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
2017-07-09李文强
李文强
[摘 要] 随着信息社会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教师能及时获取时政信息,将思政教育和现实时政进行结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互联网也使学生见识更加开阔,对思政教育课堂的看法改观,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简要分析高校思政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 键 词] 互联网视域;高校思政教育;改进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108-01
高校思政教育是对高校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进行教育的重要方式,是所有高校生都需要学习的基本课程,为我党培养高素质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互联网环境下,思想碰撞迎来了新的高潮时代,这对高校思政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生自有的混杂思想体系
由于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共享方便快捷,很多高校生随时随地都能在互联网上搜寻、接受新的信息。这些信息能拓宽高校生的视野,同时也为他们的思想成型注入新的元素。基本上来说,高校生在互联网上获取的信息量越多、信息内容越杂,那么对其自身的思想观念体系塑造的影响越大。诸如和平主义、个人英雄主义、资本主义等混杂不一的思想观念,在高校生的自主思想体系塑造和定型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当高校生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定型过后,高校思政教育对其的思想价值传输作用会大幅降低。
(二)思政教育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基于互联网的传播性,高校生能轻易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在互联网视域下,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可能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当学生已经接触过相关或类似信息后,教师再以该信息为基础来进行思政教育,肯定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更无法传递该信息背后要表达的教育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滞后,无法同步学生的信息接受范围,对教师的权威性及教育性有着严重的破坏。
(三)思政教育方式落后
传统思政教育课堂的教育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能让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临时更改教学内容,具有很好的灵活性与反馈性。但传统教育方式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高,无论是准备教学内容,还是讲解方式,甚至是其个人魅力,都需要能够吸引学生,否则很容易使教学过程乏味无趣,学生吸收度不高。而互联网视域下的教学方式,教师借助互联网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轻易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创新教育理念
由于高校生在互联网中获取了大量信息,并形成了独有的较混乱的世界认知体系,其价值观念通常较为复杂,缺少主导性思想。因此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应当结合当下互联网环境中高校生的复杂而混乱的思想观念,改变传统教育一味灌输的理念,转以正确引导的教育理念。教师在高校生原本思想观念的基础之上,对其科学、合理、道德的价值主义进行正确引导,促使其发展为具有主导性的关键思想。而对一些负面的价值观念则要进行适当批评,尽量扼杀其生根的机会。在互联网视域下,这种引导式的教学理念比传统灌输式的教学理念更符合时代背景,也更能有效、科学地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二)充实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讲解的教学内容,高校生基本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相应信息。因此,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的信息资源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这时候,充实教学内容对教师思政教育课堂的改进很有意义。充实教学内容不是单纯地堆砌资料与信息,而是教师应当准确把握这些信息背后的教学点,并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切入,以最能为学生接受、吸取的方式进行讲解。当教师与学生拥有相同的信息资源时,教师要做好教育工作,必须在信息的处理上花费心思。例如,在讲解马列主义时,学生能在互联网上找到一大堆相关信息,但他们不具备教师所具有的思政素质,无法及时、正确把握这些信息的关键意义。教师应将这些相关信息进行串联,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提炼出其中的教学点,让学生能准确了解信息背后的意义。
(三)改进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的“一人、一书、一粉笔、一黑板”的形式,在高校生接触了十余年之后,在他们眼中早已变得枯燥而乏味。互联网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以教材课本为基础,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学生展示相应的背景介绍和相关知识,并以图片、声音、影像等新颖的形式进行展示。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视野,更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互联网视域下,新的教学方式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
互联网的出现,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诸多帮助,但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应当正确认识互联网视域下思政教育的不足和缺陷,并对其作出相应的改进,以期能与时俱进地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实现其对高校学生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馬浩.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5(5):125-126.
[2]龙玥.“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7(2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