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需求为核心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思路探寻
2017-07-09吴水仙
吴水仙
[摘 要] 通过对目前中职数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这些现状与问题以专业需求为核心进行中职数学教学的改革探讨。
[关 键 词] 专业需求;中职学生;数学教学;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094-02
一、中职数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教材单一,流程与评价滞后
目前,中职学校采用的数学教材相对单一,虽然近几年,部分中职学校为适应中职学生的数学水平,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改编。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仅仅采用了直接删减原有教材章节的方法,其不仅没能丰富教材的教学内容,反而会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会使教材的多元性特征减弱,导致专业特点与实际运用的结合点难以直接体现,最终还会让各专业学生失去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匮乏,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中职学校是培养素质化、专业化人才的场所,它要求学校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教学素质,能够清楚地掌握各个专业学习的特点,认真负责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点的教学。也要求教师能够以专业需求为教学方向,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从整体来看,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师教学素质与职业责任素质相对较差,他们知识面过于狭窄,对专业知识的认知也有所缺乏。因此,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准确地把握教学尺度,使教学内容缺乏专业性。除此以外,这些教师也无法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准确的归纳与整合,进行教学步骤的简化,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相对较差。
(三)中职数学教学缺乏专业特色
数学作为一种专业课学习的基础课程,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但不同专业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和程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于数学中的某一个知识点,有的专业可能需要进行深入的学习,而有的专业可能只需要了解掌握即可。因此,中职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及对数学课程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课程设置与内容编写。据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使用同一套数学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仅根据这套教材的既定内容,按照相同的方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讲解。
(四)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的教学相脱离
中职数学作为中职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工具,本应按照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进行教学。但是目前中职学校教师能力却相对有限,他们无法将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联系起来,导致数学教学只能在自身体系中进行,完全与专业课程脱节。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脱节又导致中职数学知识与专业教学不匹配,当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需要某些数学知识时,会因为数学知识的教学内容跟不上专业课程的脚步,让其感觉到数学知识储备的匮乏。
二、明确专业需求,加强教育改革
(一)构建科学的教育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教学理念是保障教学过程合理性、高效性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保证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首先,数学老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思路,以专业需求为核心,构建科学的教育思想;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学习知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专业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实践教学或者游戏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散他们的思维,强化他们的探索力,引导他们自主进行数学学习。
(二)促进数学与专业相结合
在中职学校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给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因此,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应该从学生的专业进行分析,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岗位需求,将学生的专业课程与数学教学相结合,重新组建数学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中职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准备工作时,应该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并根据了解的内容,对与学生未来岗位有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扩充,将这些知识直接运用在专业课程中,减少复杂的知识点,避免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在制定课程时,数学老师应从学生的专业出发,分析专业所包含的数学原理。还可以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程老师的沟通,了解该专业对数学知识的侧重点,从而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对删减的重要内容进行补充。同时注重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两者之间教学方法的结合,根据专业课程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数学教学内容,使中职数学的教学更专业,最终构建出以专业需要为核心的中职数学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更简单、更有效地学习知识。
(三)加强评估流程改革
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首先,应该加强评估流程的改革。在传统的评估流程中,评估方式大多以成绩为评价标准,这种方式往往缺乏科学性。对课程的评估,也通常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但教师在评估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使评估缺乏公正性。因此,对评估流程的改革,首先可对评估主体进行改革,推出例如个人评估、小组评估等多种主体评估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以学生为评审主体,对教师进行评估,认真审查教师的教学方案,检查教师是否有用心备课、讲课,并确保学生能够听到自己感兴趣的、愿意深入学习的内容。
对评估方式,也可进行适当的改革,加入一些课堂评估流程、知识点评估流程等新型评估流程,让评估过程更具有全面性、科学性。除此之外,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估流程,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创造、引入更多具有时代特征的评估体系。
(四)针对不同专业,增强实践教学
数学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应该重视实际的运用而不是理论的理解。在面对目前相对落后的教材,中职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针对不同专业,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最前沿的数学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同时,对于中职某个专业需要大量数学知识基础的学生(如财会、机电、木工、计算机等),更应加大对其数学运用能力的培养。对于财会专业,教师在讲授“等比数列”的内容时,可以选择一些與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如分期付款、个人投资、资源问题等),通过这些案例能够更有效地将等比数列知识与财会专业知识相结合,也能够让学生更直接、更简单地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成为专业的实践人才。
(五)完善中职数学教学的评价方式
完善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合理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也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但在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中,多数教学评价方式仍采用传统的笔试,而中职数学教育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取得更高的分数,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而这种单一的仅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不仅忽略了对学生数学运用能力的考核,还降低了中职学生的自信,阻碍了学生良好素质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数学教学的评价方式,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注重程度,并且要尽可能地鼓励他们去更好地投入学习中。并且,教师不能只关注结果,而应该重点关注学生掌握了什么知识,取得了多大的进步,同时指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改正。这样的评价方式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三、结论
笔者认为,中职数学教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以专业需求为核心,结合专业需求,不断地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优化与调整。根据学生专业的需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中职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职教学的作用,以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招林.关于中职数学教学围绕专业展开之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2]鲍明.以专业需求为核心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J].时代教育,2015(14):163.
[3]姚蕾.中职数学教学改革初探[J].成才之路,2008(11).
[4]杨月.以专业需求为核心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76.
[5]赵玲.浅谈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机结合[J].东方青年,2009(2).
[6]张素秋.中职数学学科考试与评价改革的探索[A].台州市优秀论文集[C],2005.
[7]许丽波.中职数学教学如何为专业课学习服务[J].教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