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2017-07-09蔡燕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11期
关键词:技工商务商务英语

蔡燕

[摘 要] 技工院校商务英语教学具有区别于基础英语教学的特质,它面向外贸岗位职业特色,兼具沟通性、文化性的跨国际语言技能和实践技能。如何使技工院校商务英语教学适应职业素养和技能发展需求,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是技工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入手,对技工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进行分析研究和实践,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 键 词] 技工院校;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172-02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是以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人类学与心理学等多学科为基础的综合应用学科。在技工院校英语教学体系中,商务英语是主要应用型英语学科,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要求较高。任何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文化差异的商务英语翻译将会变得十分困难,也有可能直接决定买卖双方交易是否成功。因此在技工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进而使商务英语翻译与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在教学实践中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技工院校学生商务英语翻译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技工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技工院校的生源情况来看,多数是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院校采用“宽进严出”的模式,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实践调查的结果来看,技工院校学生自身的英语基础薄弱,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对班级模式的教学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学生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导致其商务英语翻译学习困难增强,在学习中容易产生挫败感。此外,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不少学生在纯英语知识技能之外的学习不多,从而影响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技工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教师因素、学生个体、教学方法等,其中教师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起关键引导作用。对我校商务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教师队伍结构较为合理,以“双师型”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教学力量,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了担任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基本条件,但其实际教学仍存在一些障碍。一方面,多数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能力欠强,导致其在实践教学中很容易忽视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培养。另一方面,不少教师虽然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与技能、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缺乏对该职业研究和专业背景,缺少商务实践经验和技能培训,从而影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专门对我校商务专业学生进行关于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较差,在商务英语翻译学习中的逻辑思维定式现象较为普遍,很容易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翻译时,学生往往会从母语的思维视角展开思考,“字面直译”现象较为普遍。原因调查发现,学生这类的翻译主要是对英语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不足,缺乏足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致。这说明在当前技工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很少涉及跨文化方面的知识教学,教学延伸度不够,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足。

三、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一)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

翻译不是两种不同语言间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还应包含两种不同文化交流中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兼容。传统教学模式以介绍翻译常见的技巧与方法为主,侧重翻译实践。在技工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专业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教学方法,着重结合跨文化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多元化涉及商务应用文体和专用贸易术语的翻译,培养较强的商务实践与应用能力。由于中西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商务英语文体中,西方更注重有礼有节的文化素养和内涵,用词用语约定俗成,含有特定的惯用套语。教师应侧重中西文化差异的传授,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时应尽量使译文在风格上符合商务文体,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增进有效的商务沟通能力。

比如,在翻译商标“Dove”时,不能直译为“鸽子”,因该词在英语中有两种象征意义,即“和平的象征”和“鸽派、主和派人物”,并且该商标又有两个不同著名品牌在使用。肥皂商标可译为“多芬”,意喻“润肤芬芳”;巧克力商标译为“德芙”,意喻“牛奶香浓,丝般感受”,这样的翻译不仅能够使文字被准确地表达出来,而且能够遵守商务特定领域的行文风格,文字的表达更加得体,更符合行业的规范,用词意境深远,从而也提升了商品好感度。又如,一个简单的“请”字,在中译英时商务文体中很少用“please”一词,而常用“Would you please...” “We would be grateful...” “It would be greatly appreciated...”等更委婉谦逊的商务译法。由此可见,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各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并在实践教学中积累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文化差异下的翻译教学策略及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对原文表现形式与意义原则上不需要作调整的翻译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习语的民族与地域差异性,在保持原作风格与异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这种类型翻译在一定程度上称为“直译”,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强调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训练,既要保持原文生动形象的特色,又要巧妙地运用直译手法保留独特的商务风格。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大量新热点词汇,如 “Bubble Economy”,译为“泡沫经济”,“Soft Landing”译为“软着陆”,“One Belt,One Road”译为“一带一路”,这些词都可以引用直译。对于很难或不可能直译的,可采用音译或意译的翻译方式,需要结合上下文内容和表达的意思,这就更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因此要将跨文化能力培养贯穿融合到整个翻译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尝试翻译过程中不断训练并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如天津的名小吃狗不理包子,直译欠雅观且容易造成曲解,厂家利用谐音译成 “Go Believe”,在西方国家有美好的寓意,认为是值得信赖的事物,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品牌和企业形象。又如耳熟能详的运动品牌 Nike,在英语中代表胜利吉祥,而在中方文化中音译为“耐克”,暗示该品牌的体育用品系列能经久耐用、克敌制胜,这样的翻译就弥补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缺失,最终达到中西文化的紧密契合。

针对商务专用术语,需要遵循商务习惯、结合词语所在的商务背景进行翻译。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涉及该类词语时,教师可结合该类词语的商务背景进行讲授,给学生展现词语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到跨文化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进而在商务英语翻译学习中强化自身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锻炼。比如,“party”一词,在基础英语中可翻译为聚会、派对,但在商务英语中则多可译为“当事人”或“商务伙伴”等,如“Party A” “Party B”还可表示商务合同中的“甲方”和“乙方”,“the third party”可翻译为“第三方”等。再者,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还应体现西方文化简洁实效的商务风格,这有别于中方文化的客套累赘,所以翻译时力求做到精准严谨,同时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又如 “Offer”一词在商务英语应用中,除了译成“提供”之外,多表示“交易磋商的环节发盘、 报价”,“Firm Offer”可表示“实盘”,句子As this product is in great demand, we would recommend that you accept this firm offer as soon as possible,可简译为“因该产品市场需求量极大,宜从速接受实盘”。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还有一种翻译方式能够明显地体现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即“借用”翻译方法。在这翻译方法的教学中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也更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此外,由于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有些英语中的动物承载的民族文化特色与信息与我国习俗不同,英汉文化差异造成的联想完全不一致,其意义往往不可于字面表现。因此在这类翻译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文化背景进行有效借用,在中西文化差异中寻找汉语中对应相似表达的熟语或谚语进行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尝试地寻找两者之间的异同,并尝试着进行翻译,再逐步呈现不同翻译达到的不同效果,进而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譬如, “亚洲四小龙”一词,在英文中的原文是“the Four Asian Tigers”,在中国文化中,“龙”要比“虎”更易接受,然而在英语翻译中却不是“the Four Asian Dragons”,这是由于中西文化中,“龙”所象征的意义完全不同。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天上的神灵,威武雄壮、生气勃勃;但在西方文化中,“龙”是凶恶的鬼怪,“虎”则被认为是勇猛、富有进取精神的象征。

(四)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实践

在技工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學中,结合中西不同文化背景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十分必要,在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针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情况,以教学实验的形式随机选择了一个国际商务专业班级,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强化注重跨文化交际培养教学,不以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和最佳译文为教学追求目的,改变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尝试为中心”,主导任务是引导学生注重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使学生逐步领会和增强跨文化交际技能,除课堂翻译教学外还使学生在课外去了解、掌握和运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异。在经历一段时间实践教学之后,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访谈和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有大幅提升,而且翻译的精准性和全面性也有大幅提高。这说明通过改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方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是可以有效增强的。

参考文献:

[1]侯飞娜.探究技工院校化工专业英语翻译教学技巧[J].海外英语,2015(3).

[2]王盈秋.从建构主义视角透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

[3]彭安辉,李延林.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李靓.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12(26).

猜你喜欢

技工商务商务英语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基于大商务专业群建设的商务通用能力素质结构内容体系探讨
从技工到英雄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技工与专家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
我的商务秘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