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语言教学中讲练区分的意义及其执行指标

2017-07-09陈晶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生词速度指标

陈晶

[关 键 词] 语言教学;讲练;执行指标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106-01

一、语言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区别

语文教学与语言教学最大的差别在于:语文教学建立在学习者对目标语言有了良好基础之上,至少体现为:较低层面的语言单位如词、句、小段落的听说和基本语法不存在理解和口头使用上的问题;而语言教学的学习者往往存在很大的基本语法词汇掌握问题和听说能力缺陷,因而其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从低层级单位入手,使学生能较熟练地应用所学内容。

从熟练这个目标出发来观测,越小的、越低层面的语言单位(比如词汇)需要的训练数量越大,因为这个层级的语言单位越需要瞬间反映(比如听说中的反应),换个角度说,语言教学比语文教学更需要大量高重复性的训练,而且为了训练结果可控,这些练习方法应尽量在课堂上完成。

但从实际课堂情况来说,由于语言教师长期受到语文教学的影响,很容易产生讲多练少的问题,或者只进行简单练习,远远达不到学生能熟练使用的目标;但为了达到理想目标,教师往往会布置较多的课外作业,但这些课外作业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尚未熟练时就自行练习,即使最自律的学生,花费大量时间,也未必能达到熟练学习的目标,反而可能造成一些难以纠正的固化错误,而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效果更差,一天比一天难以跟上进度,直至完全放弃。

二、讲练区别及设置控制指标的意义

当学生面临语言中的新知识点时,需要老师讲解其意义与形式的关联,比如生词的意义及其发音、新语法点的意义及其表现形式,若教师不讲解,学生则无法在短时间内自行理解。

但语言学习的目标是使用,不能止步于“知道”形式和意义的关联,语言的语音性决定了其瞬时性,听说甚至阅读都需要学习者有快速准确处理的能力,必须经过反复练习。正常的母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婴幼儿时期在家长陪伴下经历了长时间的练习,第二语言学习的时间有限,教师必须利用这有限的陪伴进行较大数量的有效训练,让学生尽量达到具备基础使用能力的程度,比如在词汇层面能具有听说后快速准确的反应能力(听),能在需要使用时快速准确说出来(说),能快速从书写形式上識别出意义(读),能在书写需要时快速从记忆用语中检索到并准确书写(写),句子层面能快速听准听懂,能根据需要准确选择句式或语法形式,能以扫描的速度准确获知内容,能使用正确句子并准确书写,总的来说,接近母语的使用情况应成为第二语言训练的终极目标。

对新教师来说,判断何时讲、何时练存在难度,笔者提供了一个基本原则:新知识讲、旧知识练。但何为讲、何为练,练到什么程度,设置可控指标,以这些指标为目标,就能保证教学达到基本效果。

笔者在长期训练实习教师的过程中,过滤出在听、说、读、写各个环节都具有普遍意义的“速度”与“顺序”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根据“讲”“练”两个环节的本质不同分别要求,结果可以直观观察,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这两个指标监测课堂效果,随时纠偏,达到课堂效果最优化。

(一)速度要求与讲练区别

如前所述,语言学习的训练要达到一定的速度要求,但这需要过程:

在学习新知识时,让学生弄懂教师的目标,这个过程必须要慢。在练习的初始阶段,尤其是听说练习中,学生必然有一个检索反应阶段,教师应给班上大多数学生留出较为充裕的反应时间。随着练习不断推进,练习的速度必然加快,教师也应不断推进学生的反应速度,通过这种反复和推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达到很快的速度,到这个时候,一个语言练习才能算作完成。

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控制提出明确的速度要求,就能杜绝缺乏练习或者练习不到位的情况出现。

(二)顺序要求与讲练区别

语言练习一般是从词、句等基础单位开始进行,也应以语音形式开始进行,比如语法,应先进行口头练习,达到较为熟练的程度后,再来进行笔头练习。

片段练习可以成组反复多次的密集形式练习,比如成组的词语听说练习,或者语法句型的多组搭配造句练习。

练习过程中师生之间互动极为重要:学生要练习,教师要反馈,让学生随时知道自己的练习结果如何,这样的练习效果才能最大化。所以,反馈是教师的规定动作,这个动作经过练习,也很容易形成习惯。

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如果以“很好”“对”的形式进行反馈,相应的容易出现“不对”的负面反馈,这对一些学习情绪敏感的学生容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规定反馈采用正确答案的方式及时跟进,比如让学生看图说词,学生说一个老师就跟着说一个,学生说错了,老师不用说“不对”,只要跟着说正确答案即可。因此,练习过程存在师生间的生先师后顺序。

相应的,新知识学习过程中,老师会有一个展示过程:比如老师用一组图展示一组生词,用大而清楚的声音,逐一告诉学生生词发音,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跟读,这就自然形成了师先生后的顺序。

三、留意新旧知识差异,正确选择顺序与速度

有些内容环节看似新,实则旧,比如英语生词认读,教师往往用领读方式教。实际上,教师应该先教发音和意义(生词听说),在这个环节熟练之后,才进入生词认读环节。认读生词涉及的字母拼读,应该是更早以前学过的基础知识(旧知识),在未读过的但经过听说练习的生词中进行实践练习,所以生词认读应省略展示性的师先生后环节,直接进入生先师后的练习环节。

在练习过程中,随着速度的加快,教师也应逐渐停止反馈环节以便速度能达到极限。

通过这种对讲练环节的可操作指标的明确控制,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环节,都能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监控得以有效训练,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这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达到语言学习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生词速度指标
速度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图侃天下
速度的较量
生词库
生词库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