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育人手段

2017-07-09潘燕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潘燕

[摘 要] 课程思政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教育的中心环节就是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总过程中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教育新格局是主要目标,可见,课程思政的核心就是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育人手段尤为重要,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创新育人;手段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056-01

构建高效课堂,实现全程育人十分重要,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扩大辐射范围,秉持全面思政教育的关键。因此,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育人手段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还可以建立长效育人机制,达到理想的思政教育效果,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与期待,体现课程思政的特点,发挥出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

一、挖掘课程思政资源

课程思政的体系构架离不开专业课的设计创新,通过有效设计专业课程,可以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将专业课程作为思政课程教育的一个载体,以便立足于学科的特殊视野与方法,创新专业课话语体系,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资源,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挖掘课程思政资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需要创新专业课程话语体系,在专业课程创新过程中,可以实现专业授课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导,可以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巧妙结合,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资源,为课程思政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营造有利的学习氛围。(2)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打破原有的教学困境,扭转专业课程教学中轻德育、重知识的教学现状,发挥课堂的教育功能,确保思想教育课与专业课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充分挖掘思政课程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创新育人手段,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开展专业课时,教师可以根据相关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基本情况,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内容相结合,挖掘专业课的特色与优势,进行价值观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德育教育。

二、建立长效育人机制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建立长效育人机制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与前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德育教育,需要长期开展,潜移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建立长效育人机制,是紧抓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是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有效手段。建立长效育人机制需要做好三方面建设:(1)需要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确保思政工作掌握主导权,以便对课程思政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内涵,强化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機制建设,创造有利的教书育人条件,建立长效育人机制。(2)需要确保课程设计遵循教书育人规律,课程设计作为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通过有效进行课程设计,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采用行之有效的思政教学方式,开展长效教育,提高教学质量。(3)提升教师价值教育能力与德育意识,在长效育人机制建立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提升教师的德育意识与德育能力尤为重要,可以明确教师引路者、指导者的责任,发挥教师指导者作用,取得理想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例如,在建立长效育人机制时,需要对教师开展培训,使教师了解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意识到德育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教师德育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能力,为长效育人机制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以思政课为核心,扩展内涵,立足办学特色

思政课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战场,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核心,通过以思政课为核心开展教学,可以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还可以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扩展内涵,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以思政课为核心,扩展内涵,立足办学特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利用思政课开展价值观教导,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开展素质教育,加大教育力度,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学生可以正确判断现实问题立场,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对中国社会主义产生认同感[2]。(2)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在规范课程教材建设过程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师的教学内容,增强课堂的教学时效,发挥重要的作用。(3)在课程思政的构建下进行传统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陶冶学生情操,在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打破专业学科与思政学科的界限,鼓励学生开拓创新,发挥出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创新育人手段,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总而言之,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育人手段尤为重要,是提高思想教学效果、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发挥育人功能的关键。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可以扩展内涵,立足于办学特色,实现素质教育,将专业课与思政政治课程相结合,发挥重要的作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原平.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11.

[2]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英语笔记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