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日语教学中听力课程之实践能力培养
2017-07-09张晓娜
张晓娜
[摘 要] 高职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有待养成,加之在校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受此学情影响,学生听力实践能力培养遇到诸多障碍。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等多个侧面阐述了有关听力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
[关 键 词] 语音素材;实践能力;翻转课堂;任务导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107-01
一、听力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学生入学之初表现为欠缺主动思考学习意识,习惯基础知识记忆,缺乏语言输出训练,学习习惯较为被动。加之高职学生在校系统学习时间多为两年或两年半,学习周期相对较短,学习内容及语言应用能力训练时间随之缩减。
二、听力课程教学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
受上述学情分析,学生在课程接受效果、应试中听力项目的答题情况、就职领域所表现的听力能力输出方面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亟待教师对此有更多的探讨和关注。众所周知,对国际日语能力考试而言,在总分通过及格线基础上,听力项目必须通过基本限制分19分,才能获得考级证书。学生在职场面试及就职领域听说能力的不足,亦直接影响其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听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引导
教师在对教学成效苦思,不间断琢磨教学方法的同时,开启学生主动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把钥匙无疑是问题解决之关键。学生课下活动时间占据大学生活一半,鉴于此,刺激学生主观能动性、建立其课程学习兴趣,加强常规课程教学之外的隐性课程的关注与管理,会让整个听力课程教学进行得更为平顺。新生入学之初,多课程老师联动,抓住学生语言学习黄金时期,布置隐性课程学习任务,即在课下让学生广泛涉猎动漫、日文歌曲、各种视频资料,建立其和课程学习的直接联系,养成磨炼耳朵的好习惯。
(二)听力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1.可适当引入翻转课堂模式
教师在教授新课前可将部分课程学习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课下预习,获取听力有效信息。教师再次讲授此内容时,针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确认,梳理关键点,归纳重点内容。此方法既刺激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又节省了课程教学时间,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熟练度的学习上。
2.粗讲与精练结合
何为粗讲,即不要对听力素材进行任何分析,切忌每播放一个小题就终停录音。旨在培养学生的觉悟能力,在不掺杂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让学生获知自身对新语音素材收听的理解程度。适当连续地播放录音可以让学生进入一个语言情境中,保持一贯的听力态势,有利于学生听力耐受度的培养。录音播放后,教师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适当解析,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此为粗讲。在对素材进行粗糙处理以求学生获得语言活动的最初印象及整体把握的同时,还应融入对语音素材的精细讲解。第一遍录音后,教师可启发学生讲出所听取的关键词语,以及与解题直接相关联的接续助词、关键语句。一遍录音不能完全反馈有效信息时,可以播放两到三遍,启发学生将关键信息全部表达出来。接下来,尝试引导学生将所获取的这些词汇、语句串成一条线,完成对整个语音素材的概况、归纳。这中间,学生开动脑力,在逻辑思维路径下,将头脑中获取的断片似的信息融合概括起来,描绘出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最终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还原再现了语音素材的基本情境。精细化讲解树立了学生主动思考意识,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
3.采用任务导向法进行听力训练
听力课程与其他文科大类课程相比,授课内容单一,稍显枯燥。教师可在部分教学内容处理上,增加互动环节,实施任务导向法,做中学。这里所言的任务导向法,可以理解为一个个小的活动任务。在课程進行中,每一个听力素材都是一个活动任务。以要听取一个有关购物内容的语音素材为例,展示任务导向法的操作步骤:(1)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确认完听力问题后,紧扣问题,教师向学生布置活动任务,即再现语素材活动场景或归纳其内容梗概。(2)任务准备、创建团队。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活动团队,同时播放一至两遍录音,要求学生记录所听取的关键信息。(3)任务实施。录音播放完毕,给各团队活动时间,团队内进行信息交流的碰撞,将所获取的信息梳理出来,并可进行分角色扮演,再现语音素材会话场景。(4)任务评价。师生从听力信息的获取程度、准确度,以及素材内容再现的完整度、学生语音语调、肢体语言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听力素材的选取及视觉化信息呈现手段的导入
在课程教材内容选取上应选用高职系列教材,教材内容贴合生活实际,富有趣味性。采用多媒体、微课等多种信息化手段,通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信息、视频资料等视觉化信息手段的导入,刺激学生课程学习兴奋点,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开展课程学习。
听力课程的教学效果关乎学生整个日语语言实践能力的发展,做好听力课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其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加大语言输入与输出训练,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思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