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旅游英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7-07-09张连凤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明

张连凤

[摘 要] 跨国旅游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折射出旅游英语教学中对文化教学的忽视。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中国本土文化正渐渐被淡忘,这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也阻碍了中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促进中国本土文化的主体回归是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 键 词] 文化教学;主体回归;旅游英语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070-01

近年来,出境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文明行为,如在景点文物上随意刻画,不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抽烟、喧哗、插队等。这些不雅举动有损中华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部分中国游客对旅游地文化缺乏基本的认同与尊重,也背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精神。

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体验与阅历,是一种高级的精神需求(陈刚,2010)。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旅游英语方面的人才的时候注重语言文化的教学,而长期以来,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我们对文化教学的定位始终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这已不能适应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要求。

一、传统旅游英语教学注重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忽视对目标语国家文化的系统了解

传统旅游英语教学过度关注语言专业知识,对目的地文化的涉及较片面、零散。旅游英语文化教学主要局限在学习英语目标语国家的地理概况、社会历史、节日风俗、经典文学作品等,对中西方文化差异重要的方面如社会规约、公共文明等鲜有涉及。中华文明带有浓重的农耕文明的色彩,中国传统社会中缺乏公共空间,而这容易造成公共意识的淡薄,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我们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二、盲目西化,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失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西方的文化也通过英语语言媒介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许多教师受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的局限,往往重视对目标语文化即英美文化的教学,轻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现在有的年轻人谈到西方的节日时滔滔不绝,而对祖国的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知之甚少。走进各大书店,介绍英美文学作品的双语书籍琳琅满目,虽然也可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但是用英语编写的寥寥无几。英语教材中反映中國母语文化(native culture)的语言材料凤毛麟角。

2017年上半年,我国入境游客数量超过出境游客数量747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甚至选择留在中国就业、生活,跨文化交际的主场地正由国外慢慢向国内转移。这就突显出通过英语语言载体传播中国本土文化的时代需求与本土文化被边缘化之间的矛盾冲突。

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交流,信息差的存在构成了交际的需求,我们学习英语不是为了和一个美国人谈论如何过圣诞节,他们对自己的本族文化早已熟知,他们想了解的是带有民族特色的东方文明、中国的文化。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学生对反映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英语表达接触较少,文化双向互动交流障碍重重。这就造成了跨文化交际时中国文化的“失语”与弱化。

英语本族语者由于对中国本土文化缺乏了解,一些外国游客在中国也出现了不文明的行为,如在中国文物上涂鸦、观看比赛演出时踩踏座位、大声喧哗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涉外旅游人才时注重文化教学,培养他们维护中国本土文化的自觉意识,在导游活动中有义务向外国游客宣传中国的民俗文化、风俗禁忌,让他们了解中国的“观赏之礼”,从精神层面引导游客感悟文化的差异性,遵守入乡随俗的原则,学会尊重中国的本土文化。面对外国游客的无礼行为,敢于挺身而出,进行提醒、劝导和制止,做好中国文明的维护者。

三、中国本土文化的主体回归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丢弃甚至遗忘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也是一个国家走向精神独立的绊脚石。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古代中国曾以世界上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中国占到50%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实现了同期世界上大国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世界对“中国信息”、对中华文化充满兴趣,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地位不断提升,渐渐赢回了民族的荣耀与尊严。

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使我们有底气摆脱文化上的自卑感,今日祖国的腾飞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新时代旅游英语的文化教学肩负双重任务,在深入系统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在跨文化交际中恢复本土文化的主体地位,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旅游活动实践中增强主动传播中国本土文化的自觉意识。将中国优秀文化的英语表达贯穿到各个层次英语教学中,让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李涤非.中国文化、中国英语与文化教学[J].广州大学学报,2006(8).

[2]胡其红.论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表达[J].黑河学刊,2013(10).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文明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漫说文明
两块磁的交际
文明过春节
对不文明说“不”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文明歌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