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2017-07-09张华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7年1期
关键词:工学实训管理工作

(南通职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06)

[摘 要]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些年来,社会对实践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职业教育随之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而与职业院校发展相生相伴的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学生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尤其是在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也势必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如此才能够满足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求,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进行几方面研究。

[关 键 词] 工学结合;高职;学生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3-0119-01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要从解放思想、强化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等三大方面入手,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学校管理水平,以此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工学结合模式的特征

(一)开放性

开放性模式,对高职院校的要求是相对较高的,也就是说传统高职学校关门办学以及封闭式管理模式被打破,学生有了更多走出校门的机会,开始进入社会、走入工厂,这样一来,行业、企业以及学校三方联系就变得更加紧密。另外,这种模式使高职教育管理模式更加宽阔,更加多元化,成功促进了高职教育模式的转变。

(二)实践性

实践是教学的根本,传统的学校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之中对于工学的相关理论有个基本上的了解,但是只是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却没有对其有本质性的认识,实践是学生走出校园之后所要面临的,所以就需要让学生将理论、实践和可观的技能进行链接,从而让学生发展成有用型人才。

(三)职业性

学生大多会在毕业之后走入职场,所以学校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性。工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这一特质,因为大多数的工学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深入职场。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学会身份的转换,并且在学校之中,学校就要提供给学生以实际的工作情景来对学生进行培训,从而对其进行全面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快速走入工作之中,快速学会做事和做人。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一)解放思想,優化管理理念

1.自我管理为主,制度管理为辅。因为在企业进行训练的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心理已经成熟,并且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学校和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现在的状态和特点,将学生对自我管理的激情释放出来,使得学生能够在自我管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企业中使用自我管理与企业制度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约束。

2.企业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因为学生是在企业中进行实训,所以,企业是学生实践的主战场,学生在企业学习就应该受到企业的管理,并且企业应该作为直接管理方对学生进行管理,学校作为第二方对学生进行管理,不论是企业还是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都应该解放思想,优化管理理念。

(二)实事就是,强化管理力度

1.加强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力度。虽然学生是在企业中进行实践,但是学校也需要针对学生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使得整个学生的管理工作能够在整个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实践提供良好的保障。学校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制度的制定,来为管理做支撑,比如资金的管理制度等等。

2.健全各项考核制度。(1)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化,也就是在考核制度中的考核主体应该社会化,可以请一些有经验的人事专员来作为评委进行评价;(2)要全面化,这个考核制度不仅要针对一些学生,还要针对与其相关的一些人员,像实训师傅,同时在考核的内容方面也要全面,使得这个考核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3)要科学化,设计的考核标准要符合考核对象的实际情况。

3.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学院首先要选择一批优秀的单位作为合作伙伴,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严格的挑选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拥有实训环境;其次,学校在拥有一些合作的单位之后,还要对自己的学生进行一些激励,对于一些表现良好的学生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也要激励后进的学生;最后,企业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应该使用激励制度来激励实训师傅,使得更多的实训师傅踊跃教学。在这种激励制度下,不论是企业还是学校抑或是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和收获。

(三)重视企业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学生在这种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过程中,能够被企业的文化深深的影响。因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在的文化,只有在企业中生活的人才能够了解企业的文化,而企业的文化也会深深影响企业的员工,企业的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引导着企业发展壮大,同时企业文化也是能够影响员工的特有的一种精神素养,不仅是在道德行为方面对员工产生影响,在追求上也会对员工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在这种企业文化的熏陶之下不仅能够形成一种竞争的思想,还能找到发挥自我价值的地方,进而认可这种工学的学习模式。

综上,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创新对策进行了分析,通过文本的研究,希望能够为高职学生管理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周志和.试分析高职学生管理中激励方式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

[2]杨明强.关于高职学生管理改革方向的若干思考[J].中国培训,2016(20).

作者简介:张华,江苏南通人,讲师,就职于南通职业大学。

猜你喜欢

工学实训管理工作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2021年新增本科专业中工学农学占比最高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论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工学交替实践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