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7-07-09陆春元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7年10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课程体系

陆春元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尤其是机械制造领域,对机械类专业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越来越短缺。为了有效适应社会发展,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需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不仅要加强各专业之间的衔接沟通,还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重点专业建设带动其他专业,其他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以便培养更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机械类专门化人才。

[关 键 词]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课程体系;高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0-0022-02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主要采用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模式,按专业录取、入校后根据不同专业进行专业教育,学生专业选择余地小,专业课程设置过细、过窄,严重影响了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招生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重点专业建设带动其他专业,其他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以便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所需人才。

一、高职院校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的意义

人才的培养不能盲目进行,尤其是高职教育,一定要以社会需求为着眼点,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课程,以便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在高职院校专业教育领域,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课程联系比较紧密。学生要想成为应用型人才,不仅要能够熟练运用机械工程学科理论知识,能够透彻地分析和理解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自动化专业相关原理,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只有学生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相关知识、技能熟练掌握,才能够在生产一线独当一面。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采用单一专业教育模式,按专业录取、培养专门人才。此种教育模式,学生专业选择余地小,专业课程设置过细、过窄,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不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

目前,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消除专业课程设置过细、过窄的弊端,使高职教育人才能够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带动其他专业、以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目前,一些本科院校已经开始实施按学科大类来划分的专业,在学校招生的时候,统一不分专业,对所录取的学生进行通识基础教育,经过两年基础教育后,根据学生成绩和志愿,以学科为基础,给予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更需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面向不同的职业分工设置专业,以便于学生未来就业能够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发展。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主要是围绕机械制造行业所设置的一类专业,因此,高职院校可以依托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以相近技术专业为支撑,建立专业群,并逐步发展成为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构建,还有利于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所以,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是高职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对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近些年,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过去相比,高职专业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较,高职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轨现象也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在专业课方面,一些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现象还比较严重,专业课程教学手段不科学,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在一些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示范,学生去模仿,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课为主,不能够将教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应用相结合,这样,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还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够将本专业知识与相关专业知识相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专业发展需求。(3)学生只关注理论知识的考试,以不挂科为目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很难反映学生真实技术水平,学生不需要掌握多高的专业技术,也不需要亲自动手实验,只要考前做好理论课复习工作,就可以应付专业考试获得高分,专业教学很难发挥应有的效果。(4)专业教学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一些学生虽然理论知识过硬,但是,在实践中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还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重点专业建设带动其他专业,其他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形成一个新的体系来做支撑,才能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三、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参照行业、企业岗位需求,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参照各专业职业技能标准,设置教学内容。依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职业技能标准,重新修订专业标准,并根据行业、企业产业链,设计课程体系。根据新时期社会企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淘汰旧课程,设计新课程,在社会需求基础上重新制订课程标准,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发展目标。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在课程体系建设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有针对性地构建企业岗位课程群,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适应企业岗位需求;(2)要有针对性地构建职业资格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适应机械制造行业的普遍要求;(3)要有针对性地构建技术拓展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能够适应企业发展需求,还能够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活动课程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整合现有实训基地资源,构建生产性实训体系,发挥“培訓平台+技术中心”的作用,也可以加强课堂教学资源建设,校企共享课程开发,校企合作共建、共管生产性实训基地。这样,既可以满足专业群人才培养,加强特色课程的开发,也可以进一步完善软环境、规章制度,促进课程体系的开发与管理,满足订单培养和就业需求。

(二)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进一步完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课程体系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需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整合相关专业专兼职教师队伍,根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课程教学需要,打造一支高水平“互聘、互兼”的教学团队。一方面,可以促进专业骨干教师到生产一线兼职锻炼,通过挂职锻炼、顶岗实践,使教师能够熟练掌握所从事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理解所在企业的文化,以有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承担相应课程的教学任务,树立行业影响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教学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选择一批职业操守良好,具有良好基础的骨干教师前去进修,并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有效深化产教融合,为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奠定基础。同时,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还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混编专业群教学团队,聘请企业工程师、高级技术人员等来校讲学,切实提高专业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的对接。在校内外整合教师资源组成的教学团队,不仅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学效果,还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最新专业知识,提高学生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营造“学做合一”的教学环境,拓展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努力创建“学做合一”的教学环境,加强实训软硬件建设,拓展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这方面,可以根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专业发展需求,根据企业制度和市场规律,制订综合实训教学标准,创建“学做合一”的教学环境,使教学环境能够贴近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符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发展的“培养模式先进、校企深度融合、专业群设施配套、就业优势明显”的培养体系,真正实现核心专业带动专业群内各专业,不断增强重点专业示范带动作用和社会服务能力。拓展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需要积极加强校企合作,增进优势互补。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开展“厂中校”“教学工厂”、毕业实习、校企导学制共享型课程等多种实践教学活动。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进行岗位实践,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企业顶岗。学生通过阶段性生产性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训、校外企业毕业设计等能有效提升岗位技能。通过“共享、共建、合作、双赢”的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可满足专业群人才培养实践教学需求,促进校企合作课程的開发与管理,满足订单培养和就业需求。

总之,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建设,构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专业界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文超,周为,刘开生.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针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J].职业时空,2013(1).

[2]李子峰,张春东,宫波,等.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针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J].北方经贸,2012(3).

[3]易飚,张义平,胡清.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校企深度融合”教学实践[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0(2).

[4]何静.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

[5]贺舒榕.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