析、评估和完善的方法,是一门与实际紧密相关的课程。但是在人格心理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其理论知识过多而成为教学的难点,课堂枯燥,学生难以理解这些理论知识,久而久之学生渐渐地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以传统的课堂教授为主,即使有些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了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导致人格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学生也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因此,这时可以在人格心理学课程中引进体验式教学的方法,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学互动、强调知识的体验性、强调与生活的联系,是一种将生活经验和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与应用人格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体验学习在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根据库伯提出的体验学习的过程要经过四个阶段的循环,分别为: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我们就主要从这四个阶段对体验学习在人格心理学课程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具体体验

具体体验环节,主要注重的是学生个体正经历的经验和在这个环节中所产生的感受。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他们会带着这些不同的经验进入学习,因此要创设学习的情景,从而唤起学生的这些体验,经过下一个环节反思与观察,提炼出抽象概括的概念与理论,再应用于具体的情景,从而产生新的体验,帮助学生对不同的人格产生更加深刻、直接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反思观察

反思观察环节是要对经验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理解,再做出相应的描述和评价,这一环节注重对体验的感知,学习者可以学习到从多角度的反思和观察他们对创设情景的具体体验,从而使学习者理解发生在自己身上和他人身上的事件,将这些具体的体验在反思观察的过程中被注意、比较和抽象概念化,在反思观察的过程中完成一个从感性体验到理性经验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清楚地了解人格變化的过程[2]。

(三)抽象概括

抽象概括这一环节是将感性的经验概括,转变为具体的概念、原理和理论的过程,人格理论有着具体的解释框架系统,其中包括了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知识体系,对各种人格的现象有聚义的说明和解释,同时还给出了研究的框架系统,对人格提出了新的问题和假设,也提供了新的行动方向。

(四)行动应用

行动应用环节,主要强调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然后在实践中产生新的体验,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循环圈,我们也称这个循环圈为“体验学习圈”。“体验学习圈”要求学者要将上面的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与行动全部参与进来,这种模式包括对真实具体的事物进行感受,产生直接的经验和感知的过程,将这种体验的感受深入内心并用该项的概念进行解释和描述领悟的过程,这是一种感受、理解、思维和行为的循环模式。学生经过了这四个环节的“体验学习圈”,可以很好地将自己的个人体验转换为对人格心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人格心理学的上课效率。

综上所述,在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应用体验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通过自身体会、社会事件、影视作品、心理活动和心理测试等多种形式直接体验和感知过程,从而使学生对人格有最直接的认识和体验,产生出较多的感悟,这些感悟有利于学生对人格理论的认识与应用,并在应用的过程中产生出新的体验和感悟,如此良性循环,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范蔚.我国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与人格教育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3):59-62.

[2]魏昌武.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2(1):317.

猜你喜欢

心理学人格经验
以鸟喻人
“没有用”的心理学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跟踪导练(二)5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