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书包”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及分析

2017-07-09张红梅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电子书包电子书英语

张红梅

[摘 要] 从“电子书包”的内涵入手,将“电子书包”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成互动探究、协作内化和展示拓展三个阶段。对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力求通过“电子书包”促进职校英语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中职;电子书包;英语写作;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022-02

通过将信息技术引入教与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从提高课堂效率开始,逐步推动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以知识传授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最终实现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新,发挥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而《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英语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要求是:能够完成一篇80~100词的作文,然而写作是中职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笔者尝试基于电子书包开展英语写作教学实验,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笔者以“My School Life”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电子书包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电子书包的内涵

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各个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节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1]。

二、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一)“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心理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它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有发展的潜能和自我实现倾向,认为同伴教学和分组学习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意义学习”理念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习者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同化将当前的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使知识结构不断发展的过程[2]。

(三)“建构主义”理论

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3]。

(四)“创造教育”理论

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之方法是自动、自主、自导,主张实行“六大解放”,提倡“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开辟创造精神,他认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4]。

三、电子书包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三个阶段

笔者把电子书包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成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互动探究”,它是在课前进行的。教师创设情境,并提供微课及自主学习任务单,同时提供微信和QQ在线辅导,通过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第二阶段是“协作内化”,它是通过课堂上的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第三阶段是“展示拓展”,它是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和拓展提升来完成的,这符合中职的英语教学实际。

(一)互动探究,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陶行知认为,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自动”“自得”,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采用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時,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5]。

电子书包依据《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英语考试大纲》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求,着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发的“微课”和“自主学习任务单”、课件等“资源库”,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课内外学习的有机整合。

例如,笔者在讲解“My School Life”时,先让学生用手机拍摄具有代表性的校园图片或视频,运用美篇软件制作成视频后,分享至蓝墨云班课平台。依据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把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创设了真实的学习情境,让教学活动和实际问题挂钩,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搭建必要的学习支架。在设置学习任务时,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包括心理及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由此可见,电子书包提供网络资源库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二)协作内化,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课堂学习策略体系[6]。合作学习的流程如下:

1.科学地分组。笔者把全班分成7组,每组6人。每小组推选一位小组长,并对他们进行一些岗前培训;然后由小组长再对其组内其他成员进行培训。科学的分组便于充分发挥其自主性与合作性。

2.合理地设计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明确组内分工,提出合作要求,培养合作技能。

3.引导学生组内协作,实现知识内化。为此,教师要不断监控各个小组活动并及时点拨,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以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三)展示拓展,分享师生活动成果

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笔者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展示活动来交流和分享师生的成果,通过拓展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下面笔者以“My School Life”为例,讲解展示和分享师生活动成果的步骤。

1.基于电子书包中的蓝墨云班课平台,运用举手、抢答、选人等课堂表现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活动。比如通过“举手”能够及时了解哪些学生在课堂最踊跃;通过“抢答”,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选人”,体现随机、手动两相宜,其中的“摇一摇”更是营造紧张刺激的课堂气氛。丰富多彩的课堂表现形式,促进了知识内化及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2.学生朗读作文,运用“喜马拉雅”录音和配乐,然后上传至云班课平台,学生采取匿名的方式为作品打分,同时教师在平台上及时点评。

3.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美篇”“快手”“激萌”或“小影”等软件设计和制作海报,并上传至云班课平台及班级QQ平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采取匿名的方式为作品打分,教师在平台上分别点评,然后选取部分优秀作品,集中展示和点评。

4.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各组推荐一名学生依据图片或思维导图或汉语提示到讲台前复述或背诵作文。然后全体师生基于云班课平台,采取匿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佳表现”“最佳口语”等奖项,同时教师把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视频和照片及时上传至班级QQ群,作为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开展写作拓展活动。把这篇作文改写成应用文“A Letter to My Parents”(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改写时限为15分钟。从2010年至2015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英语试卷写作部分的统计来看,除了2012年之外,其余年份全是考查应用文写作,由此可见英语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然而英语应用文写作是中职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所以通过拓展活动,与高考建立链接,提升了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6.选取部分作文在投影仪上展示,对照江苏省对口单招英语试卷中写作的评分标准,让学生当小老师批改作文;然后分组讨论避免出现相关错误的策略;最后请写作优秀的学生手拿自己的作文拍照留念,作为对学生的鼓励。

7.学生针对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书写自我反思,以利于自我提升。

本阶段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和拓展交流。教师对学生作品及表现等进行点评时,应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写作思路,领悟英语写作方法;最后教师从宏观上对本次写作进行总结,增强写作的实效性。

四、电子书包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

(一)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能力是目前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电子书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深度融合。笔者借助于蓝墨云班课平台和智能手机,开展“云+端”学习活动支持与服务,实现知识检测的可视化;借助于“私聊”功能,实现资源推送个性化;借助于学情诊断分析,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促进资源的重组与再造,为实现个性化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對教学环境的挑战

目前,笔者开展“电子书包”教学应用,主要是利用智能手机作为学习终端,与苹果、华为、汉王等智能学习终端相比,它有许多局限性,比如无法实现智能推送、缺乏虚拟的学习工具、交互性差等。因此,构建智慧课堂环境是信息化时代的应然要求。

(三)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挑战

个性化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学生观看微课、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及网上搜集资料等,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电子书包”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形成了积极互动、重视过程、师生平等、共同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正如国家领导人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而电子书包恰如一缕曙光,给“互联网+”时代的职业教育改革带来了崭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刘云,马秀涛.电子书包发展现状的研究综述[J].中小学电教,2013(Z1):19-20.

[2]靳玉乐.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转变[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27.

[3]郑飞.学习理论概述[J].徐州教育科研,2014(1):10.

[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5]顾伟.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6]王坦.合作学习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电子书包电子书英语
谈谈电子书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探析
电子书包的使用误区及出路*
运用电子书包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电子书可以帮助提高儿童的词汇量
读英语
我与电子书结了缘
电子书 等
酷酷英语林