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7-07-09吴观长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11期
关键词:声乐歌唱翻转课堂

吴观长

[摘 要] 目前,中职声乐教学基本采用集体授课,其授课方式为“课堂教师讲授,课后学生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声乐学习。而“翻转课堂”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安排顺序,形成了“课前学生自觉学习;课堂师生互动学习,实现知识的内化;课后反馈提升”的一种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新模式。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为例,以翻转课堂为出发点,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声乐教学的课堂创新。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声乐教学;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090-02

“翻转课堂”是信息化教学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是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创新的结果。“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是一种教师创建学习视频并提供相关教学资源,学生在课外观看,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形态。这一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完成作业来掌握知识”,而变为“学生在课前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自觉上网完成专业知识和演唱技能的学习,知识的内化则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从“课堂传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变为“课前自学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课堂互动交流学习”,课堂内容从“知识传授”变为“问题讨论”。“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心所欲地进行知识点的循环学习,真正实现“课堂翻转”的教改理念,提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实践与拓展环节的效率,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资源的搜集与开发,为“翻转课堂”提供物质准备

声乐课程的资源需要教师进行搜集或开发,利用智能录屏软件录制PPT演示文稿、讲课音频、音乐视频等,通过微信、QQ群、在线网络教学等平台进行共享,构建多样化的教学平台,为“翻转课堂”提供物质准备。

二、课前设计,为“翻转课堂”提供学习平台

课前设计主要是指课程相关视频的制作及课前思考题的安排。首先要确定每次声乐课的学习内容及教学重点与难点,初步制定课堂要解决的问题,有计划地制作相关视频脚本,将一些与本次课相关的知识或视频材料等信息化资源制作成一个学习包,提前放在“在线网络教学平台”上,让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声乐教学内容视频制作是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如,第二单元:声乐理论《歌唱时的姿势、歌唱器官及作用》,教学任务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站式、坐式歌唱姿势和了解歌唱器官及作用。笔者在网络上下载了正确的站式、坐式歌唱姿势的视频和人体部位解剖图,并运用计算机软件全新技术演绎人歌唱时不同呼吸方法下各器官紧张有序的运作过程,以及不同唱法下各个发声器官、共鸣腔等的具体活动的视频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自学,要求学生看了视频后完成课前思考题,有问题也可以在平台上交流。再如,学习第十一单元:声乐理论《通俗唱法》,教学任务是要让学生掌握通俗唱法的特点、发声等,笔者在《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综艺节目中下载了《南山南》《当你老了》歌曲视频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欣赏歌曲感受通俗唱法的特点、发声等,并写出感受在平台上和同学交流学习。

三、课堂实施,为“翻转课堂”提供学习检验

“翻转课堂”不是简单的在线学习,网络教学平台也不能替代老师,更重要的还是要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实现先学后教(做)。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课前所看的视频材料进行提问,学生通过相互讲解、示范、演唱或讨论等互动形式来实现知识的内化。

(一)互动学习,掌握声乐理论

要求个别学生上台做小老师进行讲解、示范。如,第二单元,学习声乐理论《歌唱时的姿势、歌唱器官及作用》时,课堂上让个别学生上台讲解示范正确的站式、坐式歌唱姿势,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纠正。教师在讲授歌唱器官及作用时,笔者出示人体器官解剖图让个别学生上台讲解每个呼吸器官的名称及作用,其他学生可补充或纠正。最后出示课前思考题:为什么要用正确的姿势歌唱?谈谈你对胸腔、口腔、头腔共鸣的认识?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请代表发言,整堂课全班学生参与交流讨论,最后教师进行关键性的梳理总结和提升。这样的课堂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演唱实践,提升演唱技能

对歌曲的学唱主要靠课前学生看视频自学,课堂上检查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学生分四组并逐组上台演唱,其他三组评价,主要是评价其音准、节奏、咬字吐字、气息、共鸣、情感等方面。教师小结并有情感地示范演唱一遍,随后学生纠正自己的不足,最后教师抽查三两位学生上台演唱,其他学生给予评价。这种课前让学生自学歌曲,课堂进行声音、情感的处理,节省了学唱歌曲的时间,可以留更多的時间提升学生的演唱技能。

四、课后反馈提升,梳理演唱方法

(一)反馈交流,掌握演唱方法

声乐课结束后,学生可以将这节课的感受与体验放到交流平台上,供其他学生参与学习。如,有学生说:“学会了用‘哈欠‘微笑打开喉咙的方法”“学会了唱歌时气息支撑不够用‘弯腰+下蹲的方法”“学会了‘说着唱来体会共鸣,来吐字归音”等。

(二)合作交流,掌握演唱方法

声乐课结束后,学生在练习中恰当运用合作交流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歌唱气息训练方法中压腹数数法:一个学生平躺在床上,另一学生在其腹部压上一摞书,让他吸足一口气,从1开始数。这个练习的开始阶段腹部压的书可少些,然后逐渐增加。两学生可以交换训练,交流感受共同提高,并在平台上与其他学生交流学习。

(三)技巧总结,掌握演唱方法

教师把歌唱技巧归纳总结在网络平台上,让学生再去體验感受学习。如,歌唱发音要领总结为:胸口发音不能憋,“声音落底”气通畅。“声门适度”“三不准”,腔体上下要“虚张”。张嘴“内视”往下“看”,喉结下沉底宽敞。“忘掉喉头”没感觉,“听着、看着”咽腔响。胸口往下找气柱,音色纯净又明亮。

教师通过交流平台获得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在下节课前就能充分了解每位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声乐教学效率。

五、“翻转课堂”模式应用的积极意义

(一)打破了原有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制作的视频课件随心所欲地进行知识点的循环学习,有利于将难理解的理论知识或歌唱技巧掌握清楚。学生课前学习打破了传统声乐学习中仅限于课堂的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信息化资源、在线网络平台等先进教学手段,把学生课前自学部分转化为观看视频和仿真动画,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提升其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学生“被动性”的学习模式。“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前自学,课堂和课后的成果交流都是由学生单独完成的。在这三个环节中,学生学会了自学、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学会了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推动中职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借鉴,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声乐人才,充分发挥了中职校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2012(4).

[2]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

[3]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2012(3).

猜你喜欢

声乐歌唱翻转课堂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会歌唱的伞
歌唱十月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