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烹饪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2017-07-09杨宁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11期
关键词:菜品厨师饮食

杨宁

[摘 要]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饮食有了更高的品质与口味要求,这使我国的饮食市场这些年变得异常火热。由于全球文化的相互交融,外国人对我国的饮食也越来越感兴趣,这最终导致如今国内外对我国烹饪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厨师逐渐成了非常紧俏的职业。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烹饪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之后,严重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难有专业方面的作为,还有的甚至刚就业不久就动摇了职业信念,这对于其职业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而且影响我国饮食文化的传承推广。为此,在烹饪专业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基于实际教育工作经验,就如何提升烹饪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能为烹饪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烹饪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174-02

当前,国内外对于我国烹饪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都非常大,烹饪专业学生就业变得相对轻松和容易,但是很多烹饪专业学生却缺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业后的职业发展平平,对我国饮食文化的传承推广有限,难以得到社会的良好认可,考虑此现状,在如今的烹饪专业教育工作当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饮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与信念

当前,很多学生之所以选择烹饪专业,并非是他们对烹饪和饮食感兴趣,而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学习烹饪可以更好地就业,将来的生活能够有所保障。客观来说这样的想法和认识并没有什么不妥,可以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学习动力,但这样的想法和认识还并不完全。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劳动中,饮食都是最不可缺少的,而且它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烹饪强调的是实践操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首先端正学生对烹饪职业的认识,加强饮食文化教育,让他们全面深入地了解饮食文化,以提高他们的职业兴趣与信念,这可以帮助他们在烹饪的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短片向学生系统性地讲解我国的饮食文化,让学生知道中华饮食文化也随着中华文明发展了五千年,如今我国的饮食文化已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风味多样。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饮食,如“南米北面”“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等,形成了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2)四季有别。我国四季分明,各个季节都有应季的菜品,讲究季节的变化与饮食的搭配。(3)讲究美感,要求色香味形俱全。(4)注重情趣、文化底蕴深厚。很多菜品都有其独具含义或诗意的名字,如叫花鸡、狮子头、炝凤尾、蚂蚁上树等;教师还可以用飲食文化“三字经”来让学生对我国的饮食形成一个整体的了解,如“中国食、涮北京、包天津、甜上海、烫重庆”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对饮食的深厚情感。有了这些饮食文化的支撑,学生对烹饪的兴趣可以得到极大提升,而且他们对烹饪职业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这能够巩固和坚定他们自身的职业信念,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职业发展。

二、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

烹饪这项职业虽然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终归需要过硬的职业技术水平才能真正做出美味佳肴,所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良好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部分烹饪专业学生就是因为实践能力不强、职业技术水平不过硬才得不到社会认可,因此陷入了职业发展的困境。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使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必须要做到坚持两个“重点”,注重两个“衔接”。两个重点分别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两个衔接分别是注重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衔接、注重传授知识与未来发展的衔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切实做到教学为实践服务,要根据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需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对烹调技术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要在教学上重点跟进对学生烹调技术能力的培养,对面点技术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要在教学上重点跟进对学生面点技术能力的培养,针对性提升学生所欠缺的实践能力,还要做到校内实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例如,校内的实习项目开设,必须要满足社会的实践需求,不论是加工手段、操作技巧还是烹饪方法,都要符合当前的社会饮食市场现状。另外,校内实习与就业岗位也要统一,要针对性地开设热菜、冷菜、备餐、点心等岗位实习,使学生就业后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重视创新能力培养,打开学生的职业思想认识

当前,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在讲求创新,我们的饮食从古至今也在不断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们的新需求。所以,对烹饪专业的学生而言,创新能力是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果其走上职业岗位后没有创新的思维、意识和能力,翻来覆去就只会老几样,就满足不了社会对饮食的新需求,这样的话就可能逐渐被淘汰,为此,在烹饪专业人才教育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再照本宣科,要在教会学生传统技术、方法的基础上,为学生示范如何创新,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创新。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用视频的形式,向学生详细展示一些产品的烹饪演变方法,以及当前的一些新菜品是如何创新出来的,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打开学生的职业思想认识,让学生用更开阔的眼界去看待烹饪,知道烹饪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积极尝试自主创新,在已学会的技术、方法上融入一些新的创意,使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论是在卖相上还是口味上,都能够更符合当前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满足人们对菜品的新要求,从而得到更广泛的喜爱和职业认可。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职业厨师需要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合作,才能快速完成菜品的烹饪,同时确保菜品的色、香、味、形,满足客户对菜品的需求,得到客户的认可。因此,要想使烹饪专业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使其能够与其他工作岗位的人员有效合作、高效配合。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就应多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所必需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配合能力,使学生在正式上岗就业之后,可以快速融入工作环境、工作团队,进入工作状态。

五、培养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引导学生合理成长、发展

厨师的职业成长与发展空间也是比较大的,并不是有人所认为的作为厨师,就只能在“一个灶台”上过完所有的职业生活,例如,有的厨师本来精通川菜,但他也可以向其他菜系进行横向拓展发展,逐渐熟练其他菜系的制作方法;或厨师本身从事的是冷菜制作,但也可以向热菜制作方向发展,最终成为职业能力更全面的厨师,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就。至于究竟应当如何发展,一方面取决于个人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意愿,另一方面还受市场需求的影响。为此,在烹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例如,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制订合理的计划。学生应摆正心态,尽快与社会接轨,主动锻炼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努力完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全面正确地剖析自己,并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把个人能力、职业方向、就业目标与社会实际要求相结合,主动学习和了解就业相关政策、求职方法、市场需求等信息,端正就业观念,避免择业过程中产生从众、盲目等心理,提高就业成功的概率,顺利走向社会。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紧张、困惑、迷茫、自卑等,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使其能够用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就业问题,也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可以把社会适应与职业规划相关课程纳入专业课程学习中,社会适应指导课的课程设置既要注重对学生人际交往、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几点之外,为了提升烹饪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知道作为厨师,其职责是烹饪出让客户满意的菜品,必须要能够全心全意地为客户服务,端正自身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尊重厨师这个职业。如此一来学生才会更加热爱自身的职业,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1]郑晓宏,黄晓露.各种教学法在烹饪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赤峰學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2):213-214.

[2]顾铭清.教育技能教学平台与烹饪教学整合模式研究与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8):106-108.

[3]张传军.建立烹饪教学实习体系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4(1):86-89.

[4]冯磊.关于烹饪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创新思考[J].企业导报,2011(8):223-224.

猜你喜欢

菜品厨师饮食
老人饮食应如“羊啃草”
迷惑菜品又来了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小厨师菜卜头
如何加强菜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粗心的厨师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