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学的信息化探究
2017-07-09张小磊
张小磊
[摘 要] 信息化手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结构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手段,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的特色,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目的。
[关 键 词] 信息化;基础会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112-01
一、信息化手段在基础会计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
首先,国家政策文件的支撑及社会的需求。要加快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在“互联网+”时代,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从原来的笔试改为机试,会计中各事项的处理改为会计电算化等转变都无一不说明信息化手段在会计中的广泛运用。其次,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及学生单一的学习方法促使信息化教学开展的必要性。传统“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信息量少,授课效率不高,绝大部分学生对专业了解很少,对老师所讲内容不能真正地理解和消化,从而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些教学现实面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的教学状况,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学迫在眉睫。最后,基础会计课程大部分内容侧重理论,知识点特别多,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乏味和难以理解,而信息化手段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事物直观化,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
二、信息化手段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的作用
信息化手段直观新颖,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制作教学课件,用3D仿真模拟动画设置情景,用微课、慕课等内容突破重难点,用各种会计网络平台布置作业和复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另外,信息化手段有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课后可以利用电子邮件、QQ、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间的意见交换,教师可以安排练习,落实巩固练习,现场答疑,这种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这样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又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还可以让教师了解自己上课的不足及课堂效果。
三、信息化手段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的运用
(一)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
在课堂中采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显示,逼真的动画表现,和谐悦目的色彩搭配,清晰悦耳的音频刺激等特点易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比如,在讲解生产过程的经济业务时,学生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对企业工作流程的了解,通过播放企业实际生产流程的短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比如在讲解原始凭证这一内容时,如果只是枯燥地讲解知识点,学生不容易理解,我通过查找生活中真实的原始凭证展示给学生观察比较引入课程,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二)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自学
对学生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教师科学的指引与使用。比如在基础会计上课前,我会提前把相关网络资源留在论坛上或者生成一个二维码,并借助留言让学生知道下堂课要学习什么,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让教和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从“要我学”真正转换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主动性、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信息化手段支持下的案例式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轻松的课堂环境进行案例教学。如,我在讲解会计等式中经济业务类型对其影响时,让学生分组合作编写经济业务,然后通过提前在电脑上制作的天平演示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学生通过案例验证得出了“经济业务的类型必须满足会计等式并且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这一结论。让学生体验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达到“教、学、做、练”四位一体。
(四)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开展教学评价
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敢于和善于评判,提出不同的意见,对于促进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会计网中网”平台能快速准确地将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反馈,超星学星平台等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用时、准确度、高频错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为后面的教学工作做好铺垫。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基础核心课,在课程中运用信息化手段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控制;同时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在使用信息化手段時我们还应注意要合理、适度,应将信息化手段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要辩证理性地看待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认真研究分析进而致力于优化信息化手段的运用。
参考文献:
[1]章军.应用财务信息化手段代替会计基础工作的思索[J].中国外资月刊,2013(4).
[2]秦诗敏.浅析信息化手段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